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文献或文学作品中,把对死亡配偶尸体的固执性爱恋和对异性尸体的嗜好性凌辱行为也作为恋尸癖。狭义恋尸癖仅见于男性,男性恋尸癖习惯上称奸尸癖或奸尸狂。这种人具有...
2025-03-27
对自己身材没有信心的人通常不觉得自己性感,然而自信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自认身材非常性感时,大脑便会开始传递性欲的信号。诚如一位女子的告白:“看到自己的妊赈纹、橘皮组织、肥臀及下垂的乳房,实在没有勇气脱下衣服,更何况和伴侣激情狂野一番呢?走样的身材成了我和性感的大敌。”魔镜,魔镜,我最性感拜传播媒体的大力渲染所赐,青春美丽的迷思愈演愈烈,很多人迷信性爱是俊男美女的专利,若没有天使的脸孔或是魔鬼的身材,就没有性感或魅力可言。
可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周遭的朋友,以男人为例,男人眼中的性感女神并非传统的美人胚子,这些真正吸引他们的性感偶像,看起来或许略微丰腴、或许徐娘半老、或许五官并不完美,但是因为她们全身上下散发着活力与热情,令人深深着迷。
你是不是也犯了身材等同于性感的错误呢?看看下列问题吧!
女人对身材的五大惊惶:
1、体重:大多数女性永远觉得自己超重。
2、乳房大小:女人不是觉得自己的乳房太大就是太小或者下垂。
3、年华老逝:害怕皱纹、皮肤松弛、腰围渐宽等老化的出现。
4、大腿:女人心目中完美的大腿只有纤细二字可以形容。
男人对身材的五大惊惶:
1、阴茎大小:极少数男性满意自己阴茎尺寸
2、发线后退:男人极度害怕年纪轻轻就秃头,失去吸引力。
3、老化:虽然传统上男人的白发与绉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这种现象却是有了改变。
4、小腹:男人的脂肪多半堆积在大腹便便的啤酒肚上。
5、身高:研究显示女性择偶还是偏爱高一点的男人,而身高矮小的男人容易感到自卑。
学习宠爱自己的身体你实在应该抛开前面这些不切实际的标准,现实生活中鲜少有人天生就一副明星脸,何苦以这种高标准来衡量自己。建议你试着学习宠爱自己的身体,每天花上15分钟站在全身镜前检视自己的裸体,或站或蹲或坐,欣赏镜中的自己,然后用手探索全身。反复练习直到接受自己的身体,并能享受自己肌肤的触感,想想看如果自己都不能宠爱欣赏自己的身体,又能吸引谁呢?
另外,除了要对自己的身体有自信外,也应该积极给予伴侣赞美与信心。注意伴侣的特点,或许她有一头亮丽的秀发、或许她的变胖能迷死人、或许他的下巴线条刚毅有力,不管高矮胖瘦,只要得到伴侣的衷心欣赏,就无人能够比拟。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667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恋尸癖 我为何与尸体性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在不少文献或文学作品中,把对死亡配偶尸体的固执性爱恋和对异性尸体的嗜好性凌辱行为也作为恋尸癖。狭义恋尸癖仅见于男性,男性恋尸癖习惯上称奸尸癖或奸尸狂。这种人具有...
2025-03-27
美国心理学家露丝·彼得斯博士近日通过微软—全国广播公司给饱受“周日晚综合征”的人们提出建议:与家人增进沟通、加强分工合作,也许能让你享受这段时光。也许他说得对周...
2025-03-27
走出家门好几步又回去检查一下门锁,把计划书交给老板前,忍不住再看上一遍,尽管你至少已经检查过十遍了……诸如此类的“强迫”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实际上,强迫既能助...
2025-03-27
陈冠希的“艳照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看似一桩小小的明星丑闻,却能引起如此大的影响,背后所反映的其实很耐人寻味:现实生活中,试问有多少个普通人是从来没有观看、保存...
2025-03-27
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人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便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难受的感觉,并随之出现一些消极行为。比如,自己种的菜没有邻居的菜长得...
2025-03-27
人有七情六欲,项项事关健康。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心理生理学》杂志的研究文章称,生气之后的一周,只要想到争论这件事,血压还会升高。所以不管是曾怒火万丈也好,或是小...
2025-03-27
校园从众现象面面观咋听“从众”这个词,大学生似乎很陌生,一番解释后,认同的话题便多了起来——学习从众。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
2025-03-27
如果只能化一种妆,你会选择美化自己的哪个部位?网络上一项女性调查显示,选择涂睫毛膏的女性占大多数。最近,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8月刊指出,长睫毛让我们在人际吸引...
2025-03-27
哪些因素会导致性洁癖传统文化对性的偏见和误导。如经血会引来血光之灾、性的本质丑恶论等,影响了人们的性取向,很多人更是把性洁癖误作情操高尚而刻意追求,从而越演越烈...
2025-03-27
路透社报道,日本仙台东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部曾根利正教授和同事历时7年,跟踪调查超过4万名年龄介于40岁至79岁的成年人,研究人生价值观对死亡率的影响。在这项迄今...
2025-03-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