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开始到2009年,全球的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一直停顿不前,整个市场人才需求开始处于萎缩阶段,因此造就了求知者找求职道路艰难,由于求职艰难于是每...
2025-10-15
每个职场新人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才能从刚开始接受工作的愚笨慢慢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精干人才。可是这个成长的道路的曲折的,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经常会犯错,这时候需要面对的就是领导严厉的批评。面对批评的时候,你该怎么办呢?
初涉社会时作为下级人员,工作中出现了差错而被上级领导批评,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多数人是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批评的。
美国学者戴尔·卡耐基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表明,任何教训、指责,都会使人感到伤了自尊而处于自我防卫状态,并且往往会激起他极大的反感,促使他竭力为自己辩解。可以说,闻过则喜者少。喜表扬,恶批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一个明智的下属,应当怎样对待上级领导的批评呢
强化组织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在组织系统中,领导对下属有着法定的监督、控制、指导等权力。当下属出现与组织的统一运作相背离,或不协调、有误差的行为时,领导有责任对其进行批评指正,这是勿庸置疑的。如果任其而为,那就是领导的失职。他就会因此而受到更上一级领导的批评、惩处。
所以说,领导是在履行职责,是对事不对人。作为下属应当具有这种起码的组织观念,被批评时不应有领导故意找自己的碴,跟自己过不去的想法。这种想法不但于改正错误无益,还会形成抵触情绪,影响与上级的正常工作关系和同志感情。
进行换位思考
当上级批评自己时,如果感到难以接受,这时换个位置,设身处地地从领导的角度考虑一下:如果我是领导,会怎样对待犯了这种错误的下属?能够丧失原则、放任自流、姑息迁就吗?这样一来,往往就会心平气和了,就会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了。
只是局限于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常常会感情用事,陷入狭隘、偏执、片面的泥潭难以自拔。实际上,对于许多问题的思考,适时转换思维角度,会进入别有洞天、豁然开朗的境界。
不要过于计较领导的批评方式
英国学者帕金森说:“即使在私下,不破坏和谐融洽气氛与亲密合作的批评都是很难做到的。”批评确实是件不容易掌握的事情,既要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危害性,又要做到不伤其自尊,欣然接受之,还要以此增进双方的信任感,往往很难同时做到这一切。
由于每个领导的工作方法、修养水平、情感特征各不相同,对同一个问题的批评方式就会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差异。和风细雨式的批评好接受,而疾风骤雨式的批评就让人难以忍受。然而,作为下级,不可能去左右上级的态度和做法。
应当认识到,只要上级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工作,为了大局,为了避免不良影响或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为了帮助你、挽救你,哪怕是态度生硬一些,言辞过激一些,方式欠妥一些,作为下级也要适当给予理解和体谅。不去冷静反思、检讨自己的错误,而是一味纠缠于领导的批评方式是否对头,甚至当面顶撞,只会激化矛盾,更加有损于自己的形象。
不可推卸责任
有了错误,给工作造成了损失,不从自身找原因,强调客观,极力推诿,是最为愚蠢的做法。不管客观情况怎样,你毕竟是当事人。也许对你的批评有些过头,让你承担的责任有些过重,但随着调查的深入,情况的进一步明了,是非曲折终会澄清的。
一开始就急于为自己辩白、解脱,结果会适得其反,给人以避重就轻、逃避责任的印象。恰当的做法是:接受批评,并积极着手解决造成的不良后果。之后,当上级进一步调查原因时,认真配合,逐步搞清真相。这样,你该承担什么责任,他人该承担什么责任,什么是客观不可避免因素,终会有个公正的结论。要知道,任何问题的处理都要有个过程,应当学会耐心等待,否则,往往是欲速不达。
知错即改
从错误、失败中汲取教训,及时改正,这样的下属会很快得到领导的谅解和尊重,以及同事的赞许。据心理学家观察,当人们看到犯了错误的人痛心疾首、懊悔自责的态度,并且竭尽全力去改正时,大都会因此而生恻隐之心,减轻对其错误的谴责和反感心理,同时还会给予热情的关注和由衷的帮助。
这样一来,也许会成为你人生转折的一个契机。 很多人就是在跌了一次跟头后,幡然悔悟,由此得到了领导、同事和亲友的信任帮助;从此走上自强自新之路的。应当看到,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事物就会向着好的方向转化。
力戒消沉
犯错误终归不是件愉快的事情,所以多数人的反映是悔恨不已。心理素质健康的人,能够很快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振作起精神,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重新开始起步,以努力工作来洗刷过失。
但是一些性格内向、自尊心过强、敏感多疑、对挫折耐受力低的人,会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担心别人会看不起自己,领导今后也会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前途无望了,从此一蹶不振。如果你是属于后一种类型的人,可以尝试着从这样几个方面调整心态:
一是回溯动因。自己确实不是有意而为,上级和同事也已经明了这一点,这样想往往心理上就会轻松、宽慰一些。
二是在与他人的参照比较中,求得自我原谅。人无完人,伟人也会犯错误,何况自己乃一凡人?这样心里就会平衡一些,坦然一些;
三是不要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以为别人都在注意你。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领域,是不会为那些与己无关的事过多地操心的。
四是把这次过失作为一次接受教训、磨练意志的机会。勇敢地面对它,深刻地反省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力争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
五是争取领导和同事们的谅解和帮助。把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关怀和提醒;主动与领导和同事们交流思想、征求意见,会使他们尽快地改变对你的看法,重塑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
英国学者利斯特曾说过:“我能想象到的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是的,错误并不可怕,批评也不可伯,关键在于你怎样去认识它们、对待它们。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批评中汲取营养,这样,你就会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么责任,什么是客观不可避免因素,终会有个公正的结论。要知道,任何问题的处理都要有个过程,应当学会耐心等待,否则,往往是欲速不达。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449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面试时,要注意你的提问技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从2008年开始到2009年,全球的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一直停顿不前,整个市场人才需求开始处于萎缩阶段,因此造就了求知者找求职道路艰难,由于求职艰难于是每...
2025-10-15
想要一帆风顺,不简单;想要功成名就,更加不容易。想要成就你的梦想,肯定没有一步登天的方法,职场人们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奋斗下去,可是,如果明知是远路还绕过去走的话...
2025-10-15
在那次专业招聘会上,一家沿海企业的要招收新人,写明了几个待招收的岗位,待遇颇高。但让人“不寒而栗”的是,这家企业在摊位上竖了一个招牌,上书:谢绝应届毕业生。很多...
2025-10-15
我是最后一个面试的。这家著名公司准备招聘一名市场策划经理。前面几位参加面试的人员出来后有的掩面而笑,有的摇头而笑。我观察着他们的表情,猜不透是什么意思。只剩下我...
2025-10-15
办公室人群普遍不相信“男女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这一说法,人们和同事相处的时间,远比和家人相处的时间还要多。这难免让人觉得悲哀,同时又很无奈,在这样被动而且长久的...
2025-10-15
年前,珠珠曾接到女孩小美打来的一个电话,小美说她已有半年没有工作了,原因是做了一个耳科手术。最近几天,她正要去参加一个面试,但她拿不定主意:是不是应该将自己因为...
2025-10-15
密集的培训,集中的团队Kelly,25岁,美国博雅公共关系有限公司客户主任与传统用人单位不同,博雅对个人的业绩要求不高,每项工作都强调团队精神。刚到公司不久,我...
2025-10-15
女性是特别敏感的群体,从而导致很多女性容易患上心理问题,其实许多的时候女性内心都埋伏着心理的误区,因为身边的环境,工作的压力,一步一步地把女性引导到一个错误的地...
2025-10-15
人际关系是职场新人需要学习的第一课程,怎样在进入公司之后获得各位同事的认可,这就需要新人在各方面有良好的表现。微笑要得体,待人要诚恳,态度要端正,否则的话,打入...
2025-10-15
但是,我们从周围人的经历中,也可以看出,有的人总是找不到自己适合的岗位,为寻找工作而烦恼;而有的人则对自己所学的技能,所从事的工作深感满意;有的人经过几番跳槽,...
2025-10-1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