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是商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着重分析研究广告读者的心理活动特点,例如,消费者的需要、兴趣、好奇心和注意等;也研究不同形式或手段的广告的不同心理效果、美术...
2025-01-26
雷蒙德·卡特尔
Raymond Cattell
生于1905年,出生地:英格兰,希尔拓普。
卒于1998年,逝世地:夏威夷州,火奴鲁鲁。
毕业于伦敦国王学院。
核心思想
请勿将雷蒙德·卡特尔(Raymond Cattell)与詹姆斯·麦基恩·卡特尔(James McKeenCattell)相混淆,后者的出生时间比前者早上45年,后者是美国首批心理学教授之一,也是一位开发出数套早期智力测验的研究者。雷蒙德·卡特尔在智力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但是他最为出名的,是他对于人格心理学的探索。其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是基于16种人格因素的人格测验。卡特尔认为,这些因素能够定义人类。卡特尔采取的是词汇方法,其出发点是人类用来描述特质的语言,同时还以高尔顿·奥尔波特的科研成果为基础。
卡特尔相信,人格特质共包括三大主要来源——生活数据、问卷数据、T数据,而且,一个特质如果要得到证实,就必须要得到上述三个来源的信息的证实。“生活数据”是指生活记录——它们是可以通过他人,或者通过个体与社会进行互动的过程,所能收集到的信息,譬如,庭审记录和同伴评价等。“问卷数据”主要是自我报告的个体特质。“T数据”(实验数据)主要指的是在实验情境下获得的客观人格测验,即在这些实验中,被试甚至可能并不知道是在测试他们的人格。
后一种理念——测验目的不要向被试明确介绍——非常重要,因为人格测验的结果或许会受到“自我服务偏差”的影响。所谓“自我服务”,指的是我们都希望将自己看作一个优秀的人,同时还希望对我们进行人格测验的人也认为我们非常优秀。这也是很多风靡于社交媒体上的非实证性人格测验的缺点之所在:你是否是一个诚实的人?你在情绪方面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你最接近于电视剧《生活大爆炸》(Big Bang Theory)中的哪个角色?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倾向于让自己“看起来”十分优秀;毕竟,很少有人愿意将自己描述成一个“不诚实”或者“情感上不坚强”的人。所以,我们可能也倾向于会稍稍假装一下,不仅在测验中会这样,在审视自我时,同样也可能会自欺欺人。
某些拥有高度“表面效度”的测验,尤其会受到这种伪装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格测验在表述上十分明确地说明了测验目的,那么,个体试图塑造优良形象的意愿就会尤其强烈。
不过,更加成熟的人格测验对于测验目的的表述则不会那么明显。
卡特尔在研究中主要以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为样本,而且他还收集到了不同文化下的数据,从美国到巴西、新西兰、印度和日本,横跨东西。他运用因素分析来确定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卡特尔使用“表面特质”这一术语来指代对于一个人具体的、更加表面的描述语——这些特质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时隐时现;而“根源特质”这一术语则指代的是那些更加具有根本性的特征,它代表着人格的真实因素。“16PF”问卷中的十六种人格特质全部是根源特质,卡特尔认为,它们具体包括: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卡特尔很可能是第一位以人格特质为主题使用计算机进行因素分析的科学家,这使得他可以用于统计的数据量大幅度提升。卡特尔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可谓极度精准,这备受好评,而且,他大幅推动了心理测量学——从属于心理学领域内的测量学——领域大步向前发展。
卡特尔的理论还进入到了智力领域。他区分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智力:晶态智力与液态智力。晶态智力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积累的信息——通过教育(也可能是其他方式)在大脑之中不断获得固化的数据和知识,以及在决策中使用这些信息的能力。液态智力指的是个体利用上述信息做事情的能力;它具有适应性,主要包括即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要影响
雷蒙德·卡特尔提出的特质理论和因素分析法,引领着后续的研究者进一步去探索心理特征并且将其分解为不同的显著特征组。他的科研成果是后来的“大五人格理论”的先驱,该理论将特质的数量缩减到五个,具体包括: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和责任心。
很多在线交友网站都有人格测试。但是,根据卡特尔的16种人格测验理论,人格因素,即便能够被清晰地确认,也需要考虑程度上的问题。即使我们喜欢伴侣的某一个特质,譬如说心思细腻或者自力更生,该特质如果表现得过于强烈或者过于缺乏,也会成为一个问题——一个心思细腻的人有的时候也可能过于多愁善感,而一个自力更生的人有的时候也可能会由于封闭自我,而无法维持一段亲密关系。此外,读者还须切记,人类当然是渴望美化自我的,尤其在交友网站上更为如此,再加之我们人类在衡量自身时,本就无法做到完全公正客观,所以,一个人在个人资料里的人格描述,或许并没有描绘出这个人的全貌。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6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什么是广告心理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广告心理学是商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着重分析研究广告读者的心理活动特点,例如,消费者的需要、兴趣、好奇心和注意等;也研究不同形式或手段的广告的不同心理效果、美术...
2025-01-26
小脑,是菱脑背侧的一个隆起,系由后脑两侧翼板融合而成。位于延髓与脑桥的背侧。它通过一些纤维束与脑干相连,并由此与大脑和脊髓发生联系。小脑两侧膨大的部分称小脑半球...
2025-01-26
习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例如,人们长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学习的习惯等。习惯与熟练技能紧密联系,熟练的形成有助于习惯的培养。习惯中的...
2025-01-26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Maslow,1908-1970)关于需求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有五种需求:①生理需求。...
2025-01-26
天才是指高度发展的才能。如果一个人有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并有突出的聪明智慧,或在实践中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就可以被称为天才。所以,天才表现在顺利地、独立地...
2025-01-26
天资,是发展能力的前提,天生素质的完满结合。在环境、教育、训练和个人努力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的条件下,有些人对某种活动的能力发展较迅速,易于获得较大的成就,而有些...
2025-01-26
这是一个关于潜意识的测试,想象一下,自己面前有一本老相册。轻轻翻开它,出现在你眼前的第一张照片是幼年时,你躺在母亲的怀里,香甜地酣睡。相册里的第二张照片,是一张...
2025-01-26
“洛丽塔情结”一词源自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所著的小说《洛丽塔》。该小说讲述了作家亨伯特与英国某村庄的一个寡妇结了婚,却被对方12岁的女儿洛丽塔迷住,最终走上了毁...
2025-01-26
《洛丽塔》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大学里靠教授法文为生的亨伯特人到中年,自从年幼时的初恋女孩死去后,心中总藏着一个温柔而猥亵的梦魇。那些十几岁的青春少女们对他有着...
2025-01-26
心理防御机制(psychologicaldefenscmcchanism)是维持心理平衡、防止精神崩溃的重要措施,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类。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2025-01-2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