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的很多人追求稳定的生活,比如,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稳定的地位、稳定的关系,希望能一直处于“安全”的区域内,能远离困境、不安和焦灼。每个人都希望处于稳定...
2025-02-09
棘轮是一种构造特殊的齿轮,因为它只能向一个方向旋转,而无法倒转。棘轮效应最初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提出者为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后来,棘轮效应拓展到心理学领域,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习惯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简单来说,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棘轮效应还能够拓展到其他领域,比如,美国学者诺埃尔·蒂奇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层次划分为恐慌区、学习区和舒适区。在恐慌区内,人的心理状态极差,严重不适应,甚至会因此而崩溃;在学习区内,人们因为需要面对海量的知识而感到不太适应;在舒适区内,人的心理则会处于十分舒适的状态。可见,我们要从学习区走向舒适区十分容易,因为就棘轮效应来说,这是一个向上调整的过程;而从舒适区走向学习区,甚至走向恐慌区,却十分困难,因为这是一个向下调整的过程,且整个过程也是从心理上的“舒适”走向心理上的“恐慌”。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努力对抗棘轮效应,勇敢走出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行为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对这个范围内的人和事物都非常熟悉,只要待在这个范围内,就会感到舒服、放松、稳定,有掌控感和安全感。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舒适区。如果长时间待在舒适区里,我们内心的不确定性感、匮乏感和脆弱感便会降到最低,并且自认为拥有足够多的爱、食物和时间等。只要人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就会感到不舒服、不习惯、不安全。
每个人的舒适区范围也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在发生变化的——在自我突破时不断拓宽;在外部事件的影响下不断缩小。而人们在获得自我突破、自我成长的体验之后,舒适区的范围又会变大。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会怎么样呢?一个人会渐渐变得麻木,就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对自身的能力、状况和环境产生错误的认知,无法识破被美化、掩盖的生活真相;不再敏感于时间的流逝,对于未来没有任何展望,安于现状并且自我满足;渐渐有了习惯性的行为模式和思维定式,越来越缺乏危机感……这些状态下更容易受墨菲定律的影响,让所有的事情倾向于变坏。
长时间待在舒适区里,人的意志也会被消磨掉,最终走向颓废。但走出舒适区又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就像让棘轮逆转一样,甚至需要将整个机器拆掉重新组装。这是一个自我提升与自我重塑的过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出心理舒适区呢?
想要走出心理舒适区,我们需要拥有新的自我认知、行事规则和思考视角,不畏未来,不念过往,真正地一步步向前走——从舒适到不舒适,再从不舒适到舒适,不断突破自我圈层,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并且获得终身成长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39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青蛙效应的启示:警惕量变引发质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我们中的很多人追求稳定的生活,比如,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稳定的地位、稳定的关系,希望能一直处于“安全”的区域内,能远离困境、不安和焦灼。每个人都希望处于稳定...
2025-02-09
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自己的研究资料中描述过这样一个案例:杰克是一家汽修公司的学徒,他聪明好学,动手能力超强。所以,进入公司没多久,他就被聘为正式的机械师。在这...
2025-02-09
多米诺骨牌这个游戏的玩法十分简单,就是将骨制、木制或塑料制成的长方形骨牌,按一定间距排列成行,然后玩家轻轻将第一块骨牌推倒,其余的骨牌便会在第一块倒下的骨牌所带...
2025-02-09
很多年轻人具备创业的激情与能力,却没有创业的思想与眼光。有不少年轻的创业者喜欢跟风,看到别人在某个领域内吃到了“蛋糕”,自己也想去分一块。这种盲目从众的现象被经...
2025-02-09
布利斯定理由美国行为科学家艾得·布利斯提出。他认为,用较多的时间为一件工作事前做计划,那么做这项工作所用的总时间就会减少。简单来说,就是做事之前要做计划。布利斯...
2025-02-09
1927年,世界上第一家便利店诞生于美国,它的开创者为美国南方公司。1946年,美国南方公司将其更名为“7-11”,意思是这家店的营业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晚上11...
2025-02-09
如果说我们的大脑是一台信息收容机器,那么我们一直在创造或者说纵容过多的信息进入大脑,为了处理好这些信息,大脑会将它们分门别类,便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此外,我们的大...
2025-02-09
现代人大多处于“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状态中,虽然每天会耗费大量时间去工作、学习,但是最后得到的回报却微乎其微,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还是不懂得时间管理,没有...
2025-02-09
许多刚踏入社会的职场新人往往抱着远大的梦想,希望自己能够事业有成、名利双收。可现实的情况却很糟糕,很多职场新人由于缺乏经验、能力和人脉关系而不被上级重视,空怀一...
2025-02-09
德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奥托·瓦拉赫上中学的时候,他的父母希望他长大后可以从事文学创作,成为一名文学家。可他好像天生就不是学习文学的一块料子,无论他怎么努力...
2025-02-0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