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试前的准备接到面试通知后,你该做些什么呢?1.迅速查找该企业的原始招聘广告。重温该企业的背景情况,以及应聘职位的要求是什么等等。如果你备有几种不同的求职信...
2025-11-23
“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树立第一印象”。我们会根据与人见面后的最初几秒或几分钟,对他人迅速做出判断,这种最先的印象对人影响强烈,即“首因效应”。有调查显示,在招聘面试中,考官对求职者的第一印象会影响其决策,而在日常人际互动中,人们所说的“一见如故”“一见倾心”,也都是“首因效应”的力量。
第一印象,让人获得机遇,亦可让人产生误解。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与外表、肢体语言及谈话有关。本期,我们就从这三方面入手,为读者揭开如何获得良好印象的秘籍。心理学家还为此提醒,第一印象一旦形成便很难改变,平日的自我修炼有助于让自己把握好这仅有的“第一次”。
马上就要参加第一场求职面试,周小姐兴奋又紧张,此时,最让她头疼的是着装,衣服的款式、颜色、搭配,都让她发愁。和周小姐面临同样困惑的毕业生不在少数,如何选择面试时的服装,是他们此时关注的话题。
穿着打扮在第一印象中不容小觑。投资商田先生与潜在的项目合伙人丁先生相见。田先生在与丁先生见面不久后,就做出了不给丁先生投资的决定。田先生说:“看他的外表,就觉得他爱吹嘘,缺乏商业经验,首次见面连西装都不穿,让人感觉很不好。 ”
分析:从心理学上,人们通常把那些外表吸引力强的人看做友善、聪明且善于社交的人。外表吸引力很大程度依赖于天生,但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使自己的吸引力最大化,穿着打扮就是其中之一。面试时对着装不可掉以轻心,但精心选择并不等于极端地求新求异。面试时的着装要有针对性,让考官能够辨析求职者本人同其所申请职位的吻合度。比如应聘金融行业的人,宜穿深色套装体现出专业和严谨;若是从事公关行业,在着装上可以适当体现出自己对时尚的敏感度。还有,求职者要注意鞋子、指甲是否干净等细节。
我们不是过分强调外表在第一印象和事业成功中的重要性,但为了获得第一次机会,适当修饰很重要。人们可以平日阅读一些书和杂志,找到适合自己的着装风格。
一个无心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微笑,细小的动作在第一印象中,可能会决定成败。郭先生性格略显腼腆,他简历上出色的学业描述让他获得一次面试机会。面试时,当郭先生一见到考官,就紧张地垂下了眼帘。更糟糕的是,郭先生随后越发紧张,手心冒汗,说话时眼神不定。
在面试中,求职者如果能维持良好的眼神交流、直挺的姿势、在恰当之际,展现一个微笑或眼神,可以让考官觉得这是个自信且可亲近的人。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577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职场牛人总结的面试成功守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一、面试前的准备接到面试通知后,你该做些什么呢?1.迅速查找该企业的原始招聘广告。重温该企业的背景情况,以及应聘职位的要求是什么等等。如果你备有几种不同的求职信...
2025-11-23
现在,大多数新人在挑选工作岗位的时候,都挺看中公司的名号。也就是说在工作内容及薪水无大差别的情况下,公司的知名度就很重要。因为越是“强大”的公司越能够给你未来提...
2025-11-23
这个寒假,对于正在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更多的感受也许是“寒气逼人”。虽然许多高校已经发通知,校就业指导中心“年终无休”,假期里照常开展各项咨询、服务与推介工...
2025-11-23
面临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政府、高校、社会各界纷纷出谋划策,但这毕竟只是解决问题的外力。要真正将大学生就业问题彻底解决,还必须从大学生自身入手。只有自身的实...
2025-11-23
到外企求职,很多人或许都有应付古怪面试题的准备,但不少人尽管做面试题很成功还是不明不白地落选了。这是为什么?我们总结了多位外企面试官指出的求职失败者的陋习,希望...
2025-11-23
一、不善于打破沉默面试开始时,应试者不善“破冰”(英文直译,即打破沉默),却媸怨俅蚩跋弧C媸灾校κ哉哂殖鲇谥种止寺牵辉钢鞫祷埃峁姑媸猿鱿掷涑 <...
2025-11-23
羞怯心理。在求职现场丢了自荐书就跑,面对招聘者结结巴巴、面红耳赤,这样的人自然难受用人单位的赏识。仕途心理。“学而优则仕”,觉得当官才是正途,削尖脑袋往“衙门”...
2025-11-23
“我对未来,尤其是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感到迷惑和恐慌。”谈到就业,正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一年级的马小伟眼里充满了无奈。回想起大四毕业的那段日子,马小伟丝毫没有...
2025-11-23
1.请介绍一下你自己。这是外企常问的问题。一般人回答这个问题过于平常,只说姓名、年龄、爱好、工作经验,这些在简历上都有,其实,外企最希望知道的是求职者能否胜任工...
2025-11-23
第一,普通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近年来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
2025-11-2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