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由于年轻父母忙于工作,隔代喂养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专家表示,孩子由祖辈抚养有多种好处,但隔代抚养也有不利之处,比如易养成孩子偏食的习惯,造成心理疾病等。...
2025-06-02
“老年法”草案“出炉” 强调给予老人更多精神和心理关怀,子女 “常回家看看”将入法。我国目前已有1.67亿老年人。其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
社会的不断发展,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让我们这个国家的老龄化开始凸显出来。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1.67亿老年人。其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这一半的“空巢”老人,有的是因为年轻夫妇出外打工,有的是因为子女在外工作离家较远。
有的是因为子女工作压力多大,忽视了父母的晚年生活。有的是因为子女婚嫁等原因无法顾及到老人。而今,新的《老年法》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老人,74岁的高龄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但是家中大部分时间只能他一个呆着。我向他讲起了新《老年法》中的这一条款时,他却认为,这样的“常回家看看”入法,也许将会加剧目前本就冷漠的亲情,亲情入法,就像加入了一道冰凉的铁栅栏,把至真至纯的亲情弄得变味了。以下是老人的自述回忆:
我当“空巢”老人已有6个年头了。其实如果从子女不在我身边的时候算起,已有整整10个年头了。6年前,当老伴逝世的时候,我才真正开始意识到生活的苦闷、孤独、无助的滋味。每天面对的是冰冷的墙壁,面对的没有温度的房屋。我有三个孩子,两个男孩一个女孩,10年前,他们开始成家立业,也就开始跟我们分开了。
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离家都比较远。女儿嫁在本地,算是离我最近了。有老伴在的时候,生活还觉得有滋味,每天两口子陪伴着一起上街散步,一起买菜一起做饭菜,周末的时候偶尔女儿一家会过来跟我们聚聚,偶尔两老对着电话听筒听着孙子孙女的幼稚而甜蜜的声音,心里涌起的是一股亲情的冲动。最高兴的就是小外孙来的时候,陪着外孙玩耍,那是多么开心的事情,那可是我一个星期中最高兴的日子。
随着老伴的离世,我的世界好像崩塌了半边,一下子就变得衰老了许多。我不再爱出门,不再喜欢出去散步,有时在屋里闲着着就是一整天。饮食也变得不太有规律了,常常是煮一餐就可以吃多餐。一人空巢居住,最害怕的是漫漫长夜了。总是失眠,半夜睡不着了就会独自起来开着电视在那里瞎看。
渐渐地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也慢慢减退了,经常是想起要做什么事,但在屋里踱着几步就忘记了。最想听到的是敲门声,一听到敲门声就会快速地开门,最希望开门的瞬间看到的是孩子们带着一家来看自己了。就算不是孩子们来,有人来敲门有人来看望自己陪自己聊聊天也是不错的。最希望听到电话铃声响起,因为能给家里打来电话的就是自己的子女与亲戚了。哪怕听到的只是他们的声音,心中也是暖暖的。
我不太赞成新《老年法》是将“常回家看看”入法的规定。要知道,儿女自有他们自己的难处,在这个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社会中,一不留神你就得被淘汰。谁家的老人愿意自己的孩子在这个社会中被淘汰呢?现代年轻人有他们的生活,他们有空的时候他们自会来看望父母的。
对于有孝心的孩子来说,不一定非得天天守在父母的身边才是尽孝,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尽孝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但无论怎样变化,我总是觉得,这种传统美德靠的是自觉自律,如果靠的是法律的规定来尽孝,我觉得那就是亲情付费,是一种戴着枷锁跳舞的别扭的亲情。
它必然会使年轻人在心中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觉得这不是自己必须做的,而是法律规定的。这样的亲情,还会涌动着欢笑,还会是原来令人怀念的亲情吗?这样入法的亲情,只能让亲情尽孝变成了一种非得执行不可的任务,变得一种机械的格式化的行为。这样的亲情,还有意义吗?
儿女虽不能时常陪着自己,虽然自己老了承受着更多的孤独与寂寞。但我想,作为一种传统的美德,孝道文化的发展还是保持留有的轨迹前进更好。人为的制造或加速孝道的回归有时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呀,我们老年人也希望儿女们能“常回家看看”,但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儿女们不是在法的规定下来看我们,而是在情的催生下来看望我们。这样才是社会的进步。
后记: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老了,内心中希望子女能抽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们。或许我们的时间很忙,或许我们真的抽不出时间,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法的规定来维持亲情。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有一天,我们也会希望得到自己子女的关爱。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从现在开始就关心我们父母的生活,为什么我们不能从现在开始就多找时间来陪伴自己的父母呢?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197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老人教育的孩子心理疾病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时下,由于年轻父母忙于工作,隔代喂养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专家表示,孩子由祖辈抚养有多种好处,但隔代抚养也有不利之处,比如易养成孩子偏食的习惯,造成心理疾病等。...
2025-06-02
一旦走进婚姻的礼堂,说明两个人是彼此真心相爱。对于那些已经结过婚和即将走进结婚礼堂的人来说,结婚就是象征着两个人溶为一体,两个人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物质丰富的今...
2025-06-02
有着留洋经历的海归,曾是人人羡慕的心理对象。可是,在今天的就业市场上,单有海归的名头已经不足以吸引用人单位。耗费了大笔资金出国读书的海归们郁闷地发现,自己的职位...
2025-06-02
早在三年前,在广东、江浙等外来人员集中的地方,就已经出现不少“拼年”主题帖子,但应者寥寥,和陌生人过年,在大多人眼中依然是少数人的“吃螃蟹”之举。但今年不同,“...
2025-06-02
按照对金钱的心理,可以把女人分为以下六大类…有吝啬型的,即爱财如命的女人;有天真型的,表现为漠视金钱,当然,通常这种女人从小到大没缺过钱;还有低享受型的,为了省...
2025-06-02
缺乏毅力不是唯一的原因。最新的脑部研究显示,大多数人设定的目标都太容易了。如果你想增加成功的几率,请把你的目标定得高一些。2011年刚刚开始不到两个星期,你却可...
2025-06-02
在网络上活跃着这样一群女性,她们在生活当中低调而平凡,但却乐于把自己性感裸露的照片贴在网络上供人评论,她们自得其乐却并不追求商业回报。很多人对于她们贴图的心态感...
2025-06-02
不能怪中国女性太物质,头顶四座大山: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实在浪漫不起来。浪漫不简单,浪漫建立在吃饱穿暖有安全感的心理基础上。 在中国,“一起变老”就是最大的浪漫...
2025-06-02
马上就到春节,你会留守原地,还是回家过年?现在跑到办公室里一看,就知道你是哪一派的。回老家过年者,忙完买票忙办年货,一边倒计时一边打包行李,个个行色匆匆。由于要...
2025-06-02
春节将至,很多上班族开始出现烦躁、焦虑,面对来自生活和工作以及家庭的种种压力,让他们身心疲倦、无心上班,并导致失眠甚至是抵抗力下降。这就是近年来开始流行的一种心...
2025-06-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