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是指注意力离开当前必要的活动而转到与活动无关的客体上去。它是消极的注意,完全不同于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表现为一个人不能较长久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任何事物或...
2025-01-25
睡眠并不是完全失去意识,而是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和觉醒对立的一种意识状态。
在清醒状态下脑电波是高频低幅(14~30Hz)的β波,安静时变为α波(8~13Hz),在睡眠过程中脑电波从高频低幅向低频高幅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
A.脑电变化:混合的频率、频率和振幅都较低;
B.持续时间:10分钟;
C.主要特点:在这个阶段处于浅睡阶段,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
②第二阶段
A.脑电变化:偶尔出现睡眠锭(短暂爆发的高频高幅的脑电波);
B.持续时间:20分钟;
C.主要特点:个体较难唤醒。
③第三阶段
A.脑电变化:频率较低、波幅变大,出现Δ波,有时会出现睡眠锭;
B.持续时间:40分钟;
C.主要特点:肌肉逐渐变得更为放松。
④第四阶段
A.脑电变化:持续Δ波;
B.主要特点:深度睡眠阶段,个体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有时发生梦呓、梦游、尿床等。
第三、第四阶段的睡眠称为“慢波睡眠”。
⑤最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阶段),出现像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的脑电波,梦境往往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
①一夜:前四个阶段总共持续90分钟左右,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第一次仅持续5~10分钟,此后出现的时间越来越长,直至最后一次可长达1小时。而第三、第四个睡眠阶段在黎明时会消失。
②一生:婴儿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非常长,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快速眼动睡眠时间逐渐缩短,老年人每晚睡眠中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就非常少了。
对于睡眠的功能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①功能恢复理论:认为睡眠可以使身体和大脑得到休息,以恢复其功能。但是实验证明,睡眠的时间是可以通过训练缩短的,关键是提高睡眠的质量,入睡快,深度睡眠阶段的比例增加。
②生态学理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待睡眠,认为睡眠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4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分心,是指注意力离开当前必要的活动而转到与活动无关的客体上去。它是消极的注意,完全不同于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表现为一个人不能较长久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任何事物或...
2025-01-25
分析,思维的基本过程之一。同综合相对。是指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把整体的个别方面、个别特征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例如,分出一篇文章的段落大意,并对其细微部分...
2025-01-25
分类,思维的具体过程之一。是指依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把事物分为不同层次的类别的思维过程。找出事物的一般特征,就是分析,依据事物一般特征,把事物分为不同层次的类别,...
2025-01-25
分析器,是指人和动物感受和分析某种刺激的整个功能系统。最早是苏联巴甫洛夫学派使用的生理学专门术语。分析器由三个部分构成:①外周部分(即感受器),接受各种外部刺激...
2025-01-25
分化抑制,内抑制的一种。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类似的刺激物不予强化,使类似的刺激物所引起的泛化反应受到抑制,这种抑制就叫做分化抑制。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
2025-01-25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Milgram生于1933年,出生地:纽约州,纽约市。卒于1984年,逝世地:纽约州,纽约市。毕业于皇后学院和哈佛大学。核心思想...
2025-01-25
智慧品质是指表明不同的个体所具有的不同思维特点的品质的总和。优良的智慧品质是指不同的个体所具有的最佳以及那些良好的智慧品质的总和。优良的智慧品质有:逻辑性、广阔...
2025-01-25
想象是人脑以原有表象和经验为基础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脑以记忆中保存的表象材料和经验知识为依据,经过思维心理活动的分析和重新组合、综合,可以创造出没有知觉过的...
2025-01-25
幻想是一种指向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的创造性想象的特殊形式。它包括根据幻想者本人的愿望和向往,对自己或其它事物的远景的想象。宗教迷信中的佛、上帝、真主和其它各种神的...
2025-01-25
言语是个体利用语言文字同别人交流思想的特殊心理活动。人们无论是谈话、作报告、讲课,还是阅读、书写等,都是伴随着一定心理活动的言语活动。言语心理活动包括言语表达和...
2025-01-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