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错综复杂,很多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催眠也不例外。想知道自己被催眠的可能性有多大吗?想要搞清楚这一点,就要先了解影响催眠可能性的因素。年龄因素催眠学家提出,催眠...
2025-01-26
由于所谓的虚假记忆综合征,催眠卷入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之中。其中牵涉到的案例是,患者在治疗中会记起早已遗忘的发生在过去的受虐事件。这有时被称作被压抑掉的记忆或恢复的记忆。但事实上,这些“记忆”经常最终被证实是假的,而被指控的肇事者也是冤枉的。并非所有这些案例都与催眠有关,其他形式的疗法也被使用。但是,催眠在很多这类备受争议的案例中的使用使其受到舆论瞩目,而其帮助患者恢复记忆的能力也因此遭到舆论质疑。在验证催眠记忆的时候,受催眠者内心世界的画面与经历现实社会真实性的考证是一个社会的普遍问题,也是人们对催眠疗法暂时还无法理解的。
当患者在此类例案中借助于治疗回忆起的基本事实被证实是虚假的时候,警钟就敲响了。例如,在一个案例中,一名妇女说她曾经在两岁时遭到父亲的虐待,但事实上她两岁时一直在和狱中的母亲一起生活。这种“记忆”的虚假,使得很多人开始认为催眠有“欺骗”行为。
这种争议导致的结果是,美国和其他国家一些明显犯有虐待罪的肇事者都纷纷翻案。虐待案件的唯一真实证据往往是被害人的陈述,而他们却只在治疗中记起相关细节。于是直接后果是,一些患者起诉治疗师,指控后者在他们的大脑里灌输了虚假的记忆。所以才导致自己的口供有误,但关键问题在于:催眠所诱导出的记忆可靠性到底有多大呢?
1985年,美国医学学会科学理事会发布了一项声明,警告说:“在催眠状态中回忆起的信息有可能属于虚谈或伪记忆,不仅不会更加精确,实际上反而会比非催眠性记忆更加不可靠。”这不得不引起催眠师的思考。
虚谈现象是指人们针对关于过去提出的问题给予虚假或人为虚构的答案,从而填补记忆遗忘所造成的空白,但同时自己却相信这些答案的真实性。1993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警告说,被压抑掉的记忆可能是虚假的,尤其是当治疗师试图将这些记忆恢复的时候,就会主观或者强制地灌输记忆,让受催眠者被动地去接受。
批评者们指出,这种恢复的“记忆”有时归咎于催眠师,因为他们一味搜索被压抑掉的童年受虐记忆,找不到就不罢手。
在这种情况和这种压力下,受暗示和想象力影响的无意识心灵便会提供一些细节以满足盘问者。一旦这些记忆被创造出来,它们便变得和其他记忆一样真实,并且在患者的意识中获得真实记忆的地位。这种受感官、知觉认知上主观意识的偏差而产生错误的证词,致使警方侦查方向很容易误入歧途。
一个更为深入的问题是,一些治疗师诊断出(往往是错误诊断)病人患有多重人格障碍——现在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而他们认为童年的受虐经历是发病原因。这使他们的决心更为坚定,一心要释放患者意识中的这些丢失的记忆。事实上,现在有很多专家认为,真实而严重的童年受虐经历也许被埋藏在了心灵深处,但却很少会被受害者彻底遗忘。所以催眠的记忆仍有可能启动记忆边缘系统的情绪机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释放。
这并不意味着在催眠作用下回想起的所有记忆都是虚假的,也不表示鼓励患者回到童年的催眠疗法帮不上任何忙。但是这却表示,有关过去犯罪行为的恢复记忆不能作为法律程序的根据,除非还存在着强有力的外部支持证据,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61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影响催眠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社会错综复杂,很多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催眠也不例外。想知道自己被催眠的可能性有多大吗?想要搞清楚这一点,就要先了解影响催眠可能性的因素。年龄因素催眠学家提出,催眠...
2025-01-26
据说唐朝有个名叫常敬忠的学士,记忆力惊人。十多岁时,他已遍读五经。有一次,唐玄宗李隆基叫燕国公张说对他进行考试。张说拿出了一本十分罕见的万言书,令常阅读十遍后背...
2025-01-26
个体,是指将人的自然的、社会的本质特点全部集合于某一单个人的身上时,这个人就称为个体。人,是最高等的动物,是生物演化的最高产物。从生物分类学上看,它属于哺乳类的...
2025-01-26
个性又叫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活动特点(如性格、兴趣、能力、爱好、气质、才能等)的总和。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各种心理过程的参与,而且还表现...
2025-01-26
学习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要使学习富有成效,必须善于用脑,掌握脑力劳动的规律性。大脑是生理活动的重要器官,也是心理、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我们一切行为、活动的最...
2025-01-26
个人化,西方心理学界用语。与社会化相对。是指青年时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获得独立的过程,即所谓自我确立、自我形成的过程。一个人的社会化与个人化过程是交替进行、相互作...
2025-01-26
个体性,是指一个个体身上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即个性的特异性。每个人都有其个性,这种个性只属某个人所有,世界上绝无完全相同的个性,正如人们的相貌、指纹等绝无完全相同...
2025-01-26
动物的特点在于有动作。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动作;同一种动物又有进食、求偶、斗争等不同的动作。通过动物的动作来研究动物的智力,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列宁曾把“动物智力发...
2025-01-26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六十年代以来,一门新兴的学科——仿生学应运而兴。仿生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研究各种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机理,...
2025-01-26
什么是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理论科学。这门科学,主要从理论上揭示物质的高级运动形式——心理(意识)的发生和实质,揭示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2025-01-2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