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钱攻略刚刚踏入职场不久的新人,一般收入都不会太高,需要花销的地方还不少,加上不少人过惯了依靠父母的日子,对吃喝用度等各项开销没个准,一不小心就变“月光族”。有...
2025-11-11
羞怯是一种逃避行为的最常见形式,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在路上碰到熟人因怕羞故意躲避;有的人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一讲就会脸红舌硬。上述情况在心理学上称为怕羞心理。可是职场都要求你勇往直前,如何对抗羞怯情绪呢?
怕羞心理的形成与儿童时期缺乏父母的抚爱或很少与外界环境接触有关。这类人的性格大多内向,气质属于黏液质型、抑郁质型或两种类型的混合型,神经系统较脆弱,女性多于男性。怕羞心理产生的原因,除了与人的气质特点有关外,主要是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过分怕羞有碍于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这是因为有怕羞心理的人过多地约束和拘谨自己,而难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因沮丧、焦虑和孤独则导致性格上的软弱和冷漠;因怕羞而怯懦、胆小和意志薄弱。怕羞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交往的增多,可以逐渐减轻。如果到了婚恋年龄还怕见生人,不敢与人接触和交往,这就变成一种病态心理了。如何克服怕羞心理呢?
要有自信心
黑格尔说过:“人应尊重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对于怕羞的人来说,千万不要为自己的短处而紧张,恰恰相反,应经常想到自己的长处,要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培养自信心,相信只要兴致勃勃地干,自己的能力必定能发挥出来。
不要害怕别人的议论
仔细分析那些怕在大庭广众中讲话,羞于与人打交道的人,便不难发现,他们最怕别人否定的评价。这样越怕越羞,越羞越怕,形成恶性循环。其实,“哪个人后无人说?”被人评论是正常的事,不必过分看重。有时,否定的评价还有可能成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呢。
讲究锻炼方法
开始可以先在熟人范围里多发言,然后在熟人多、生人少的范围内练习,再发展到生人多、熟人少的场合,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对羞怯的心理抗力。每到一个新场合之前,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增强信心,提高勇气。
学会自我暗示法
每到陌生场合自感紧张时,可用暗示法镇定情绪,例如把生人当熟人一样看待,怕羞心理就能减少大半。当怕羞者在陌生场合勇敢地讲出第一句话之后,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流利的语言了。用自我暗示法突破起初的阻力,是克服羞怯的一种有效措施。
只要你敢于对怕羞说“不怕”,并敢于在实践中克服它,就会走出羞怯的低谷,成为落落大方的人。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698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职场新人如何也可月月有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省钱攻略刚刚踏入职场不久的新人,一般收入都不会太高,需要花销的地方还不少,加上不少人过惯了依靠父母的日子,对吃喝用度等各项开销没个准,一不小心就变“月光族”。有...
2025-11-11
产后新妈重返职场如何适应新的变化现实中,许多完成了生育大计的女性,在重返职场后,发现自己正面临着许多困惑和变化。例如:Knty原先是公司销售经理,休完产假后回到...
2025-11-11
这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有自己最闪亮的一面--你本来就很优秀.员工要想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栋梁之才,除了自身技能的提升外,提升其职业素养也是必需的...
2025-11-11
眼下正是毕业生走出校门、踏入职场的季节。很多人满怀憧憬地投入工作,没过多久却又感到失落。怎样避免呢?新人工作热情高涨,迫切希望承担重要工作,却常常只让做些印材料...
2025-11-11
1、被误作情侣时即时更正不幸的是,在某些时候,尤其在晚饭时间,常会被人误作夫妻或情人。当侍者走过来。自作聪明地唤你一声“太太”时,你当然极不自在。礼貌上,应...
2025-11-11
无论是求职还是跳槽,薪酬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敏感问题。即使想在一个单位长久发展,也会面临加薪的尴尬。因此如何与老板在这一问题上进行周旋,是关乎新的工作机会以及将来...
2025-11-11
新年新愿望,在工作上做起事上要有起劲,事事快人一步。然而,职场内处事拖延的坏处显而易见,除了不能在时限前完成任务,个人信誉受损,亦令上级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直接...
2025-11-11
“真倒霉,明明不是我的错,领导又说我了,我咋天天都这么倒霉,真不想干了!”、“同事们都背着我说这说那,把我孤立了”有很多人在工作中遇到不愉快的事,容易产生失落心...
2025-11-11
每天忙碌的工作,心情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变的很糟糕。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在职场上必备的专业精神吧!一起来学习一下会改变你在职场上的生涯。1.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在什...
2025-11-11
初涉社会时作为下级人员,工作中出现了差错而被上级领导批评,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多数人是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批评的。美国学者戴...
2025-11-1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