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新闻周刊》杂志近日报道,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利西在即将出版的新书《治疗忧虑》中,对女性过度忧虑的现象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心理治疗良方。据美国国家精神...
2025-04-29
据国外心理学家调查,接受精神疗法的男女病人,比率大约为1:2,女性高于男性。国内心理学工作者调查也有同样的结果。这可能与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与特殊的社会环境的压力造成的。
从心理角度看,凡是不能与周围环境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和行为,都是心理疾病的征兆。女人最容易得的心里疾病主要有以下五种。
1、癔病
癔病也称歇斯底里,大多由强烈的精神刺激,心理受到伤害导致大脑失调,呈现出心理变态。患有癔病的妇女表现出意识模糊,阵发哭笑,胡言乱语。反应强烈时,抓自己的头发,撕咬衣物,说唱谩骂,打滚,撞墙,无所顾忌。患者还不同程度地出现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如突然四肢抽动或全身挺直、失明、耳聋、失语等。此病患者大多数是壮年妇女,以农村妇女居多。
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学专家指出:人都有其特定的性格。不同的性格,非但关系到本人生活、学习和工作,而且往往与患精神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2、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因长期过度紧张,思想负担重等负性情绪以及极度疲劳引起的大脑高级神经系统失调的一种疾病。
神经衰弱的异常心理表现是:经常头痛、头晕、烦躁、既易兴奋又易疲劳,夜间难于入睡,精神萎靡,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衰退,情绪激动等。
3、忧郁症
任何人都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被这个病缠上。忧郁症的并发,通常都是几个生理和环境因素相互配合影响所造成的。除了心理和环境压力以外,忧郁症患者也因为脑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serotonin不足,而陷入沮丧情绪当中。过去,心理病对社会或个人所造成负担和压力常常被忽视。但目前,心理疾病,包括忧郁症,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全球社会。如果人们仍然不愿意面对、正视忧郁症所能够造成的破坏,那么这个病症将更容易有机可乘,侵蚀无助的患者,把他们推向深渊。
此病是因长期压抑,忧虑而引起的神经病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身体及生理上的不良反应,如缺乏食欲,失眠,易疲倦,有的外表略有驼背姿势。
2、认识与动机方面的消极反应,如自我评价低,否定自己或自我歪曲,总认为生活无希望,缺乏进取心。
3、情绪的消极反应,如心情沮丧、情感淡漠、爱哭,多忧伤。
4、有妄想、自杀的意念,总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
4、焦虑症
焦虑症是在家庭生活或工作中受挫折,亲人病故,人际关系冲突等较强的心理因素刺激下发病。患者异常的心理表现是:心情沉重,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在危害自己,常常预感到最坏的事情将要发生,出现莫明其妙的大祸临头感,而经常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同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躯体症状。如手指麻木,四肢发凉,胸部有压迫感,食欲不振,胃部烧灼感等。
5、更年期综合症
女性的更年期又称绝经期,指最后月经来潮前后的一段时间。
人的一生要经历两次性激素的波动,第一次波动是性激素的“涨潮”,它使人从稚童进入了青春期;第二次波动是性激素的“退潮”,它使人从壮年转入更年期。
性激素的“退潮”女性在45-55岁之间,男性大致在55-60岁左右。这段时期,男性的更年期病态反应一般不明显。女性则不同,更年期开始后,卵巢逐渐衰退萎缩、激素分泌减少,性腺功能下降,直至排卵停止,月经断绝。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内分泌激素的一时紊乱,影响中枢植物神经的功能,使神经系统活动的平衡失调,对外界适应力降低,这就是妇女性激素减退时可激起心理波动的原因。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从心理方面看,精神紧张,烦躁激动,情绪不稳,忧虑多疑,易怒等;从生理方面看,感觉忽冷忽热,眩晕头痛,失眠耳鸣,心慌手抖,四肢发麻,神疲乏力等。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证明,精神因素是“更年期综合症”的重要发病条件。此外,“更年期综合症”患者病前多有性格上的缺陷。北京医学院曾统计41例患者,有44%的人性格特点为心胸狭窄,敏感拘谨,沉默寡言,爱生闷气等。因此,要避免或减少更年期的不适症状,注意自身的心理调节节,十分重要。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3928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心理揭秘:女人更容易忧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据美国《新闻周刊》杂志近日报道,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利西在即将出版的新书《治疗忧虑》中,对女性过度忧虑的现象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给出了心理治疗良方。据美国国家精神...
2025-04-29
女人到底在担心失去什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女人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现已成为每个女性一生的追求,而独立的女性已经越来越多,年轻女性对于生活总是大胆地追求...
2025-04-29
市民赵先生:“我是盼过年,又怕过年。忙碌了一年,本来是盼着心理好好休息一下,但是每年春节前后大笔的人情开销、饭局应酬,还有公司的年终奖、指标任务让我非常头疼。每...
2025-04-29
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的《茶之书》中,有这么一则有趣的心理故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的时候,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少庵于...
2025-04-29
导语:然后老公交出了他们的视频,那个女的脱光的视频。我心理决定原谅老公,因为我不想让那个女的得逞。老公回到了我身边,对我很好很好,我也知道他和那个女的断的非常彻...
2025-04-29
为什么很多勤奋的人无法取得突破性心理成就呢?是因为他们太忙了,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事务性的工作上,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新的问题,去把握新的市场机会。 懒人的时间...
2025-04-29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无聊感强烈”者与感觉充实者相比,因心脏病或中风致死的可能性高出2.5倍,无聊因而可能是一个“折寿”心理因素。 无聊死伦敦大学学院流行病学和...
2025-04-2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春节,我们对亲人的思念愈发浓烈,然而对于一些回不了家的上班族或者孤独在家的“空巢”老人而言,学会排解自身的心理不适就十分重要...
2025-04-29
美国的心理学家对密歇根州和威斯康星州的150名大学生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结果发现,看恐怖片在心理上产生的负面影响与一般受惊吓并不一样。统计显示:85%的受访者承...
2025-04-29
在生活中有这么一种人,总想让别人的喜怒哀乐能与自己“同步”。当他们心情愉快时,希望周围的人也跟着自己高兴;当他们心情不好时,别人也不能流露出一点欢乐。否则,轻者...
2025-04-2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