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觉同视觉、听觉等感觉一样,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这是痛觉与其他感觉的共性。但是痛觉的产生是由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结果,因此痛觉又有区别于...
2025-01-25
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一个人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我国著名医学家傅连璋同志认为健康的含义应包括如下的因素:
(1)身体各部位发育正常,功能健全,没有疾病;
(2)体质坚强,对疾病有高度的抵抗力,并能刻苦耐劳,担负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
(3)精力充沛,能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精神贯注,对工作、学习都能保持有较高的效率;
(4)意志坚定,情绪正常,精神愉快。
国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作了一些表述。例如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疾患,而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当前,无论在健康人与病人中,或是在医务人员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心理健康的情况。这对提高人的健康水平与提高医疗效果都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重视营养,而忽视饮食时的心理因素作用,人们注意身体健康的锻炼,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锻炼,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如何锻炼。在临床实践中,有些医务人员在病因上,重视病毒、感染等因素,忽视疾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在诊断上,重视物理诊断等,忽视心理诊断,在治疗上,重视药物治疗,忽视心理治疗。其实,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同等重要的,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的。
同人的生理健康一样,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标准具体与客观。
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1,智力正常。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差异。就人群来说,大多数的人的智力是正常的。智力正常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是人们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的心理保证。因此智力是否正常是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国外心理学家通常用智力测验来测量人的智力,以智商表示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GA)x100,一般说来,智商低于60,称为智力落后。智力落后按其程度分为白痴、痴愚和愚钝三种。白痴的人智力缺陷最重,痴愚的人次之,愚钝的人智力障碍较轻。智力落后是人类最常见的心理疾病。美国约有600万智力落后的人,占美国总人口的3%。
2,情绪稳定而愉快。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人的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
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处于相对的平衡状况,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协调。一个人情绪经常很不稳定,变化莫测,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动的和谐与满意,表示一个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总是愁眉苦脸,心情郁闷,则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一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难免发生挫折或不幸,例如亲友的病故等,情绪悲哀,这当然是正常的情绪反应。然而总是想不开,精神压抑痛苦,则属心理不健康的反映。
3,意志健全。意志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与自觉性相反的是盲目性。果断性是指人适时地做出决定并执行决定。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优柔寡断使人踌躇不前,随波逐流;草率决定使人轻举妄动,鲁莽从事。经常性的盲目性和优柔寡断是意志不健全的表现。
意志顽强性也是意志健全的表现。意志顽强性是指能够长时间专注和控制行动去实现既定目标而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意志顽强性与我行我素的顽固性是不同的。意志薄弱则是意志不健全的一个表现。这种人经常气馁,灰心丧气。
4,统一协调的行为。心理健全的人,思想与行为是统一的、协调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做起事来按部就班。心理不健全的人的思想与行为是矛盾的、分裂的,做事有头无尾,思想纷乱,语言支离破碎。思想不时矛盾,注意不集中,处理事情毫无秩序的人,是心理不够健康的一种反映。
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之间有着多种关系,例如家庭关系、工作关系等。能够正确地对待这些关系即具有了正常的心理适应。对这种关系的心理适应是人的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这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在和自然搏斗的原始人,人际关系是非常单纯的。他们的生存的条件主要是以系于身体的适应。所以在原始人中发现精神病是很少见的事。等到人际关系复杂起来以后,人类的心理适应便不再象以前那样单纯了。人类的心理病态也便从此成为引人注意的严重问题了。”
一个人逐渐离开了朋友,而喜欢过孤独的生活,这往往表示已开始出现心理不健康的趋势。
6,行为反应适度。反应适度是心理健康的另一个标志。人的反应存在着个体差异,有人反应敏捷,有人反应迟缓,但这种差别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反应敏捷决不是过敏,反应迟钝也并不是不反应。
人的反应的心理变态表现在对反应的异常敏感或异常迟钝。例如一个人经常在受到微小刺激时(如被蚊子咬了一下),就大喊大叫,这是过度的行为反应。一个人在听见他慈爱的母亲死亡的消息时,毫无悲痛,若无其事,也是心理病态的表现。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人在一生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特点。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其年龄特点。一个人的行为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青年人活泼、步伐轻健,是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如果某个青年人老气横秋,老态龙钟,则不符合其年龄心理特点,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50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痛觉的生理心理特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痛觉同视觉、听觉等感觉一样,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这是痛觉与其他感觉的共性。但是痛觉的产生是由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结果,因此痛觉又有区别于...
2025-01-25
1.心理因素对痛觉作用的表现虔诚的宗教徒,能够很镇静地接受强烈的疼痛;有的精神病患者受自责妄想的支配,咬掉自己的舌头,却没有疼痛的表现,心因性牙痛,癔病性关节痛...
2025-01-25
问题描述:我的孩子头脑反应很灵活,但是很粗心。翻开他的作业本,看看他的作业,明明答案是3个字,他会写两个字,你要是问他,他肯定能说出正确答案来。看看他的试卷,平...
2025-01-25
双性恋是什么意思?双性恋是指对男女两种性别的人都会产生性吸引或性冲动的性取向。即既是异性恋者,又是同性恋者。双性恋有两种表现状态:一种是稳定长期的双性恋,即自性...
2025-01-25
卡尔·罗杰斯(CarlRansom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罗杰斯是家里六个孩子中...
2025-01-25
亚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syndrome,Asperger's,简称AS)是神经发展障碍的一种,可归类为孤独谱系障碍(AutisticSpectru...
2025-01-25
逃避型人格具有以下特征:1、过分敏感:特别害怕遭到别人的批评和嘲笑,害怕自己闹笑话。2、只要无法确定对方怀有无条件的好意,就会避免跟对方建立关系。3、避免可能令...
2025-01-25
什么是补偿心理呢?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机能)。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了克服这些偏差,于是从心理方面寻找出路,力求得到补偿。自卑感愈强的人...
2025-01-25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1)一种驱力——力比多人与生俱来就有性本能,性本能携带着数量一定的心理能量——“力比多”或称精神能量,它具有驱使个体行动以获得满...
2025-01-25
边际效应是什么意思?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以此发展,我们接触该事物...
2025-01-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