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睡眠有什么作用?睡眠的四个阶段

2025-01-25 心理健康
【摘要】:睡眠并不是完全失去意识,而是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和觉醒对立的一种意识状态。(1)睡眠的阶段在清醒状态下脑电波是高频低幅(14~30Hz)的β波,安静时变为α波(

睡眠并不是完全失去意识,而是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和觉醒对立的一种意识状态。

(1)睡眠的阶段

在清醒状态下脑电波是高频低幅(14~30Hz)的β波,安静时变为α波(8~13Hz),在睡眠过程中脑电波从高频低幅向低频高幅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

A.脑电变化:混合的频率、频率和振幅都较低;

B.持续时间:10分钟;

C.主要特点:在这个阶段处于浅睡阶段,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

②第二阶段

A.脑电变化:偶尔出现睡眠锭(短暂爆发的高频高幅的脑电波);

B.持续时间:20分钟;

C.主要特点:个体较难唤醒。

③第三阶段

A.脑电变化:频率较低、波幅变大,出现Δ波,有时会出现睡眠锭;

B.持续时间:40分钟;

C.主要特点:肌肉逐渐变得更为放松。

④第四阶段

A.脑电变化:持续Δ波;

B.主要特点:深度睡眠阶段,个体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各项指标都变慢,有时发生梦呓、梦游、尿床等。

第三、第四阶段的睡眠称为“慢波睡眠”。

⑤最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阶段),出现像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的脑电波,梦境往往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

(2)睡眠阶段的规律

①一夜:前四个阶段总共持续90分钟左右,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第一次仅持续5~10分钟,此后出现的时间越来越长,直至最后一次可长达1小时。而第三、第四个睡眠阶段在黎明时会消失。

②一生:婴儿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非常长,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快速眼动睡眠时间逐渐缩短,老年人每晚睡眠中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就非常少了。

(3)睡眠的功能作用

对于睡眠的功能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①功能恢复理论:认为睡眠可以使身体和大脑得到休息,以恢复其功能。但是实验证明,睡眠的时间是可以通过训练缩短的,关键是提高睡眠的质量,入睡快,深度睡眠阶段的比例增加。

②生态学理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待睡眠,认为睡眠是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4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什么是分心?儿童有意注意的时间是多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