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红包综合征&" 都是攀比心理在作祟

2025-06-02 心理健康
【摘要】:古代,压岁钱是为了压住邪祟,让亲人平安幸福、远离灾难。这一习俗流传到今天,却“让人欢喜让人忧”。一方面,互赠红包、压岁钱是件喜事。它既包含了心意和祝福,还能增进

古代,压岁钱是为了压住邪祟,让亲人平安幸福、远离灾难。这一习俗流传到今天,却“让人欢喜让人忧”。

一方面,互赠红包、压岁钱是件喜事。它既包含了心意和祝福,还能增进亲情。对孩子来说,压岁钱是一年中最大的惊喜;对长辈来说,红包不仅代表了儿女的孝心,也说明他们事业平顺、生活安康。红包,给春节增添了不少“年味”。

但另一方面,送红包给不少人带来经济负担,成了一种“甜蜜”的烦恼。一项调查显示,65%的人表示过年发红包的金额超过自己月收入的两倍以上。特别是在外打拼的上班族,人情支出让他们成了“恐归族”、“节奴”,甚至患上“红包综合征”。

事实上,无论送红包还是收红包,“红包”本身并没有错。带来烦恼的,是好面子和攀比心理。这些想法,使讨吉利的风俗变成了人情债,滋生矛盾。

其实,“红包”送祝福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财物价值。要想不沾染“铜臭气”,送红包也要讲究原则。首先,给老人的红包不能少。这是为了送出祝愿和关心,金额可多可少,但这份心意不能少。其次,给孩子要适度。压岁钱给多少、给到几岁,最好家里有个默契,正确引导孩子红包的意义。有人改送“压岁书”,让孩子在快乐的同时增长知识,也是好方法。最后,朋友之间量力而行。不要因为给少了没面子、不能输给朋友等思想,“打肿脸充胖子”,既让自己难堪,又让友情变味。

总之,春节回趟家,最难得的还是感受那血浓于水的亲情。放下攀比和虚荣,无论你“差不差钱”,都能开开心心过大年。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198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今年过年单身男女很闹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