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没有特别出众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但负责招聘的副总一锤定音:“我相信他能成功,我初出茅庐时的想法跟这位年轻人完全相同”。大多数人在应聘时,着力突出自己的专业背...
2025-11-18
每个人或多或少地会有些求职经历。求职者要为接踵而来的笔试、面试和层层复试做各种准备。看起来,求职者处于被动状态,不断地被面试官观察、询问、剖析、评价,其实换个角度看,这个过程也是求职者“面试”企业的绝佳机会。
企业一次次面试应聘者,以期通过应聘者越来越难以事先准备的反应,考量其真实水平。但是,绝大多数面试官不可能像应聘者一样,做好被“考问”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应聘人员出其不意地使用一两招“进可攻,退可守”的招数,或许可以起到“后发而先至”的效果,抢先一步把企业的家底实实在在地考察一把。
“莎丽”号的故事
这儿先说个小故事。
19世纪末期,航海业蓬勃发展起来。西班牙有个叫大卫的船长,经营着一个巨大的航运集团,控制了通往世界各国的许多航线。在他的航运集团中,运量最大的船"莎丽"号是整个集团的王牌船舰,承担着整个集团最重要的航运任务。但令大卫苦恼的是,一直找不到一位合适的人担任“莎丽”号船长。大卫也曾出重金从航运界中挖了几位经验丰富、有口皆碑的船长来主持“莎丽”号。奇怪的是,每一位船长最后都失败了,他们在其它船队中表现出的骄人能力在这里遭到了严峻的挑战。虽然船长们使尽浑身解数,但“莎丽”号的经营业绩仍直线下降。大卫苦苦思索了许久,终于想通了一个事实:不是船长们的能力不行,而是职位设计本身存在缺陷。这个职位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任何一个踏上此职位的人都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
“莎丽”号的故事在职场中经常被引用,人们把像“莎丽”号船长这种无人可以胜任的职位称为“守寡式职位”。
识别“守寡式职位”
如果你不幸“撞”上了“守寡式职位”,我的建议是,除非你特别有能耐、有信心,
否则还是保守一些较为妥当。那么,怎么来识别“守寡式职位呢”?
一般来说,在面试接近尾声时,面试官出于礼貌或者习惯,往往会询问应聘者是否还有其他问题需要面试官作答。应聘人员千万要把握住这个机会,问1-2个问题,一来让面试官体会到你在来之前做足了功课,反映出你对此次应聘的重视;二来可趁此机会进一步了解所应聘企业、岗位的具体信息。如果没有特别想询问的,我的建议是,你可以问“贵公司为什么会公开招聘某某岗位”———这个问题对识别该岗位是否为“守寡式职位”非常关键。
对企业而言,有些招聘是出于成长的需要,有些是业务扩张的需要,但有些,表面上是由于企业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抱着宁缺勿滥的宗旨一次又一次虚席以待,实质上却是由于岗位设置本身有严重缺陷而导致频繁换人。这就是职场“守寡式岗位”的典型表现。
所以,如果主考官回答这一问题时闪烁其词,或者你从考官的嘴中知道有好几个前任,那么也许你所应聘的职位存在着明显的“模糊地带”,你该慎重了。
识别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个人发展极为重要。一个聪明的求职者,不难在面试过程中过滤出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信息,从而判断出企业的环境是否公平,也可以判断出如果入职该企业,上升通道中是否有限制因素。
有时面试官会问应聘者一些健康、婚姻、孩子、家庭等个人生活细节方面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能曝露出企业的某些倾向,其中有些可能是歧视的。对这样的企业,求职者在做出入职决定前,应该慎之又慎。
当然,有些企业的面试官在问这些问题时,主观上并不希望带上“歧视”烙印,可客观效果却事与愿违。这只能说明一点,就是该企业在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前,没有精心设计和规划面试的架构,面试过于随意,从而导致“失误”。这样的企业,其文化也是不完美的,因为作为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决策人员,在处理人的问题上过于随意,对个人来说,对职业发展也非常不利。
总之,面试过程可以成为应聘人员和用人单位相互摸底的环节。对企业来讲,通过面试可以鉴别并且留住心仪的人才;对应聘人员来说,也可以减少许多不确定因素,让自己的最终抉择的稳定系数和安全指数大大提高,这样更有利于保持个人职业发展的连贯性。
(实习编辑:邓碧琴)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75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求职:把你的野心展示出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尽管他没有特别出众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但负责招聘的副总一锤定音:“我相信他能成功,我初出茅庐时的想法跟这位年轻人完全相同”。大多数人在应聘时,着力突出自己的专业背...
2025-11-18
求职旺季年后就要来临,社会新鲜人踏出校门的第一项挑战,就是面试。就业率逐年创新低,职场竞争激烈,应征面试,衣着装扮可不容马虎。穿上合宜的“面试装”,可让自己在应...
2025-11-18
一、相由心生,直觉判定“相由心生”并非无稽之谈,作为常识性感觉,一般人都会有这样的概念:贼眉鼠眼之人会有偷盗之嫌;目露凶光之人暗藏杀机,使人远而避之……中国...
2025-11-18
六种不健康心理:羞怯心理。在求职现场丢了自荐书就跑,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这样的人自然难受用人单位的赏识。仕途心理。“学而优则仕”,觉得当官才是正途,削...
2025-11-18
实际上,面试也是供需双方心理上的较量。作为应聘者来说,了解对方的心理特征,做到“明明白白他的心”,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因此,适当学习些心理学,掌握面试考官的基本心...
2025-11-18
在求职过程中,若是不懂点应聘技巧、不会推销自己,就很难找到机会。有些求职者盲目瞎闯,“铩羽而归”;有的求职者急于求成,甚至对招聘主管阿谀奉承,结果也适得其反。其...
2025-11-18
被访人:职位:家居行业媒体公关推广专员观点:要闯过“暗门”,需自己逐渐的感悟和摸索Jenny认为每个公司或者企业都有自己白纸黑字的管理制度,“这一类的规则是...
2025-11-17
心理专家认为,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要想获得择业的成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不...
2025-11-17
一、要留心没有刊登企业名称的招聘信息没有刊登企业名称的单位很可能是没有经过合法登记的公司,或者是某些以招聘为名行骗的中介和公司,在业内声名狼藉,不敢以自己的真面...
2025-11-17
现在,通常情况下通知面试都是采取电话方式。在接电话时,要注意礼貌。事实上,接听电话也可以为你在做是否再继续与该单位的接触提供许多参考情况,试想,当遇到态度生硬的...
2025-11-1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