职场这条路要想走的顺,那么有些最基本的职场规则还是一定要懂的。不然,可能会让你丢了工作和毁了自己的前程。当众让老板难堪一天早上,一位高级副总走进办公室里,看起来...
2025-10-13
自从我们求学时代开始,身边就慢慢充斥着教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各种教条和激励人的学说。毫无疑问这些正面激励人的学说总能让人热血沸腾,感觉自己马上可以行动起来到达想要的彼岸。但是,实际上受成功学影响而真正成功的人士却寥寥无几,到底成功学对我们是好还是坏呢?
成功学的书教我们要用“积极思维”来“自我肯定”。但是,这种简单易学的方法,往往会让人产生更多的挫败感。
“成功学”实际上是一门关于自我管理的学问,或者说是理想信念与目标行动教育方面的内容。可以开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课程。学者曾经指出:“虽然‘情商热’和‘财商热’都有组织策划的成分,但作为一个持续10多年的社会文化现象,‘成功学现象’却不是某一个机构力所能及,它既有天时地利的社会环境因素,又有人们心理需要的配合,既有成功学本身的魅力,又有成功学培训和图书等丰富的载体的配合。可以说,成功学现象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发生和发展对人们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
美丽的成功学鼓励我们进行自我肯定的评价,那么这些正面的自我赞美之词,是否真能入它宣称的效果那样对我们造成正面的激励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下面的真人事件再做讨论。
事件:
赫德从来就不是个特别自信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身材瘦弱,长得也丝毫不出众,再加上与生俱来的沉默寡言,在学校里的同龄人中,他可算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了。
赫德的父亲却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不能忍受儿子在学校里没有过人之处,尤其对儿子不温不火的生活态度不满。“赫德,”他咆哮道,“每天早晨起床,你要像我一样,对自己说:‘我很棒,我很聪明,谁不爱我?’这样你就能精神饱满地战斗一天了。”
赫德每天照做,但是他私下却对自己的朋友抱怨道:“这简直太荒谬了,我觉得恶心。”
成功就像吃快餐?
自从在20世纪50年代初叶,那本名为《积极思考的力量》的畅销书席卷美洲大陆起,类似“积极思考”等简单而易于操作的概念就成为了自助文化浪潮中一股最为基础的信条。它们以“主流”之名寄生于高节奏的社会,在半个多世纪中不断制作出一条又一条成功的秘诀。人们从各种媒体渠道不断受到这种自助文化的浸润。这些以自我肯定为基本信条的所谓“成功秘笈”至今依然很流行。翻开任何一本成功学的书,几乎都能看到提倡自我肯定的段落:“在我所从事的领域,我是出类拔萃的”,“我有足够的时间、能力、智慧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谁说我比别人差,既然我们考入同一个学校,就证明我不比别人差”,“每天我都激励自己去实现人生目标”,“我建立了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我找到了自信、热情的自我”
但是,这些鼓励自己的话能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作用呢?且不论某些断言存在十分明显的逻辑错误,例如,考入同一个学校的学生怎么就一定在个人能力上没有差别了呢。就算是那些非常笼统的褒奖,例如,“我很棒,我很出色”这样的话,又会对普通人的心理产生什么具体的刺激?
越鼓气越泄气
尽管数十年来人们对自我鼓励普遍认可,却很少有人用严格的方法考察这些溢美之词的效果。
心理学专家们决定探索一下这个课题。他们发表了一篇论文对自我肯定的效果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并设计了一个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专家们让一组志愿者接受一份衡量个人自尊及自我认同度的标准化测试,并对结果量化,进而筛选出得分最高和最低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小组。随即,她让两个小组的被试同时抄写一份材料,在抄写过程中,每隔15秒钟会有铃声响起—而在开始抄写之前,伍德会预先给每个小组中随机抽取的一半成员这样一条指令:当铃声响起时就对自己默念一遍“我讨人喜欢”。抄写完毕之后,所有志愿者立刻接受另一份情绪和自我认定的量化测试。
试验的另一部分与此类似,只不过对实验者下达的指令略有不同。专家会请这一批志愿者中的一半在默念“我讨人喜欢”这句话的同时努力思考,寻找这句话成立的依据;而另一半则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用这句话描述自己究竟是不是合适。
实验的结果非常清晰,而且具有讽刺意味。
抄写材料的先后两次答卷分数显示:对那些本来较有自信、自我认同度也高的被试而言,每15秒钟一次的自我肯定对他们的情绪确实稍有提升。而那些本来就不满意或者不认同自我的被试就没那么走运了,他们的情况更加糟糕,情绪变得抑郁,对自己也更加苛刻。但是最有意思的结果是,那些拼命想着该如何证明自己讨人喜欢的实验者在第二次的情绪和自我认定测试中的平均得分要比另一批被试低—虽然后者不但分析了自己的优点,也并没有回避自己不那么让人欣赏的缺点。
这大概可以解释赫德的反感了。从理论上说,要在两种相互抵触的理念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是很困难的,我们并非不可以对自己说出违心的表扬,然而大多数人内心深处还是容易深深抗拒与真实自我不相符的判断。强迫着自己说一些表扬的话,反而会让人想起实际上自己的本质和这些溢美之辞是多么不相符,而不切实际的褒扬也许就像是在火上浇油,增添了负面思维的力量。这力量可能会强大到足以让人的自信心开倒车,并且完全碾碎所有虚假的口号。
承认缺点更成功
也许饱满的自信确实能够改善情绪,并且提高工作表现,但是它应该建立在一个真实而全面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承认自己有一个缺点,比起刻意对之否认和反驳来说,对此不愉快因素的强化效果反而小。而且,清醒地认识自己,在要去完成具体任务时能让人最大程度地根据特点选择最优解决方案,而不会如刻舟求剑一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困惑。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43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让你自毁前程的五大行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职场这条路要想走的顺,那么有些最基本的职场规则还是一定要懂的。不然,可能会让你丢了工作和毁了自己的前程。当众让老板难堪一天早上,一位高级副总走进办公室里,看起来...
2025-10-13
话题一、家庭财产之类不是你不坦率,坦率是要分人和分事的,从来就没有不分原则的坦率,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必须有谱。就算你刚刚新买了别墅或利用假期去欧洲玩了一趟...
2025-10-13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是聪明人不会犯糊涂,就连诸葛亮都有做错决定的时候,何况是平凡的我们,偶尔做了一些看起了愚蠢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如果是在职场上的话,那...
2025-10-13
正确的工作观,有如人生路上的明灯,不但会为你指引正确的方向,也会为个人的职场生涯创造丰富的资源。以下以12种动物的精神做比喻,在它们的身上可以看到不同的工作观。...
2025-10-13
当今时代,个人的职场品牌逐渐凸显。在职场中,成败往往由微妙的个人品质所决定。正如美国管理学家华德士指出: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而一旦个人品牌遭...
2025-10-13
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没钱可存,到现在人均拥有一张银行卡;从上个世纪80年代买一枚金戒指要攒一年多工资,到现在投资实物黄金、炒纸黄金;从上个世纪最后10年银行只...
2025-10-13
主动是一种特别的行动气质,也就是说自己知道做有价值的事,不用别人去催。职场上的主动者,往往得以进入各行各业的高收入者阶层。主动和被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对...
2025-10-13
露露跟同事小沛在同一个部门,并且同时期进入公司。哪知在升职的时候,小沛把露露在以往工作当中的一些失误都告诉领导,导致她升职无门。露露以前跟小沛的关系,简直可以用...
2025-10-13
1、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这种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此外,他没有往上爬的野心,总觉得自己的职位已经太高,或许低一两级可能还...
2025-10-13
不够稳重沉着。尤其作为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职场新鲜人,对突发事件往往措手不及,结果行动常过分急躁。更甚者每次遇事每次如此,给老板留下不可调教的印象。不够成熟。不能...
2025-10-1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