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遇到这种人,常有的感叹可能是:真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因为太过琐碎的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对你神经的一种深度考验。当然,在女人中这种琐碎的人似乎更多一些...
2025-04-23
国外网络成瘾的人群集中在20-30岁,中国却集中在15-20岁;
国外网络成瘾的内容比较分散,而中国80%-90%集中在网络游戏;
国外网络成瘾罕见极端事件,而中国人网瘾的极端程度也超过国外。
在日前一公益讲座上,心理专家们报告了这三个事实。
高文斌博士说,在国外,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少见到中国这样“繁荣”的网吧业。国内有的城市盖起了几层楼的网吧,而且总是人满为患,生意兴隆。但同样是亚洲国家,在日本、新加坡、泰国的网吧里,不过十几张电脑桌,人也很少,非常清静。
当许多家长控诉“网络害了孩子”时,高文斌博士对国内外网络成瘾现象所做的比较却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孩子会迷恋网络?为什么网瘾会找上中国孩子?帮助网络成瘾的孩子该从哪里下手?
三大缺失,使网络成为替代品
研究网瘾首先要回答“网络给了青少年什么”。一个孩子要健康成长,身心两方面都需要很多的“营养素”,从心理上来说,这些“营养素”包括安全感、成就感、自信、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等等。家庭、学校是青少年获得这些营养素的主要渠道。但是,如果家庭、学校不能提供这些营养素,青少年就会寻找其他的替代品。
经过研究发现,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三个缺失:
第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父亲对于青春期的男孩来说是很重要的,父亲往往代表着规则和秩序,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与父亲的作用有很大关系。但是现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的功能是缺失的,比如一些孩子父母离异了,孩子跟着妈妈生活;有的家庭虽然表面完整,但父亲很少在家,他们总是在外面忙自己的事;还有的父亲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离开家庭,想尽责也尽不了。
在传统的大家庭时代,父亲不在,还有爷爷和叔叔伯伯来代替父亲发挥功能,而现代核心家庭却找不到替代者,造成父亲功能的缺失。这从某种角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网络成瘾的大多是男孩。
对中国孩子尤其是城市孩子来说,第二个重大的缺失是游戏缺失。很多人以为,在中学阶段孩子已经不需要游戏了。高文斌说,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仍然需要游戏,只不过他们需要社会角色更丰富的游戏,需要有象征意义的游戏帮助他们长大。
现在中学体育活动不仅少,而且男生的活动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和女生差不多,其实男生是需要在游戏中有一定的肢体接触,甚至肢体冲突的。
当现实生活无法满足时,他就去找替代品。网络游戏很多都是战斗游戏,所以很容易被男生迷恋上。这也是为什么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以游戏为主的重要原因。
第三个缺失是同伴的缺失。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同伴特别重要,没有伙伴就不能从家庭走向社会。但是中国城市中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内同伴为零。
同时,现在很多孩子上学远,又因为安全问题家长不得不接送,本来上学路上可以和同伴玩耍,现在不可能了。而短短的课间时间,很难发展出高质量的同伴关系。新的城市社区,居民的异质性也不利于青少年发展同伴关系。当现实生活中同伴缺失时,网络却给青少年提供了机会。
在网络中,有游戏,有同伴交往,又能获得成就感,正好弥补了三个方面的缺失。
警惕从学习成瘾到网络成瘾
青少年中真正网络“成瘾”的比例并没有一般所说的那么高。这是因为,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人们使用网络的时间和社会功能的丧失并不一定正相关,也就是说,虽然有些青少年上网时间较长,但并没有明显影响他的学习和生活。
把网络使用者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健康使用者,他们不会因为上网而影响社会功能的发挥。
第二类是高危人群。这样的人往往是人们心目中的“好学生”。这些好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并非出于内在的兴趣,而是依赖良好的学业成绩获得各种心理需求,如老师的关注、家长的奖励、同学的钦佩等。他们是“学习成瘾”的孩子,往往缺乏学业以外的明显特长和爱好,也缺少好朋友。
这样的好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学习不再是评价一个人的单一标准时,就会出现成长的垮塌。
由于他们的行为方式是单一的,过去就靠学习,现在学习不能给自己带来满足了,单一的行为方式使得他们放弃学习,一头扑到网络上,希望从网络上全部获得他想要的东西。但是网络并不能替代现实,他必须去发展自己的心理能力。
第三类是网络使用障碍者。这些人虽然上网时间很长,几乎每天都要上网,但还能控制使用的极限度,比如考试前他会停止上网去学习。
第四类就是网络成瘾者。他们因为上网,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心理、身体都出现了问题。这些人大约只占2%,他们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我国目前青少年有很多属于第三类而不是第四类。对他们进行矫治,家庭、学校和青少年自己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有利于状况的全面改善。尤其是青少年自身具有一定的行为调控能力,在专业人员的辅导下,这股自身的强大力量会帮助他们自己走出网络迷途的。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87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男人,为何讨厌琐碎的女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当你遇到这种人,常有的感叹可能是:真是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因为太过琐碎的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对你神经的一种深度考验。当然,在女人中这种琐碎的人似乎更多一些...
2025-04-23
打从近代妇女运动开始以来,美国女性主义者一直在文学、绘画、电影及电视等艺术领域中,探索女性性欲的再现。随着我们努力朝向更具意义的理论方向前进,必须注意的是,在做...
2025-04-23
强势的一方攻击性很强,同时又不允许弱势的一方表达他的感受。然而,任何人一旦被攻击,一定会感到愤怒,并想还击。一个关系不管多么失衡,这一点也不例外。但是,在严重失...
2025-04-23
有那么一天,超人也会变成敌人,虽然他做的仍然是好事,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买他的账。这就是《全民超人汉考克》中汉考克一开始所遇到的苦恼。他抓住了恐怖分子,但同时也...
2025-04-23
伴随着两位当事人的双双离职,前阵子沸沸扬扬的“秘书门”事件已然落幕。业界专家普遍认为,这场“架”吵得十分不明智,职场矛盾不是一个“吵”字就能解决。仔细想想,你敢...
2025-04-23
说好开场白初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是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说好说坏,关系重大。说第一句话的原则是:亲热、贴心、消除陌生感。常见的有这么三种方法:(1)、攀认式。如:初...
2025-04-23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人家送礼可是自己不能收,或者不方便收,那么该怎么办呢?其实,拒绝收礼也要注意分寸,讲究礼仪。一是要婉言相告。受赠人应该采用委婉的、不...
2025-04-23
办公室有时就是一个小社会,人多嘴杂。面对各种利益冲突,你必须找准角色定位,既不能孤芳自赏,又不能表现过度。如何迅速赢得大多数人的好感,尽快融入其中,营造良好的人...
2025-04-22
电视里,职场专家在高谈阔论:“马屁”是语言中的钻石,我们要学会赞美别人。“哼,马屁精!”我的朋友A一脸不屑,抄起遥控器就要换台,“我就最看不上溜须拍马的人了,耍...
2025-04-22
现实中有很多人在与同事交往时“弹性不足”,他们认为做人做事都应保持一个原则,交往也是如此,如:看不顺眼者不来往;兴趣不同者不接近;话不投机者懒得说;令人不愉快者...
2025-04-2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