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演讲很让人感动,准备捐款。...
2025-02-06
互惠效应是指你付出别人所需要的,别人也会给予你所需要的,当我们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后,感到自己理应给予对等回报的心理现象。康奈尔大学教授丹尼斯雷根做过这样两组实验:邀请一些自愿参加实验的人来给一些画评分,第一组实验人员在大家评画时出去买了一些饮料,分给在座评画的每个人,第二组实验正常进行,实验人员没有外出买饮料。两组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说自己在帮一个朋友销售一点彩票,能否帮个忙,花几美金买几张?第一组参加实验的人员很爽快地答应了实验人员的要求,而第二组参加人员则以种种理由拒绝了这个要求。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接受了他人恩惠的人总是想要做点什么来作为回报,我们把这种心理称之为“互惠效应”。古语有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让人们接受恩惠就自动产生了亏欠还债感,而这种亏欠感就会促使人们做出自动还债的行为。
(一)学校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应该运用好“互惠效应”。中国有句老话:“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也就是说,做人要懂得感恩。可是,我们在生活中看到,很多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不知感恩为何物。例如,有的孩子把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味地向父母索取,从不体谅父母,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做出种种令人伤心的事。有媒体就曾报道:某地一位父亲为了挣钱供儿子上学,弹着土琵琶挨门挨户卖唱。儿子在大街上遇见后,竟然绕道而行。当父亲去学校给他送钱时,他对同学说,父亲是自己的老乡……学会感恩,并懂得关爱和回报,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良好人格的形成。因此,父母从小就要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使孩子认识到对自己拥有和享受的一切抱有感激之情的重要性。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除了利用“互惠效应”重视引导孩子与人交往懂得感恩之外,还要教会孩子善于保护自己,不要接受陌生人的恩惠。因为按照“互惠效应”,孩子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必然会削弱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很容易吃亏上当。
(二)婚恋家庭
婚恋家庭中也存在“互惠效应”。例如,小肖在恋爱中,他总是主动付出的那一方,对女方言听计从,爱护有加。出门在外,总是抢着买单,还经常送花、送礼物来讨女朋友的欢心。不论他对女朋友多好,女朋友非但不珍惜,反而对他呼来唤去,时常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男方总在付出和给予,女方则在享受和索取。两者之间不是互惠的关系,存在着一种不公平“交易”。人性中,只有愿意付出的人,才会更珍惜;只会索取的人,离开时才很坦荡,没有丝毫的顾虑和犹豫。一段关系的久远,需要互惠平衡。当一方付出多却收获少,一方付出少却收获多时,就会失去平衡,造成不公平。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就要运用好“互惠效应”,做到及时的回馈和感恩,肯定他人成绩不抢功劳,掌握平衡。因为平衡,才会久远,
(三)人际交往
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如果有朋友请我们吃饭,我们也会时刻记着下次回请朋友;有哪位朋友帮了我们一个忙,我们也应该想着找机会也帮他一次;有人送了我们一个生日礼物,我们也会想着对方过生日的时候送点礼物。总之,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都会想方设法去回报。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呢?这就是“互惠效应”的力量。
当我们受到恩惠、礼物和邀请后,我们自己也理应给予回报。因为对恩惠的接受往往与偿还的义务紧紧联系在一起。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想得到所有东西,不论在哪些方面都斤斤计较、为人刻薄,到最后即使得到了想要的,却也失去了人心。相反,有些人总是乐善好施、喜欢交朋友,因而在无形之中积累了大量的人脉和人情,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就是运用“互惠效应”产生的好结果。
(四)单位工作
“互惠效应”也是重要的职场生存之术。这里的互惠,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需要润物细无声,用你的体贴来感动别人,赢得好人缘。我们知道,职场关系夹杂着很多利益和权力。因此,当你刻意地去接近别人时,人们难免对你有所防备,这样即使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也会被人们所排斥。只有不经意间表现出来,顺其自然地对别人好,才能打动别人。例如,平时可以学会主动对同事“示好”,适时地给予同事帮助,这种看似是吃亏的行为,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毕竟,别人给我们的好处,我们也会放在心上,当他们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也会愿意伸出自己的手。很多职场人总是要求公司多给自己一些回报,总感觉自己得到的不够多。实际上,公司、企业单位都是公平的,对待员工都是一视同仁的。那就是你有多大的能力、你为公司做了多少事,你就应该得到多少薪水报酬,这就是员工与单位之间的“互惠”。
启示1: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俗话说“欲取必予”,你付出别人所需要的,他们也会给予你所需要的。古语有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对于别人的恩惠,我们不能无动于衷,而要以另一种方式报答他人。你付出得越多,得到的回报就越多,因为你在关爱对方的同时,对方也会借助其他方式关爱你。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一个人得到他人的帮助后,也会想着对方。当对方有求于自己时,常会表现得心甘情愿,理所应当地给予帮助。正是如此,有时候看似吃小亏的人却能够获得大利益。
启示2:理性对待促销活动
生活中促销活动很多,促进的方式也花样翻新。例如,双十一、双十二,每年各大门店的周年庆典促销活动等等。表面上看,促销活动就是打折活动,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你若不买就亏了”的感觉,于是在短期内,确实有助于捉高商品的出售率。商家正是借助消费者“不买吃亏”的心理,通过让利提升商品的销售量,虽然某种程度上对消费者有利,但是往往会让消费者陷入“买买买”的局面。因此消费者在面对商家降价促销的时候,需要保持理性,以免过度消费。事实上,促销活动的背后,也是“互惠效应”在起作用,商家通过让利的行为使得消费者对商品产生兴趣,销售额的提升也会让商家的让利行为产生回报。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76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演讲很让人感动,准备捐款。...
2025-02-06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也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
2025-01-28
1,留出足够多的时间来完成阅读作业并复习课堂笔记。本书包含了很多新技术信息、需要掌握的很多原理,以及需要记忆的新术语表。要掌握这些内容,你至少需要花3个小时来阅...
2025-01-28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观》是高等学校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观》以学生心理、学习理论、学习结果、教学心理、教师心理五大主...
2025-01-28
积极心理学是哈佛选修课程中人数排名第一的课程,同时也是哈佛最受欢迎率排名第一的课程。该课程受到全球数十家主流媒体的热烈关注,美国CNN电视台、英国BBC电视台,...
2025-01-28
心理学的定义在词源上,心理学(psychology)的希腊语词根psyche的意思是心灵或精神,后缀logos的意思是知识或规律。然而,心灵或精神是不可能直接观...
2025-01-28
关于性——生理的、心理的、科学的、社会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课题。本书围绕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系统地介绍了性科学和性心理学的知识,透视两性生理结构,...
2025-01-28
心理学领域的标杆之作,兼具威权性和可读性,从进化的视角看待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本书首版于1999年,是进化心理学领域的第一部教科书,也是该领域的奠基之作;作者戴维...
2025-01-28
如今,各种伪心理学的论调充斥了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的书架,一个经营伪科学信念系统的巨大产业正在兴起,这一信念系统出于既得利益的考虑,总是想让大众相信,...
2025-01-28
绝大多数讲授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教师都会觉得自己很幸运,这门课程的主题是那么引人入胜。在这门课上,学生可以从老师那里学到非常实用的信息。学习这门课程,学生们至少可以...
2025-01-2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