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指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对客体的需要的一种带情...
2025-06-04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
与冯特心理学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受格式塔心理学思想影响。是行为主义的反作用。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就是把人看成信息传递器和信息加工系统。
提出短时记忆中有三种编码:
①听觉编码即声码;
②视觉编码即形码;
③语义编码即意码。
认为人是按事物的各种性状将其分成三种编码分别贮存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而后可以用声、形、意三种不同的途径来检索这一记忆。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21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什么是兴趣(interest)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兴趣指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对客体的需要的一种带情...
2025-06-04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Stockholmsyndrome),又称为人质情结,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由...
2025-06-04
人脑所特有的反映内部和外部客观现实的机能;也指人在清醒时对自我和周围事物的觉知状态。意识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无机物显然不可能有意识,有机物包括高级动物甚至似人...
2025-06-04
一、何谓存在主义及其治疗法百多年前,西方的心理学仍是哲学体系中的一颗棋子。当Freud发展出其著名的心理分析治疗法时,我们可在其中隐约看见存在主义哲学的痕迹...
2025-06-04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
2025-06-04
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而且,只要这种条件存在,这种歪曲就必然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是没法纠正的,这种歪曲还带有固定的倾向,个体之间没有...
2025-06-04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表象通常体现为记忆效果,表现在回忆中。人在思维时也常常伴有对事物的表象,而且有时对某些事物的解决还有赖于表象的帮助。表象是...
2025-06-04
人从外界物体物体的感觉信息得到的完整经验。每一种感觉通道都有其适宜的物理刺激和生理过程。如眼睛接受光刺激,在视网膜上成象,在脑中产生光、色和形状的简单感觉经验。...
2025-06-04
在一种刺激情境中动物或人的某种反应后果又使该反应出现的机率提高或降低的作用。能起到强化作用的反应后果,即反应后的伴随事故,如得到食物或水,脱离樊笼或受到电击,人...
2025-06-04
甘兹弗尔德效应: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体验,会引起你有一种盲人的感觉,别担心,完全是无害的,你可以随心所欲地中断这种效果。你需要一个切开的乒乓球和一个分散的光源,把...
2025-06-0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