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独自在街道上游荡,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那些心理欢笑着的脸孔,那些都是不属于你的,你只是一个过客,什么也带不走,什么也留不下,再怎样的热闹,再怎样的繁...
2025-04-27
一名45岁的妇女,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半程马拉松赛,这种心理的转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而更多的是情感上和心灵上的。她完成了比赛,除了用身体去比赛的过程,她什么也不想,她更加自信,标准和期望也有所改变,她不再那么担心,而对自己的潜能更加感到激动。她的新体验改变了心态....
我们的内心世界
我们都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如何思考、解释、反应、处理、期望、推进、互动和交流。我们如何积累经验:好的或是坏的。我们如何掌控恐惧,又或许,我们根本无法掌控。我们如何逃避作出重大决定。我们如何等待,等待,继续等待。这只是在浪费时间。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说说话。我们如何感觉。我们的情绪。我们如何应对压力。又或许,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制造了压力。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和世界中的自己。我们给事物贴的标签。我们赋予某些经验的含义。我们如何释放力量,又重新积蓄。我们如何得到认可和接纳。
我们如何让自己受挫,使自己不高兴。我们如何伪装,作出反应,然后拒绝。我们如何继续用徒劳的、消极的方式、习惯和行为处事。我们如何跟相同的人谈论相同的没有意义的话题,然后得出并不令人满意的结论。我们反复做相同的事,一遍又一遍,却好奇没有什么改变。我们做事情有头没尾。
是的,我们都想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改变。我们都希望变得更好。去学习,成长,进化和适应。这也是我们寻求个人发展的原因。那么,改变我们心态的最快方法是什么呢?是改变我们思考、感知、解释、反应、应付、期望、推进、互动和交流的方式吗?简单几个词:
体验新事物。
做不同的事而显得不同
当我们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心态就会自动地快速起变化。期望、情绪、观点和信念(就是对自己的可能预期)就会起变化。心态只是尝试新事物新体验的副产品。
改变来源于实践。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得不同,我们只是做得不同。所以说,我们应该为心态的变化行动起来。这也是个人发展理论没有价值的原因,除非它付诸实践。除非把观念和想法变成行动。有些人是理论的天才,实践的白痴,他们说得多做得少。改变来源于实践。这也是为什么像这样的文章可能被转化,也可能一文不值——这都取决于你。
跑步者
一名45岁的妇女,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半程马拉松赛,这种心态的转变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而更多的是情感上和心灵上的。她完成了比赛,除了用身体去比赛的过程,她什么也不想,她更加自信,标准和期望也有所改变,她不再那么担心,而对自己的潜能更加感到激动。她的新体验改变了心态。
曾经的胆小鬼
一个不安的、担惊受怕的家伙冲进燃烧的房子,救了一个小孩,从此,他身体的固有特性永远发生了改变。他做了一件从未想过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因为一次勇敢无私的举动,那些觉得自身能力有限的想法很快就被打得粉碎。他被赋予了力量。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而他却不同了,所以,他的世界也不同了。
毕业生
一个自称“哑巴”的人进了大学,她做事,培养学习技能,学习学术语言,通过考试,然后获得学位。她永远地变了。能力可能永远在那里,但信心却不是。她自身能力不足的想法和自暴自弃的行为成了过去——只是做了从未做过事情的副产品。
旅行者
一个总是觉得“自己最倒霉的”家伙到了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他很快意识到他在美国所谓糟糕的生活简直是太舒服了。而且他的生活方式确实是很优越的,而非很差。他明白了他自我怜悯和消极的态度是他自身的问题。甚至都不用费力去寻找,他在地球的另一个地方的经历教会他去认可,重视和感谢他所拥有的(其实是很富有的)。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商人
一个女孩开始经商。她从来没有想过,计划过,也没有说起过。但她却付诸于行动。在开始的12个月里她学到的和挣到的比前面12年的总和还要多。这个新的体验改变了她。
我
我常常读书学习,我学的最多,有最大突破和经历了最大心理变化的时候,是我能跳出过度的顾虑而开始尝试新事物的时候。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一个经验主义者),或是时候尝试一些新东西了?试着做一些从来没做过的事。而且没必要是什么大事,所以你没有必要行动之前大声说出来。它可以是一些小事,比如练练瑜伽、和陌生人搭讪、去慢跑、学习演奏一种乐器、做一些义工、约人去喝咖啡。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91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女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寂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导语:独自在街道上游荡,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那些心理欢笑着的脸孔,那些都是不属于你的,你只是一个过客,什么也带不走,什么也留不下,再怎样的热闹,再怎样的繁...
2025-04-27
“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之所以可以这么“热”,是有一种内在的社会深层原因的。他们的存在,折射出了一系列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征候。网...
2025-04-27
据统计,大约60%—7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会经历程度不同的心理郁闷,于是,有人把郁闷和抑郁划上了等号。那些常说自己郁闷的人,会不会得上抑郁症?对此,陈大春告诉记...
2025-04-27
人人都希望自己活得幸福快乐,但生活却往往不如所愿。近日,刊登在美国《快乐》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为大家总结出几个幸福的心理小贴士。学会它们,能让你变得更幸福快乐。每天...
2025-04-27
怕羞心理的形成与儿童时期缺乏父母的抚爱或很少与外界环境接触有关。这类人的性格大多内向,气质属于粘液质型、抑郁质型或两种类型的混合型,神经系统较脆弱,女性多于男性...
2025-04-27
导语: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列出的心理幸福三法则中,抓住现在的幸福最为重要。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及现代人极度的未来心态会让我们忘记现在。所有的科技进步,从电话到网络,它...
2025-04-27
华人白领心理“亮红灯”据美国《世界日报》近日报道,心理问题不仅仅存在于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中,对于那些外表光鲜、事业有成的美国中年华裔白领来说,来自各方面...
2025-04-27
近日,本报心理咨询热线经常接到一些热心读者来电咨询,称年终因工作压力大,情绪低落,感觉茫然,脑袋里尽是乱七八糟的事情,睡觉质量很差,自己很想摆脱,但却欲罢不能。...
2025-04-27
在早期的科学研究中,弗洛伊德遭遇到科技落后所带来的限制———当时还没有脑扫描技术,DNA是在他逝世之后才被发现。最后,弗洛伊德放弃了科学而专攻心理学。但是今天,...
2025-04-27
从二十岁的大学生,到三十岁结婚生子进入“而立之年”的80后们,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面临着无数的选择和挑战,于此同时所引发出的心理问题,与其选择...
2025-04-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