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用心理学的方法战胜拖延症

2025-11-15 心理健康
【摘要】:1.拖延的心理过程:拖延怪圈许多拖延者发现虽然开始的时候他们想要事情有所进展,但是最终却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影响了他们

1. 拖延的心理过程:拖延怪圈

许多拖延者发现虽然开始的时候他们想要事情有所进展,但是最终却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影响了他们,它们呈现出诸多共性,称之为“拖延怪圈”。

a. 开始,“这次我想早点开始。”

b. 过了一段时间,“我得马上开始。”

c. 又过一段时间,“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

d. “还有时间。”

e.“我这个人有毛病。”

f. 临近时间点,最后的抉择:做还是不做?不做;做

g. 事情结束后,“我永远不会再拖延!”

2. 拖延者的信条

我必须要做到完美。

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为安全。

没有什么是我无法做到的。

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我必须避开挑战。

如果我成功,有人就会受到伤害。

如果这一次我做得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做得很好。

按照别人的规定做事意味着屈服和失去掌控。

我不能承受失去任何人或任何事物。

如果我展现真实的自己,人们不会喜欢我的。

总有一个正确答案,我将一直等待直到发现它。

3. 拖延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完美主义者,为了证明自己足够优秀,他们力求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a. 平庸是被轻蔑的。

b. 优秀不用努力。

c. 一切都自己来。

d. 总有一个正确的解决办法。

e. 我无法忍受失去。

f. 要么全部要么没有。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734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20条不怕被发现的职场潜规则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