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几年,几乎没有想过作为一个女人,和男人会有什么不同。因为在我们的社会里,一直宣传的都是男人和女人的平等,一种被绝对化、抽象化了的平等,一种现实里...
2025-05-27
谁是困惑的主体?--上海女性“四十大惑”
唯尔福妇女儿童热线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女性心理咨询热线之一,由于人力所限,热线只在每周一、三、五的16:30-21:00开通。2004年,唯尔福热线接听了379个咨询电话,热线负责者、心理专家周美珍说,2004和往年最大的不同在于:越来越多的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来电倾诉自己的困惑。
她们处在传统和现代的夹缝中,她们是按照传统观念成长起来的女性,却要接受新的观念去指导她们的行为。常有人说“四十的男人一枝花”,可不少四十岁的女性却受到性别和年龄的双重歧视,成了别人眼中可恨可恶的“老阿姨”。这也是她们四十大惑的主要原因。
有些女性对丈夫,对婚姻并不十分满意,但她却十分害怕离婚。因为离婚后的男性很容易找到妻子,而离婚后的女性却不那么容易找丈夫,这是女性实际的社会环境。
刘女士属于有钱有房的新上海人,而丈夫则是在国企上班的一般工作人员。一直以来,刘女士对丈夫很漠视,她从来不在乎丈夫说什么,甚至对丈夫提出要分房睡觉。
没想到没多久,丈夫就有了外遇,刘女士的情感来了180度的大转弯,她的首要目的是保持婚姻关系。她依然看不起丈夫,但如果丈夫真的要和她离婚,她又怕连丈夫这样不怎么的男人都找不到了。
她说,自己已经四十多岁了,虽然整个社会似乎都在鼓励女性要享受自己的生活,但她害怕离婚后所要面对的一切,“一个四十岁的女性到社会上还有什么竞争力?”
为了留住丈夫,刘女士答应将家里的经济大权交给丈夫,并答应撤消分房睡觉的要求,甚至在丈夫提出离婚的时候软硬兼施,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招数她全部用尽了。她害怕离婚后的生活比现在更不好。
她们,困惑什么?--一半人为婚姻所困惑
在379个咨询电话中,有169个电话是咨询有关婚姻家庭的,占了总数的44.6%。其中,因外遇导致家庭关系不稳定或者破裂的占了总咨询人数的16.9%;因恋爱失败而来咨询的女性占了总数的11.3%;因夫妻关系的淡漠而苦恼的女性占了总咨询人数的10.8%;因离婚而反复纠缠的问题占了总数的5.5%。
17%的女性为心理问题所困惑
曾有66个女性来电咨询她们的心理问题,占了总数的17%。周美珍说,这些女性的心理问题或轻或重,严重的已经有了轻度的精神障碍,已经开始药物治疗或出现幻觉,甚至还有的怀疑家人会害死自己。而多数的人只是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焦虑和忧郁是这些女性的最大问题。
11%的女性受人际关系困扰
42个女性来电抱怨她们厌烦了现在的家庭人际关系和社会人际关系。其中,受家庭人际困扰的30个女性,她们的抱怨集中在母亲婆婆同照顾月子引起的矛盾、是否与父母同住的矛盾上面。在社会人际上,她们的困扰集中在如何处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工作不错但没有得到正常的考评等困扰。
10%的女性为子女教育而烦恼
32名女性来电“控诉”她们的孩子说谎、闯祸或性早熟,这些问题让她们很紧张,因为她们毫无思想准备,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这些母亲根本没有办法应对。
另外,有7个人来电咨询健康问题,包括35岁出现更年期症状该怎么办,丈夫肝昏迷要求换肝等问题。还有10个女性就如何处理和丈夫之间的性问题来电进行了咨询,但咨询性问题的比例只占了总数的2.6%。
她们困惑的根源是什么?--依赖性
她们要求男人以及整个社会对女性一视同仁,这种要求当然是正常的平等权利。但与此同时,女性却抱怨男人们没有好好照顾自己。这种依赖心理来自内心深处,是早期教育在女性潜意识里留下的东西。多年之后,又以各种方式进入女性的理性思维。
周美珍举了一个离婚后的同居困惑。张女士,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在发现丈夫有了外遇后,为了自己的自尊而离了婚,虽然在她心里还保留着对前夫的依恋和不舍。离婚后,前夫常借着看望女儿的名义留宿在张女士家。
张女士觉得前夫有探望孩子的权利,而晚上的留宿也在情理之中。前夫每次来的时候,总是帮忙做掉点“属于男人的活儿”,如更换水龙头、搬运重物等等。张女士逐渐有了复合的念头,但后来她发现前夫还和别的女人有联系。
可当她愤怒地职责丈夫时,丈夫轻描淡写地来了句:“都离婚了,你有什么资格管我?”硬生生地把张女士的话堵在了喉咙中。
周美珍觉得,张女士的前夫是女儿的父亲,但离婚后他已经不再是张女士的丈夫了,她完全可以拒绝前夫的同居行为,但她没有。
究其原因是因为张女士内心还存在依赖,依赖于曾经的夫妻关系。而这种依赖让原本为了尊严而离婚的她更没有了尊严。这些女性的悲剧在于,她们在惧怕男性和婚姻的同时,依然还是希望从和男性那里找到依赖。
沟通障碍
女性处于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她们常常接受新的观念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可最终却无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整个社会似乎都在鼓励女性改变自己,女性也不顾内心的疑惑,竭力按照新的观念来营造自己的生活。但是,她们发现自己和自己最熟悉的人竟产生了沟通障碍,于是父母养老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让她们忙得焦头烂额。
马女士今年30多岁,在她小的时候父母关系一直很不稳定,她不喜欢自己的父亲,她觉得父亲太粗暴,她也不喜欢自己的母亲,她觉得母亲太唠叨,太懦弱。所以在大学毕业后,她就一个人出国了。
在出国后,她一直尝试着摆脱父母对她的影响,过一种新的生活,但她一直觉得很孤单。30岁时,考虑到自己的终身,考虑到年迈的双亲,她回到了上海。
那个时候,父亲正好分到了一间舒适的大房,想和女儿商量一起住。马女士很矛盾,一方面,她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和父母关系,另一方面,她觉得让年迈的双亲住在养老院又是一件很不“人道”的事。
周美珍认为,马女士由于一直逃避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所以存在着社交障碍。她的单身根源也许在于她根本就没有想过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15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女性有什么困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几年,几乎没有想过作为一个女人,和男人会有什么不同。因为在我们的社会里,一直宣传的都是男人和女人的平等,一种被绝对化、抽象化了的平等,一种现实里...
2025-05-27
如果你一个月消遣时间的1/2是在商场徜徉,如果你多次为自己买的东西而后悔,如果你认为购物是慰劳自己的最好方法,如果你经常在不需要某种商品时也非要购买它,如果你买...
2025-05-27
1、有些事,我们明知道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我们明知道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有时候,我们明知道没路了,却还在前行,因为习惯了。2、以...
2025-05-27
5岁,看到了新搬来的小男生,从那天起,我的身后多了一个小跟班,瘦小的你,在我的保护下才可以茁壮地成长。11岁,因为贪玩,我和月季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那天,陪伴...
2025-05-27
如今人们交谈时,最常见的一个涉及健康的词就是“太累”。不仅成年人,就连一些中小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也常常发出“太累了”、“真想好好睡一觉”的呼声。国家“...
2025-05-27
萧伯纳说:“此时此刻在地球上,约有两万个人适合当你的人生伴侣,就看你先遇到哪一个。如果在第二个理想伴侣出现之前,你已经跟前一个人发展出相知相惜、互相信赖的深层关...
2025-05-27
人生,就好比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好演员,无非是分别扮演的角色不同。有名角,也有丑角,有正面,也有反面,在现实生活中也一样,有幸福同时也有痛苦,有欢...
2025-05-27
一个富翁死后,见到了上帝。上帝问他,你要什么?他说,他想要一个最豪华的房间,有最美味的食物,能俯瞰最美的景色。上帝满足了他的要求。一千年后,上帝又来见这个富豪,...
2025-05-27
1864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记者:据我所知,皮尔斯和布坎南(注: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解...
2025-05-27
梦到同性恋“我梦到我在一个兼营餐饮、住宿的旅舍里,一个女人被我迷住了,我感觉到,她试图吸引我的注意力,但是我对她没有兴趣。几天之后,我对另一个女人一见钟情!她美...
2025-05-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