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工作?争取足够的钱让自己与家人过上好日子。没有人会否认这个理由。但除了这个理由以外呢?相当部分人就没有去想了,这也必然导致一种结果:即个人与公司的对立...
2025-11-06
又到了人才市场暗流涌动的时候!虽观其表面平静依旧,实则不然。企业、人才、各种中间渠道等多方都在暗中积极准备着,各种与职业有关的活动也在悄然酝酿之中,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只待时机到来,各路人马一并杀出,再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万人集聚的壮观场面!到那时,想必又会见到那些市场中无奈的常客—“职业跳槽族”。他们不仅仅在寻觅工作的机会,同时也在寻觅一个答案:
新工作,对你的热情为何只有“3分钟”?
张芸:女,25岁,她讲话时语速很快,但比较有条理。她有一双大而黑的眼睛,十分灵气的样子。大学本科学历,管理专业。大学毕业后,就到了一家研究所,工作了1年多,她觉得自己早就对这份工作失去了兴趣,于是就选择了跳槽,到了新东家那里不到半年,相同的感觉又出现了,于是就接着跳,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个东家了。她说自己对工作总是“三分钟热度”,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厌倦情绪,工作快两年却已经换了四份工作。目前她准备再一次开始寻找充满新鲜感的工作,但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次的决定似乎有些底气不足。
在职业跳槽族中,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他们大都对自己的工作无法保持持续稳定的热情。当进入一家新公司一段时间后,就对工作逐渐失去了兴趣,就像他们自己所说,对工作总是“三分钟的热情”!对于他们而言,找到一个放弃工作机会的理由绝对不是一件难事!
张芸说:现在的工作有我喜欢的地方,主要是能够发挥我文字表达能力的优势,我从小就表现出对文学的兴趣,也一直保持着用文字表达思想的习惯。但是当我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我对这份工作的兴趣迅速的在减少。
专家分析:如果职业兴趣不稳定,焉敢靠此定位?其实,类似张芸这样的状况,想做些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挺难的。因为,工作中总会有她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东西。所以,对于张芸的职业定位,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喜欢什么,而是找到为什么变得不喜欢了。
张芸说:目前的这份工作,有个地方我非常地不喜欢:身边那些年龄较大的同事,她们经常议论家长礼短,别人的琐事,和她们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对工作就更提不起兴趣了。
专家分析:当预期的职业环境发生变化,逃避成了张芸的第一选择!尽管张芸的工作中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这些都是职业场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实,是那些和领导、同事发生的矛盾,让她产生了逃避心理,于是故意地夸大了工作中的不利一面,也因此降低了对工作的兴趣。通过测评发现,张芸的心理承受力比较弱,非常在乎别人的评价,害怕出现不完美的结果。因此,她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增加在职业压力面前的承受能力,而不是如何逃避职场的压力。
张芸说:几次打工经历都是以我的辞职而结束,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
专家分析:很简单,为自己的工作热情保温!张芸的问题并不是选错了职业的问题,而是不会和职业相处的问题,其实,职业的问题不能用逃避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提高适应工作、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加自己的职业成熟度。尤其是参加工作的头几年,是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形成的心态将对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与工作相处就好比与自己的爱人相处,热情和兴趣是需要不断培养的!
专家点拨:
1,别急于说没兴趣,让我们先来看看你的兴趣究竟在哪里?通过张芸的测评报告和与她的交流,我们找到了她最在意的职业因素。她十分地在意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同事之间;喜欢和文字打交道,对策划与宣传类型的工作有着十分的热情,但是要求能够加入自己的创意;倾向于主动去获取需要的信息,如果总是处于被动等待的状态就感到很难受。
2,暂时放弃跳槽的念头,在目前的环境中提高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用职业兴趣来定位,对张芸是不适合的。她需要在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品质后,着重训练如何在工作中保持稳定的心态。因此建议她在这个单位坚持发展下去,在具备了良好的适应能力之后,再作判断,是否需要换个工作。
3,如果条件允许,转换到最符合自己职业兴趣的策划类型的工作岗位。这个类型的工作最能体现张芸的优势,而且在工作过程中所体会到的成就感有助于帮助张芸保持较为持续的工作热情。要实现这样的转换,张芸应该和自己的上司进行充分的沟通。
4,将自己在工作中的成就与朋友和家人分享。张芸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人,并且喜欢对身边的环境与变化做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如果她能够凭借自己文字方面的优势,将自己的收获与发现与身边的人加以分享,得到大家相应的反馈,然后反作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将会大大地提高她的工作热情。
后记:3个月之后,张芸来了电话。说她通过与上司、同事和朋友深入地交流,发现现有的环境中果真存在着许多自己所感兴趣的职业因素,尤其在与上司的沟通中,她对自己深入地分析得到了上司完全的认可,并将她调至市场部门,专门负责市场推广与策划方面的工作。同时,她还和一家杂志社进行了接触,准备将她在工作中的心得与感受发表出来与大家分享。现在她每天工作都感觉充满了动力,人也开心了很多。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650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时刻为跳槽做好准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我们为什么工作?争取足够的钱让自己与家人过上好日子。没有人会否认这个理由。但除了这个理由以外呢?相当部分人就没有去想了,这也必然导致一种结果:即个人与公司的对立...
2025-11-06
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人往高处走”,这固然没有错。但是,说来轻巧的一句话,它却包含了为什么“走”、什么是“高”、怎么“走”、什么时候“走”,以及“走”...
2025-11-06
“我适合什么职业?如何把工作做得出色?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相信每一个职场新人都曾为类似的问题辗转反侧。陶氏化学有关专家对新人支招: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菜...
2025-11-06
曾经的“金三银十”也好,后来的“金三银九”也罢,每年三月和九、十月,历来被视为职场温度最高的时节,也是一年中的跳槽高峰。然而,前程无忧的一项调查显示,求职、跳槽...
2025-11-06
跳槽这个字眼已经太令人熟悉了,如果用google搜寻一下,可以查到797,000项和跳槽有关的结果,相信每一位职场上飘游的人都有过几次跳槽的经历。这些跳槽的结果...
2025-11-06
面对跳槽季节的诱惑与选择,有的人能够如愿以偿,越跳越高,有的人却闹得人仰马翻,重重摔一跤。如何做到理智跳槽?三思而后“跳”。正规公司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资历背景一...
2025-11-06
反对方:一、改变了家庭的生活状态,跳槽心理负担过重。李女士,孩子已经2岁了,她说孩子大一些,应该好好琢磨一下自己的事业发展了。前些年,一直是以家庭为重的,本...
2025-11-06
“虽不得不暂时减薪,但从长远来看,你会得到偿还的。”你以前听说过这句话吗?你相信它吗?就算减薪、也要跳槽的观点听起来令人不快。但就像爬树时发现自己正攀缘的枝杈已...
2025-11-06
许多跳槽者参加应聘面试时,都会被招聘者问及离开原来职位的原因。若是由于上班路途太远、专业不对口、随迁搬家等人人都可以理解的因素,说起来无顾忌,如果是以下四种因素...
2025-11-06
目前正值择业高峰,和应届毕业生同时择业的还有一些已经就业的在职人员。记者日前从市职介中心采访了解到,根据中心去年对跳槽人群的调查显示,18-25岁的跳槽者竟高达...
2025-11-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