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在职场上做好人也要有底线

2025-11-16 心理健康
【摘要】:好人大家喜欢,坏人个个讨厌。好人的定义就是一心向善。可是,像雷锋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很难;退而求其次,利己利人,成色差点,倒可名利双收,问题是利己容易利人难

好人大家喜欢,坏人个个讨厌。好人的定义就是一心向善。可是,像雷锋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很难;退而求其次,利己利人,成色差点,倒可名利双收,问题是利己容易利人难;再求其次,不害人就是好人。事实上,后者是职场上通行的好人标准。简言之,“对我好的”或“不对我不好的”,就是“好人”。所以说“好人易做”。

然而,“为善之门”却很难开。帮人一次,恐怕今后就有许多人来求助。尤其在职场上,有些“好人”不肯为任何事情得罪人,有时连底线都坚持不住。我在机关做人事干部时,前任为做“好人”招进不少多余的人,到我任上必须清除出去,重新关上这道“善门”。可这扇“生死门”从来就是打开容易关上难,用时一年半,人心伤尽,人缘丢光,总算恢复原状,却也把自己关在了门外——流落到其他岗位了。

职场人掌管的“善门”已不再是自家的门,而是企业的“众善之门”。轻开这扇门,许多人都会不客气地挤进来,进而失去公平。个人滥开“善门”,固然赢得人缘和口碑,却伤了企业。“门”里的东西是企业的,给人于己无损。但守好职责把好门,是责任,也是个人职业操守。企业也要设计一个制衡机制,让滥开“善门”者受损。

广东省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马健文点评:心理学上有个“登门坎效应”,是指一旦接受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给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多更大的要求。很多人开“善门”最初是碍于情面,帮点不违反原则的小忙。对方回礼表示感谢,下次再有请求就更难推辞。一来二去,会给企业和社会造成越来越多的损失。所以,恪守底线很重要,别为一时情面把自己推向“登门坎”的怪圈。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744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年轻人“选好”第一个老板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