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司刚刚招聘了一批应届毕业生。这些职场新人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带着各自的理想和抱负,走上了工作岗位。但经过培训、试用后,我发现很多年轻人不能适应新环境,心...
2025-11-08
面对残酷与机遇并存的职场,有越来越多的在职场打拼12年以上的白领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职场生存危机即将来临:随着就业竞争激烈程度的日趋白炽化和他们自身健康的退化。35岁的职场人士已经迈入了职场的更年期,潜意识里这些35岁的职场“老人”存在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不得不面对35岁这个高高的职场门槛。所以有人说,35岁已经成了职场年轻和衰老的分水岭。
现象:危机四伏的职场更年期
宋女士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跨上海、南京、武汉三座城市的一家大型广告公司。不管是业务能力还是团队精神,她都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了。刚刚过完35岁的生日,办公室里就新招聘来了一批大学生,他们就像一股清新的海风,给公司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他们极富个性的新锐思想和前卫理念,运用在工作设计中,堪称完美,总能让人眼前一亮。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公司的业务量就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这一点连宋女士都自叹不如。
在公司业绩被这几个年轻人带动得蒸蒸日上的时候,他们的待遇也跟着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作为公司元老级的宋女士却还一直在“原地踏步走”。更为要命的是,以前职场几尽疯狂的打拼在她的健康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宋女士的腰、背、肩、颈时常开始突发性地酸痛,身体上的某些器官功能已经慢慢退化了。在工作上,用老板的话说:“做我们这一行需要新潮而年轻的思想,要永远走在时代的最前沿,站在新潮时尚的浪尖……”,而她现在这个年龄早就已经不属于年轻和时尚,有时候设计一个创意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面对年轻而朝气的下属,她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力不从心,患得患失。办公室里传出风声要提拔一批年轻人,这让宋女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一个月后,总经理正式对她说,她的职位将会由办公室里新来的王小姐代替,他的解释是35岁已经没有什么发展潜力了,为了公司的长远利益还是早点让贤好。
对策:如何化解“更年期危机”?
职场要完成新老更迭,就势必会出现一批精干的年轻者,他们出色的表现在潜意识里给这些35岁的职场人造成了一定的生存压力。难道35岁的职场人就真的老了吗?他们就真的需要退出职场的历史舞台吗?面对这一课题,人力资源专家们给出了“加、减、乘、除”四法来化解35岁职场危机。
加强与职场新人的沟通磨合
越是有危机感、压力感,就越是应该主动学习。职场没有永远的仇人,只有永远的榜样。所以35岁的职场“老人”应该主动与职场“新人”沟通磨合,这不仅能给对方留下平易近人的良好印象,而且自己也能很快地融入他们的精神团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缺陷,学习到35岁职场人所欠缺的东西。
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作为已经35岁的年龄光景,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适应了。而作为职场新人的年轻一代,与生俱来的种种特性使他们时刻走在社会潮流的前沿。如果这些35岁的职场“老人”不主动与他们接洽交流,就等于把自己推向了落伍的盲流。
减少对工作待遇的期望值
如果自己明白35岁是一个正在走下坡路的年龄,我们是不是应该降低对工作的期望值呢?比如说与公司新来的一个25岁的硕士生同事相比,我们为什么非得要求自己的薪水待遇比人家高呢?这是一个待遇期望值的问题。很多35岁的职场人都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全不权衡一下自己的分量,一味地要求自己各方面的待遇非要比其他人高,否则就觉得颜面无存。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想法,古语云“量力而行”,而且现代社会的酬劳分配规则一向追求“对号入座”,如果35岁的职场人把自己的待遇一概定位在25岁,那么将势必破坏社会的这种潜规则,最后受害的还将是自己。
保持上乘的体力和精力
毋庸置疑的是,人一旦步入35岁这个年龄门槛后,自己的工作热情会有所消退,而且更重要的是身体健康状况也会明显地出现问题,自己在工作的同时也会清楚地感到力不从心。在国外,一些高级白领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健康状况,他们有自己的私人健康顾问,针对他们的工作特性和身体特征,给出针对性很强的营养建议和健身规划。“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想要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好,就必须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所以35岁的职场“老人”想要保持上乘的工作热情和体力精力,就必须从现在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本着为自己负责的态度,加强体育锻炼,制定相关的健身计划。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与年轻人相抗衡的本钱。
除去“倚老卖老”的心态
很多的35岁职场人都算得上是公司的元老级人物了,正是由于早期他们辛辛苦苦的奋斗打拼,才有了公司现在的成就和辉煌。所以有许多的职场人都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在公司的作用至关重要,理应得到公司特殊的优待和特别的尊重,尤其是那些刚来的新同事更应该对自己礼让三分。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倚老卖老”的心态,在职场中这其实是行不通的,你如果每天都抱着“我是元老我怕谁”的思想来与同事相处,时间长了难免会让人生厌,给他们留下盛气凌人的不良印象。这对与自己正处于35岁的职场危机期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所以要彻底除去。
质疑:35岁怎么就成了“更年期”?
“上有老,下有小,找工作嫌你老,想退休嫌你小。”如今,“35岁”对很多求职者来说成为一个非常尴尬的年龄。为什么不是30岁或40岁?用人单位偏偏将招聘的年龄卡在35岁这个坎儿上?当记者在人才市场询问招聘者时,许多人的答案竟是“约定俗成”、“依照惯例”!
实际上,将“35岁”作为一个用人的界限,是我国长期形成的“招聘文化”的一个缩影。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兴用人年轻化之风,当时就将基层年轻干部的划分界定在35岁以下。从那以后,人们普遍接受了用35岁来衡量人才年轻与否的思维定势。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寿命不断延长、对职业生涯的结构规划已经有了调整和改变,但不少用人单位仍沿袭了以往的惯例,依然会下意识地将用人的年龄要求和35岁挂钩。
资料显示,国际上公认的职业生涯的黄金年龄是35至45岁。根据通行的“国际标准”,大多数国家都把“青年”的年限界定为不超过45岁。专家认为,把“35岁”作为一道坎,没有科学依据。
支招:教你5招积极应对“更年期”
1、积极社交无论是选择与网友聊天或与客户共进午餐,还是参加一些志愿者社团的活动,都有助于开拓你的视野和思维。千万不要把自己关在家里为工作的事苦恼。积极社交你才能对职场和人生都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2、与你信任的人约会与你最信任的亲朋好友联系,告诉他们你的感受,尤其是工作上遇到的挫败、焦虑或者忧愁。把你的心事告诉他们,然后用心聆听他们的回应。
3、休假事实上,当你对工作产生了厌倦情绪时,你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降低。而当工作进展非常缓慢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停下来,把工作抛在脑后,让你的大脑稍作休息,然后它才可以重新启动。选择在家看书、听碟或是出门旅游,这些都可以帮助你的大脑恢复活力,并且恢复对工作的兴趣。
4、记日记不要一味压抑你的坏情绪,把你对工作的抱怨都写在日记里,这是一个情感疏导的好方法。同时,你在写日记时其实也是在思考,也许当你写完一个月的日记后,你就会对自己是否该跳槽、转行有了一个清晰的决定。
5、参加培训在业余的时间给自己“充电”,以加强和丰富自己的职业技能。在获得更多知识的同时,你其实也获得了更多的从业机会。当你真的被职场“更年期”折磨得不得不改变时,也可以充满自信地选择离去,然后大步流星地迈向新的岗位。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662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职场新人“别想得太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近期公司刚刚招聘了一批应届毕业生。这些职场新人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带着各自的理想和抱负,走上了工作岗位。但经过培训、试用后,我发现很多年轻人不能适应新环境,心...
2025-11-08
工作能力强和工作效率高的人没有得到晋升的一个最普遍的原因是,他们在目前的岗位上干得如此出色,以至于上级希望他们留在原岗位上工作。胡安工作很出色,具有创造力并善于...
2025-11-08
很快又到了年尾的招聘会黄金时间了,每年在这个时候,总有一大批的职场新鲜人开始踏上他们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初入职场的时候,有的人可能很傲,有的人也...
2025-11-08
港产连续剧《绝代商骄》刚刚热播完,黄子华带出的“通俗易懂”版的商战经验固然有点看头,但更得白领人心的就要数其中提到的“办公室生存四大法宝”。正如剧中CEO助理林...
2025-11-08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免不了有与上司一起出行的时候。对此,有些人感到很头痛,认为这不单是桩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而且还需时刻揣着小心,不知道一路上如何与上司相处,一...
2025-11-08
小黄和小李是大学同学,同时应聘一家大公司的市场部,听命于同一位老板。两人工作能力和表现都不错,两年以后都成了部门骨干。可是两人在工作风格上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
2025-11-08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威德曾经对一些上班族作过调查,50%以上的人都承认,他们在办公室中曾经有过愤怒的情绪,而谈到把这种愤怒的情绪压抑在心里的感受,大多数人都感叹...
2025-11-08
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沟通都是日常生活中绝对少不了的事情。在职场之上的时候,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维持良好的同事关系呢?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注重点入手,打造一位职场...
2025-11-08
身在职场,最希望获得老板的肯定与认可,因为老板的肯定与认可预示着你美好的前程。于是大多数职场中人都会按自己的方式去努力,以得到老板的青睐。可恰恰有许多人即使工作...
2025-11-08
1:成为不可缺少的人公司里,老板宠爱的都是些立即可用并且能带来附加价值的员工。管理专家指出,老板在加薪或提拔时,往往不是因为你本分工作做得好,也不是因你过去...
2025-11-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