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瑞尔公式又叫卡瑞尔万灵公式,其主要内容是,只有让自己从心理上接受最坏的情况,才能让自己集中所有精力去解决问题。这是应对墨菲定律的最好心态——平静接受最坏,理性...
2025-02-08
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镌刻着一句著名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千百年以来,人类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自我探索的旅程。在认识这个世界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认识自己,要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哪里。不过,认识自己可能是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有的人活了一辈子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一个人的行为和所做的决定都会受到主观意志的影响,也就是说,自己所做的事情、所做的决定都是由“我”做出来的,而不是别人。如果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那他如何能找到出路呢?
人之所以很难认清自己,主要原因就在于,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一个人的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以及别人对于他的态度所决定的。这便是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镜中我效应”。
查尔斯·霍顿·库利在自己的著作《人性与社会秩序》中写道:“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另一个过路者。”
我们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内涵,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只不过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镜子变成了别人,镜子中的形象便是别人对“我”的看法。这可能与一般的社会心理学观点不同——“镜中我效应”中的“自我观”强调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一般的社会心理学强调“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
在“镜中我效应”中,“自我认知”的方式有三种: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他人在这个认识之上是如何评价自己的;通过他人的认识和评价进行“自我认知”。为什么会出现“镜中我效应”呢?其原因有三点:
第一,社会化的结果。任何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前,都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物人”,只有经过社会化之后,才能变成有思想、有感情的“社会人”。这种转化,或者说对自我的认知,就是通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与他人、群体、社会互动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
第二,个人对“镜子”的认知与评估作用。通常情况下,个人只会对重要的“镜子”做出反应,而对不重要的“镜子”忽略不计。可见,虽然“镜子”有时十分重要,但也取决于个体是如何看待和评估“镜子”的。
第三,“镜中我”与“镜外我”的交互作用。“镜中我”是他人眼中的我,或者我所看到的他人眼中的我,而“镜外我”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的我。由于“镜中我”经过他人的“折射”,或许与“镜外我”并不符合,这时可以通过多个“镜子”对照认识自己。
“镜中我效应”最经典的应用场景就是关于人性的善与恶的讨论。比如,小说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有一位十恶不赦的人来到某个地方,不经意间做了一件好事,所有人便认为他是好人,还给他很多正面的评价。渐渐地,他开始相信自己是他人眼中的“好人”,并且开始用“好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甚至为了保护那些认为他是“好人”的人,而和过去同样十恶不赦的人反目成仇,最后用自己的生命赎清自己以前的罪恶,成了真正的好人。
我们可以将这个故事情节看成一个“镜中我”塑造“真的我”的过程。虽然故事有些老套,却蕴藏着深刻的心理学理论。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镜中我效应”甚至能够超越牧师和法师,将恶转化为善,将坏人变成好人。
通过“镜中我效应”,我们能够重新认识自我,解除自我蒙蔽的错觉。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陷入墨菲定律中,就是因为对自己认识不够——过高的自我评价,让侥幸心理不断滋长,最后输在最不可能出错的地方;过低的自我评价,让错误接二连三地出现,自己却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去解决,最后让事态越来越糟糕。
还有一些人在陷入困境之后,怨天尤人,埋怨社会的不公、人生的不幸,一方面想要改变现状;一方面又墨守成规,不愿意改变自己。有一句话叫“穷则思变,困则谋通”,我们处于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要随时改变自己,顺应世界的变化。当前面的路走不通时,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思路和观念。或许,因为一个看法或者一个想法的改变,我们便能豁然开朗,找到另一条光明的出路。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8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卡瑞尔公式又叫卡瑞尔万灵公式,其主要内容是,只有让自己从心理上接受最坏的情况,才能让自己集中所有精力去解决问题。这是应对墨菲定律的最好心态——平静接受最坏,理性...
2025-02-08
在国内,篮球比足球更受欢迎。而篮球架的设计高度也有一番说辞。如果将篮球架设计得太矮,那样进球容易,却失去了比赛的乐趣;相反,如果把篮球架设计得太高,足有三层楼那...
2025-02-08
时至今日,只要文学评论家们谈到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几乎都会提及“精神胜利法”,而且,大多数人会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来诠释它。“精神胜利法”就没有值得认同的地方吗...
2025-02-08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疑邻盗斧”,意思是说,有一个人怀疑自己的邻居偷了自己家的斧头,因此他看邻居的一举一动都像是在偷东西,无论邻居做什么,他都感觉人家像小偷。但最后...
2025-02-08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任何事都没有它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首先我们应该分清,任何事物都会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被大脑录入、处理后的主观认识物...
2025-02-08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人都难免会犯错,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世界上便没有谁比谁更幸运。而在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同的心...
2025-02-08
人人都会犯错,再聪明的人也无法把所有事情都做正确。这也是墨菲定律的一个重要体现——凡是有可能出错的事,就有可能被做错。我们不要侥幸地认为,这种小概率事件很难发生...
2025-02-08
时常听见身边有人抱怨:“我的运气太不好啦,什么坏事都能被我碰到!”高考时,总害怕自己发挥失常,结果真的考砸了。面试时,总担心自己说的不好,结果真的语无伦次了。投...
2025-02-08
我们身边从来不缺乏“幸运儿”,他们做什么事情都特别顺利——看到满意的工作,一面试就顺利通过;遇到心仪的对象,一表白就能成功在一起;玩个游戏都是欧皇附体,让非酋们...
2025-02-08
从心理学上来说,一个人能否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个人对于成功的看法。不要以为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因为心理动力学理论上有一个观点——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
2025-02-0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