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新年轻松应对高强度工作小技巧

2025-11-02 心理健康
【摘要】:我和我的两个同屋以及身边很多的朋友都在华尔街工作,这是高压行业的代表,每天工作时间12个小时以上。即便不在人人喊打的华尔街工作,现在社会的生活节奏也使越来越多的

我和我的两个同屋以及身边很多的朋友都在华尔街工作,这是高压行业的代表,每天工作时间12个小时以上。 即便不在人人喊打的华尔街工作,现在社会的生活节奏也使越来越多的行业纳入了高压高强的行业里面。想想大家备考前、工作时、赶论文的时候,那些神马LV 神马奢侈品都是浮云,我们真正追求的就是能够在这个环境里存活下来,并且活得高兴、健康、有效率。

平时我和同屋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如何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过得健康开心。周五的时候又一次这样的讨论让我觉得把感想写下来对大家可能多少会有点帮助。今天先说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健康。

初到华尔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怎么身边的人都像打了什么什么一样没命地工作,也不得病,下班了还有精力体力去健身。我想好吧可能美国白人身体好,但是华人貌似也都是这样的。经过一年多的仔细观察加上讨论,我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可能这些更适合女同学或者身体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同学。

汇报如下:

1.睡眠规律:在这样忙碌的环境下,不是我夸张,时间确实要精确到分钟计算。晚睡30分钟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周中社交活动要尽量减免,因为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我如果不加班的话,一般10点15睡觉,6点半起床,7点多一点到单位。一开始的时候晚上入睡可能会很难,早上起床更难。但是大家一定要坚持至少7天。不管白天你是不是困得想把自己杀了,也不管晚上10点半睡不着你是不是无聊得要疯,就是要坚持7天。这个早睡早起的习惯养成了,真的会受益终生。

2.尽量不要养成喝咖啡的习惯: 其实很多人喝咖啡是恶性循环:睡眠不好, 所以白天要上午下午都来一杯咖啡撑着。我上大学的时候也有相当一度是这样的,但这真的是饮鸩止渴。一点点黑咖啡可能是对身体有好处的,但是咖啡多喝无益,喝多了身体和心理都容易产生依赖。一个健康的人是不应该依赖很多外界事物的。对咖啡的心理依赖越强就越不利于我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如果你已经睡眠规律了,可能不用咖啡,实在困了的话就用那种矿物质水喷一下脸。或者...喝茶吧!!红茶绿茶都可以,红茶暖而绿茶寒。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来挑选茶的品质,代替咖啡。

3.三餐规律,饮食健康,少吃零食:如果我们在美国的都惨兮兮苦哈哈地做到了,您一定可以做到。什么是三高食品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不健康的食品大家也都知道,知道了就尽量别吃。我就说三点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吧:

A 水果、 蔬菜或芽类食物是每餐都要吃的。这些属于自水性食物,吃了它们可以增加体内的水分,有助于消化。我身边的一些人有的时候一餐80%是吃肉和粮食,这个习惯其实不太好。经常这么吃口腔容易有异味,消化系统容易负担过重。

B 按时吃饭。说来容易做来难,尤其周末也要按时!!tips: 由于工作原因我们都把午饭买回来到办公桌上吃。很多人都是一边吃一边工作,饭都凉了。 我觉得摆个样子专心吃饭比较好,20分钟,听听新闻,把饭吃踏实了在工作。 如果实在忙得连饭都买不了,或者在开会,那可以叫外卖,或者让被催的实习生把饭买回来吃。

C 晚饭不要太晚吃。这个比较简单,主要是饭后2个小时内最好不要睡觉。对胃不好。

4. 坚持锻炼以及选择正确的锻炼方式: 每周坚持2到3次的锻炼,游泳、跑步、瑜伽都是不错的。

我主要想说说怎么能在疲惫的时候还坚持去锻炼:记住锻炼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像spa 一样的享受。比如跑步,累的时候可以慢跑,多慢都没事,或者可以瑜伽,可以慢慢地游泳。关键在于要坚持,而且不要让自己觉得运动好累啊,上班已经这么累了不能再去运动了。这个度要大家自己把握。

5. 选择一两种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我是坚持刮痧和热水泡澡。大家还可以做的事情有spa啊,足疗啊,推拿拔罐啊;看动画片啊,看big bang theory 啊,看郭德纲啊,茶道啊,演戏啊,瑜伽啊…不管是什么,请每周给自己一点放松的时间,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放松一下。别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这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个人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相信我,我以前大学的时候也是晚睡晚起不规律到极点的人。比起当时的我,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整个人心态不一样了,就是因为懂得健康的生活了。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609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职场人在单位不必装笑脸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