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
2025-01-26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什么是恋母情结?恋母情结的表现是什么样的,恋母情结的男人的性格特点等知识。
“恋母情结”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也是一种心理倾向,顾名思义,就是男性喜欢自己的母亲,依恋母亲,把母亲作为爱恋的对象。“恋母”是一种本能的认知,是情感的自然流淌,是人类最初的情感萌动,很多人从幼年起就有这种情结。
“恋母情结”也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研究成果,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在精神分析中,这种情结被解释为是一种本能冲动,与“恋母情结”相对的是“恋父情结",也被称为“爱烈屈拉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依莱特接情结”,这两种情结可以解释为男孩亲近母亲而反抗父亲,女孩亲近父亲而反抗母亲,弗洛伊德并没有正式给“恋母情结”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也没有在任何著作中对此情结做系统的阐述,“恋母情结”这一理论是弗氏在研究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时首先提出并命名的。弗洛伊德认为每一个婴幼儿在性发展中都存在着一个寻求性对象的时期,而他们所处的环境暂时只有父亲和母亲,因此对于婴儿和幼儿来说,他们的第一性对象就指向了父亲或者是母亲。恋母情结主要是男孩儿的一种欲望倾向。“恋母情结"的主体是父、母、子三角关系中的儿子。男性(儿子)具有某种与生俱来的性驱力,从心理到生理都把母亲看作自己的所有物,从而对母亲怀有一种柔情。随着儿子的生长与成熟,“恋母情结”中的父母不单单是生理意义上的父母,而是一种心理意象,这个意象可能是具有某种母亲特征的其他人。
恋母情结是一个多学科术语。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涉及心理、教育、文学等各个领域。
每个孩子在早年都有一段很依恋母亲的时期,幼儿时期的男性(后统称男童或幼儿)对母亲的过度依恋还不能说是恋母情结,实际上是对母亲过度依赖的表现,而幼儿对母亲的过度依赖如不引起重视,没有及时矫正,则容易导致形成恋母情结,所以,男童对母亲的过度依恋,我们称作恋母情结倾向。
(一)恋母情结倾向对幼儿时期的影响
1、恋母情结倾向的男童会对母亲过度依赖,无法忍受与母亲的短暂分离,这种过度依赖的负面影响首先表现在幼儿难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对同伴易产生胆怯和排斥的心理,在与同伴交往时很难形成积极的互动,长此以往,幼儿往往情绪脆弱,幼儿的社会性和语言能力会受到影响。
2、有恋母情结倾向的男童在幼儿园往往对幼儿园教师过分依赖,习惯于依赖成人使得幼儿一般比较胆怯,依赖性强,遇到问题不爱动脑筋,不会与同伴商量。因此,幼儿独立性较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相对缺乏.
3、幼儿的恋母情结倾向,还会影响到家庭生活,有恋母情结倾向的幼儿敏感而脆弱,羞怯胆小,表情动作有女性化的表现,离开母亲时情绪激动,难以控制,在家庭生活中,男童时刻想与母亲待在一起,会影响家庭成员的关系和家庭生活。
(二)恋母情结对青春期的影响
进入青春期后,男孩的身体开始发育,脑垂体前叶会分泌性激素,使生殖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此时,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也进入了萌芽状态,开始意识到了男女的差异,并渴望接触异性,了解有关性的知识。恋母情结对青春期男孩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易形成恋物瓣,具有恋母情结的男孩,在性格上比较内向、自卑和孤僻,不敢主动与异性交往。但到了青春期往往又克制不住对异性神秘感的好奇,于是便通过偷取母亲的胸罩、内裤来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满足在心理上的种安全感,同时也想探索性的奥秘。
(2)易导致中老年女性的性侵。男孩进入青春期后,恋母情结的对象不再仅仅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也可以是母亲的替代者,可能是父母的朋友或老师、名人或当红的明星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恋母情结的对象可能年轻化,被同龄人所取代;也有不少男性青年喜欢追求年长于自己的女性,他们常常不知应如何跟女性保持适度的来往,容易给心怀不轨的中老年女性性侵自己的机会,
(3)恋母情结有可能导致青春期男孩的性自卑感。在性方面怀有自卑感的人,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极端表现:第一种表现就是不断地邀约女性,在半开玩笑的方式下,向对方吹嘘他自己的好色,同时故意表现自己如何喜好女色,乍看之下,俨如风月场中的老手;另外的一种表现就是对于女性表现极端的洁癖。有恋母情结的男孩在青春期也会表现出经常与父亲发生激烈的冲突。
有恋母情结的男性在个性上是非常不成熟的,往往表现为幼稚、依赖、孤僻、不合群,不会与同龄人交往,缺乏阳刚之气,不承担责任,缺乏自主意识,没有主见,缺乏进取精神.
有恋母情结的男性在恋爱时表现出难以形成稳定的恋爱关系,在恋爱中,要么循规蹈矩,按照母亲的标准去寻找恋爱对象;要么是“花花公子”,因害怕承担责任而对任何女人都难以长情。
有恋母情结的男性在婚姻中与妻子和与其双亲相处过程中,其扭曲的思维和情绪以及行为会严重影响家庭的发展,有恋母情结的男性在和妻子的关系上往往不融洽,听到妻子说母亲的坏话,会达到无法忍受的程度,甚至自己也有种莫名其妙的罪恶感。为此,会常与妻子怄气,夫妻关系的裂痕会越来越大,导致婚姻不和谐,最后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无论是不和谐的家庭氛围还是父母离异,都会严重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57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什么是行为主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什么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
2025-01-26
人本主义来自德文意译,又译人本学,意为人和学说。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人本主义的理论是假设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主要责任。...
2025-01-26
认知主义又名认知学派,是一种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相对。认知学派学者认为学习者透过认知过程,把各种资料加以储存及组织,形成知识结构。认知主义源于格式塔心...
2025-01-26
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病。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常由于精神因...
2025-01-26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2)防御机制是借支持自尊或...
2025-01-26
升华是唯一真正成功的防御机制。与压抑不同,升华用得越多,自我的生产性越强。升华是可以将无意识冲动转化为社会接受行为的渠道。如果你把攻击性本我的冲动直接指向你想攻...
2025-01-26
逃避心理就是回避心理,即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躲避矛盾、冲突的心理现象。如独生子女的一些不良心理及行为因素...
2025-01-26
滚雪球效应是什么意思?在有雪的地方,小孩儿大都玩过滚雪球游戏。一个小小的冰块、石头或者就是一把雪,在雪地上滚几下就会迅速膨胀成一个大雪球,只要你有足够的力气和兴...
2025-01-26
不识症,认知错误的一种表现。是指对本来认识的事物却不再认识的现象。不识症有常态性和非常态性两种情况。常态的不识症,只是由于暂时神经联系不够巩固,又缺少复习,因而...
2025-01-26
1、无意识也叫下意识。通常是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它不同第二信号系统相联系,不能用言语表述。在无意识支配下采取的自己没有觉知的行为,称为无意识行为。...
2025-01-2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