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企业家中,女性比例已从20世纪80年代不到10%,上升到当前的20%。在中国企业经理层中,女性比例已达到42.1%,所以行走职场,碰上女上司的几率实在非常...
2025-11-09
一则诙谐而酸楚的女大学生求职信在网上热传。在回答用人单位“谈恋爱了吗”的问题时女大学生称:我的EQ很低,对男孩子没感觉。所以,5年内保证不恋爱;5年后万一不慎恋爱了,保证5年内不结婚;5年后万一不得不结婚了,保证5年内不生孩子;5年后万一不小心必须生孩子了……那应该是45岁以后的事了,你们可以考虑辞退我了。
在对薪酬的期望方面,女大学生回答:50万元?想都不敢想;20万元?痴人说梦;10万元?绝不可能;6万元?非常非常满意;4万元?非常满意;两万元?满意;1万元?我知道不是月薪,是年薪,我也……满意。如果公司还有困难的话,打张白条,也行。
无独有偶,另一则消息再次让人们把视线聚焦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一名银行职员利用“潜规则”骗奸了8名求职女大学生。其实骗子的伎俩很简单,利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择业要求不高,便以航空公司招聘空姐这个名头去骗取女大学生的信任,然后以体检为名,让女大学生裸体接受检查,并“拍照存档”。然而自始至终,8名受害女大学生对此都未产生怀疑,在被侵害时也没进行反抗。据办案人员的调查,这些被害人大多认为这是“潜规则”:空姐面试就必须和面试者发生关系。
今年年初,江苏有教育部门曾经进行了采集信息分析,随机调查了100家用人单位,在单位提供的700个岗位中,有53%明确表示限招男生,仅35%~36%要求招女生,其余岗位对性别不限。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老话题重新被人提起。
不看简历,因为是女的
前几天,江西师范大学的文娟签了中国邮政,可她说,一路走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辛酸困苦,最酸楚的莫过于那次在南昌大学举办的专场招聘会。
那天,她看到一家单位需要新闻专业毕业生,就凑过去看,发现自己的条件完全符合。于是她毕恭毕敬地将简历递给工作人员。可是,对方根本不看她简历,只是面无表情地摇头。
“是不是只要男的”,她忽然想起以前听说的某些新闻单位的性别要求,果然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地点了头。
文娟的这种求职遭遇,被很多专家定义为“女性就业歧视”。
其中通常包括三大歧视:一是性别歧视。在同等条件下,企业通常优先录用男生,一些用人单位对女生百般挑剔,提出了除职业要求以外的诸多要求,甚至还提出“不许恋爱”的不合理要求;
二是怀孕歧视。有些单位不想承担女性生育的社会成本,许多公司的老板直截了当地掐着指头算成本。因此,即使有女生过关斩将通过面试,有的用人单位在最后签约时,还额外要求女毕业生工作后3~5年内不得生育;
三是年龄歧视。不少用人单位招女性,要求年龄在25岁以下,且未婚。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对年龄偏大的女毕业生造成了就业压力。
而近些年,相貌歧视也成为女大学生就业的阻碍之一。对于女大学生求职,很多企业注重外表,说是相貌差的员工会影响企业形象。如湖南某地招聘公务员就曾要求女性的胸部要对称,身高必须达到1.6米。
别对性别歧视过分敏感
就“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江西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的邱东升处长。邱处长表示,来学校招聘的单位没有蛮不讲理不要女生的。而且不招女生,也并不意味着就业性别歧视。有两种情况会导致招聘单位只要男生:一种是行业、工种的限制,它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男生更适合。相反,像银行、护理、幼教等行业,则更青睐女生。
另一种情况可能就是单位本身想调整自己的员工结构,比如有些学校,女教师比例太高,学校为了调整自己的员工结构,就会在招聘中更倾向男生。现在女大学生就业受歧视的问题并不突出,从结果来看,师范大学的女毕业生就业还更容易一点。但从就业的过程、经历来看,男生马虎一点,女生则更细腻,可能对就业的期望高等原因会使得女生感觉自己就业更困难。
一位名叫“旋转木马”的网友从另外角度分析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除了大家口诛笔伐的“性别歧视”外,还有更多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旋转木马”分析:女大学生在求职中处于弱势,跟男女生理差异和承担社会角色不同有很大关系。男生身体素质比女生更强,能单独出差或独当一面,而且男生比女生更愿意吃苦,更愿意下到基层工作。这也是目前报考公务员或基层选调时男生明显多于女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中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女生们的“城市情结”困扰着她们的就业取向。大部分女生“心高气傲”,希望自己能够留在大城市,不愿意去“小城市“,更不愿意下到更基层的乡镇。
还有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很多女大学毕业生不了解就业信息,求职技巧差,存在依赖心理。有调查表明,相当部分的女生对就业信息关注程度不够,平时很少花心思,更不用说留意捕捉。这些情况背后是女生们普遍较重的依赖心理,将自己的就业希望寄托于家长、老师和学校身上。而目前“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老公 ”的观念在女大学生有相当的市场,能很好的说明这点。
“旋转木马”最后说,真正明确有性别要求的用人单位最多占5%,其选人的关键因素还是实力,也就是说,只要你(女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和男生一样或超人一等,即使你是女性,一样能找到比男性好得多的工作。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女大学生求职需要克服心理障碍
王光忠曾经是专职的心理咨询师,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女大学生在求职时存在的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也成为“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幕后推手。
性别自卑心理。有些职业会有性别要求,这很正常。但目前金融危机就业机会少,一些原本男女都适合的岗位可能也被限定为“只招男性”,这往往会强化一些女性的性别自卑感。当女大学生有了自卑心理时,面对一些就业机会,首先会告诉自己“这岗位不会要我的”,因而缺乏求职应聘的勇气,稍遇冷落便退缩,最终错失机会。
社交恐惧心理。一些女孩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没有面对与化解冲突的经验,心理承受能力差,害怕自己受伤害;还有一些女大学生听说有办公室性骚扰,而对就业产生恐惧心理。
一劳永逸心理。稳定不变的职业+较高的稳定收入,是多数都市女性追逐的。怀有这种心理的女性,容易在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难以抉择。
依赖依附心理。一些独立能力较弱的女性在就业问题上也存在依赖心理,如果家人不能帮她谋取一份好工作,她便会寄希望于某种社会关系,并努力去寻找这种关系,而不是努力去准备就业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这种依赖心理继续发展,就会成为依附心理,觉得只要嫁个“好男人”,自己就不需要奋斗找工作。如今不少女性放弃职业角色,回归家庭,从而成为因婚姻情感问题前来心理咨询的最大一类人群。
找准定位,女大学生就业并不难
有网站最近推出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大型讨论和调查,出乎意料的是,一半以上的网民认为:找准自己的职业切入点和发挥好女性自身优势,女大学生就业并不难。
大家为女生们的就业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女性自身的优势,比如女生普遍温柔、细腻、感知能力强,形象记忆好,想象力丰富,长于表达和沟通,要将这些优势转化为职场上的胜势。在以服务、信息等为主的第三产业领域就业,更能发挥女性的性别优势,也就更容易成功。
还要有足够的信心,克服怯场心理。很多女大学生的能力不比男生差,但在应聘的时候容易怯场。在招聘现场,很多女生局促无言,而男生则要游刃有余得多;还要能够迅速转换社会心理角色。要清楚应聘不是应试、老板不是老师、公司不是学校,前者比后者人际关系复杂得多;职场不是商场,职场的出入远不像商场那么随意。
学校和社会应该开设一些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课程,辅助女生更好地就业创业。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虽然引起了社会相关人士的关注,但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应加强对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该具备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进行着重测试和训练,以提高女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实习编辑:张曼)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677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上司性别能给员工压力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在全球企业家中,女性比例已从20世纪80年代不到10%,上升到当前的20%。在中国企业经理层中,女性比例已达到42.1%,所以行走职场,碰上女上司的几率实在非常...
2025-11-09
职业经理人非天生,他的领导魅力更非天赋,有能力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但并不一定保证能胜任这份高风险高收益的工作。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的管理者?如何更有效地激励...
2025-11-09
临近年关,单位“动作”频繁,不少职场人士感到无聊、无助、烦躁甚至恐慌,由此引发注意力无法集中、肠胃不适、头痛、失眠等一系列“亚健康”症状。专家建议,要平安度过心...
2025-11-09
你可以应用它们在任何的领域里。无论是销售沟通、还是设立目标、时间管理、领导组织都可以应用这些原理和定律。六项通用的心理定律1、坚信定律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
2025-11-09
你可以应用它们在任何的领域里。无论是销售沟通、还是设立目标、时间管理、领导组织都可以应用这些原理和定律。六项通用的心理定律1、坚信定律当你对某件事情抱着百分之一...
2025-11-09
60、70、80三十年间,三代人构成了现今职场最美丽的风景。“60年代”自言辛苦,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压力;“80年代”自言辛苦,因为他们承受了太多的误解;“70年...
2025-11-09
从曾经的“矜贵”到如今不得不同样面对就业压力,期望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也出现了盲目自信、自我贬损等心态问题。有调查研究表明,在研究生求职中,就业...
2025-11-09
据国外媒体报道,你或许认为从男士们对领带的选择就可以洞悉他是不是色盲或衣冠不整的好吃者,然而,科学家表示他们能从领带中获知更多。科学家研究发现领带颜色和设计与某...
2025-11-09
心理恐慌大于眼前困境记者调查发现,虽然东莞外向型企业目前遇到困境,但仍有力量应对危机。只是目前对经济发展前景不明产生的心理恐慌,正在东莞地区加速蔓延,这比企业遭...
2025-11-09
我们面对忙不完的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职场之路有时走得是一塌糊涂,时常因为工作上的小事而心生不满,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心情。人在职场,就必然要参与社会交往,社交的范...
2025-11-0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