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也称心理活动。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心理学上一般地把它们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
2025-01-26
我国南朝学者刘勰研究过注意问题。他曾经设计过一种研究注意的分配的实验;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尽管画方画圆心里都有明确的规矩,但是左右两手同时齐画,往往不能得心应手。
这个著名的实验启示我们,同时完成两种活动,往往互相干扰,难得成功。我们学习任何一种动作,都应当专心致志,集中注意。
学生们在课堂学习中,由于年龄大小不同,学习时间长短的影响,学习兴趣和基础的差别等因素,往往在课堂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心状态,这就影响听课水平和教学质量。富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重要性。教师生动直观的实物演示,富有风趣的语言讲解,耐人寻味的提问启示,逻辑严谨的推理概括,对于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是极为重要的。
著名教育家洛克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学生的注意,一旦办到了这一点,他就可以在学生的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内,尽速前进了;否则他的一切纷扰忙碌,结果就会很少,甚至没有结果。"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呢?
一、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明确每门学科以至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使他们知道其价值,从而吸引学生产生向往和追求的意向。
二、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应积极地改进自己教学的方式、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感兴趣。比如,适当变换教学的形式;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实际,尤其是学生知识和思想的实际;教师不要唱“独角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一些;教师语言准确而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从而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三、设法保持学生的注意。很多教师都有体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难,难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学生的注意,尤其是中小学低年级,往往是一堂课前半段注意力比后半段好。这里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尤其是低年级)高度集中注意的时间不宜过长,中途应变换一下教学方式,让学生转换注意点,休息一下。二是教学不甚得法。教师应善于观察和转换学生的注意。当觉察到学生的注意维持不下去时,就应把他们的注意转向另一问题(内容)上去。此外,教学活动要紧凑,注意连贯性和逻辑性。轻易中断教学,最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
四、教师要做好组织教学,但不要过分关心学生的注意。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不注意时就大声喊:“同学们注意!”这样做一般情况下效果并不好。较好的办法是稍停片刻,或用能吸引注意的趣味语言,使学生的心理活动积极起来,把学生的注意引导到学习活动上去。有时,教师也可灵活地穿插着提问,重新引起学生注意。
五、防止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有引起无意注意的有关因素存在,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教师要控制足以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一般来说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外界的自然物的刺激和人为的活动刺激。教师应在各方面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比如,教室的布置不可太华丽,要简单大方,内容健康,使之成为最适宜的学习环境。
如果教师把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作为微观的技巧方法:那么,在宏观教学技巧和方法上,应该引导学生不要把注意力长久地集中在一些小过失上或放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琐碎的事情上,而要引导学生注意树立崇高的理想,学会判断是非的方法,掌握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技巧,锻炼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独创性、探索性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56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心理现象,也称心理活动。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心理学上一般地把它们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
2025-01-26
情感心理学(feelingpsychology)亦称"情绪心理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情绪和情感活动规律的学科。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情感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
2025-01-26
情调(emotionaltone)是和感知觉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情绪体验。它因刺激的性质而异,并随刺激的强度而变化,有一定的倾向性,红色使人有热烈感、兴奋感或血腥感...
2025-01-26
无意回忆,回忆种类之一。同有意回忆相对。是指没有预定目的的自然而然发生的回忆。无意回忆多半是由联想而产生的,所谓触景生情,就是无意回忆。无意回忆的例子:我们在阅...
2025-01-26
无意识记忆,识记之一。同有意识记相对。是指预先没有提出识记的要求和目的、不作任何努力、也不运用任何专门识记方法的识记。人们偶然感知过的事物、仓猝间做出的动作,当...
2025-01-26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注意的一种。同有意注意(随意注意)相对。是指一种没有自觉目的、不需要任何努力、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注意。例如,正在上课的学生听到下课的铃声...
2025-01-26
无意想象,想象之一。同有意想象相对。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初级形式的想象。无意想象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无意想象很普遍,例如,看到蜜蜂采花蜜,不由自...
2025-01-26
无条件反射,又叫非条件反射。是人或其他动物先天具有的、比较简单的反射活动。无条件反射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大脑皮层以下的部分来实现的。其神经联系是相对固定...
2025-01-26
无条件刺激物:引起有机体无条件反射的外界动因,叫做无条件刺激物。也叫非条件刺激物。无条件刺激物与它所引起的无条件反射活动之间有固定的因果关系,只要有机体处在能接...
2025-01-26
韦特墨(MaxWertheimer,1880-1943)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出生于布拉格,二十世纪初年入大学学法律,后来在柏林转学哲学,...
2025-01-2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