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每日电讯报》12日报道,这份研究报告由英国企业心理学家露西·瓦特撰写,以来自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的数千名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包括警察和政府职员。研究发现,男...
2025-10-25
挑战极限释放压力
46%的被调查者认为户外探险是非常好的释放压力的方式,惊险、刺激的户外探险过程可以将工作中的压抑与疲惫尽可能地倾泄出来,缓解工作中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样有46%的被调查者虽然对探险没有表示出那么强烈的欲望,但是也表示了一定的兴趣,认为作为一种释放压力的休闲娱乐方式,探险这种方式一般。但是他们并不反对探险,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宣泄方式。只有8%的被调查者是明确表示不喜欢探险这种活动的,这种排斥主要来自于探险活动本身的危险性。
调查显示,大家对于探险的态度与是否会将探险付诸实践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有45%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机会合适一定会去探险,这45%恰恰与认为探险很好的46%的人群相对应。还有43%的被调查者表示可能会去,这部分人群恰恰与认为探险一般的那部分人群相吻合。可见,多数职场白领在条件允许、机会合适的情况下,还是会尝试户外探险的。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户外探险队伍将不断壮大。
大部分职场人都有着户外探险的冲动和计划,他们会选择谁作为他们的出游伙伴呢?结果显示,83%的被调查者都把这份信任交给了自己要好的朋友。和好朋友同行,志同道合,玩儿起来更加轻松愉快。与和同事、网友、车友一起出游相比,朋友之间更加随便,因而选择朋友的人占了绝大多数。“网友”以一个百分点领先于“同事”,可见有越来越多的探险爱好者通过网络集结。伴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特别是各种网络小圈子的建设,网络会把更多的有相同爱好的人联系在一起,网友结伴出游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
探险未来喜忧参半
伴随着探险活动的日益流行,伴随着交通方式的多样化,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毫无疑问选择户外探险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当人们的活动半径进一步扩大时,户外探险的危险性会不会进一步提高呢?探险意外会不会越来越多呢?持肯定与否定的人群几乎各占一半,乐观者略占上风。调查中,52%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样的事故不会与日俱增,而48%的被调查者则认为形势不容乐观,这种事故一定会越来越多。乐观也好,悲观也好,提高安全意识,保障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智联招聘职业顾问特别提醒职场人,选择户外探险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释放压力的方式,但是一定要根据自己个人的实际情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量力而行,切不可一时冲动。
和每个长假过后都一样,很多职场人在休息了一周后很难马上找回工作的状态。尤其是对于很多长假上班恐惧症“患者”来说,长假后第一天去上班实在是件令他们痛苦的事情。调查显示,能够正常上班和状态不佳的各占一半。正常一族占了51%,其中又有15%的“工作狂人”表示早就迫不及待地想
上班了。恐惧一族则占了49%,其中14%的人是非常痛苦,想起上班就头疼,看来这部分人“假期后上班恐惧症”病得不轻呀。
尽管有半数的人对于长假后的工作多少有点儿畏惧,但是99%的人都能够在一周内找回状态。智联招聘职业顾问指出,经历了一周的假期之后,很难马上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很正常的,只要能够在开始工作后很快找回状态就可以了,千万别动不动就给自己戴上“上班恐惧症”的帽子。事实上,对于绝大部分职场人来说,一旦进入工作轨道,都是很快就可以找回工作状态的。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52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男性比女性更易受到工作压力的困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英国《每日电讯报》12日报道,这份研究报告由英国企业心理学家露西·瓦特撰写,以来自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的数千名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包括警察和政府职员。研究发现,男...
2025-10-25
一年又一年的暖冬改变着人和动植物的习性,一些动物也无法按时冬眠,不少人一到天寒季节也会经常失眠,感到胸口闷、焦虑、烦躁、头晕,工作时很难集中精力,甚至患上抑郁症...
2025-10-25
降低声音、放慢语速都可以缓解情绪冲动,而胸部向前挺直,就会淡化冲动紧张的气氛,因为人情绪激动、语调激烈的人通常都是胸前倾的,当身体前倾时,就会使自己的脸接近对方...
2025-10-25
面对着即将到来的元旦以及接踵而至的春节,人们为之而忙碌的形象已能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为了欢度这两大节日,人们不但要忙于年终前繁杂的收尾工作和为新的一年做计...
2025-10-25
第一步,精神超越――价值观和人生定位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角色定位、人生主要目标的设定等等,简单的说就是: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人生准备达成哪些目标。这些看似与...
2025-10-25
过度的心理疲劳,无异于对生命的透支。防止和解除心理疲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要合理安排时间和轻重缓急,生活要有规律,重视积极性休息,适...
2025-10-25
在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现代社会,高级经理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不可小视。就在五·一节前夕,“涌金系”掌舵人魏东“意外身亡”,其死因正是“因患抑郁症自杀”。众所周知...
2025-10-25
方法1放松唱歌据报道,英国伦敦那些承受着极大压力的银行家们有了一种新的放松方式,那就是唱歌。在工作日的上班高峰期,成千上万的穿正装的工作人员像水流一样从地铁站里...
2025-10-25
支解法。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想哭就哭。医学心理学...
2025-10-25
1、幽默。幽默是一种美丽的“转化剂”,它可以使烦恼化为欢畅,能够让痛苦变为愉快,将尴尬变为融洽,有利于调节情绪和消除身心疲劳。目前,美国一些科研机构已经推行“幽...
2025-10-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