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异常与正常的对照中更加清楚地揭示人的心理本质,即揭示心理现象对于大脑的依赖关系,以及对于客观现实的依赖关系。变态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
2025-06-05
更年期忧郁症是在更年期发生的一种精神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在更年期首次发病,女性更年期在绝经期前后,约为45~55岁;男性更年期约在55—65,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为8-12年。
②心理异常以情感忧郁、焦虑和紧张为主,可有疑病、自罪、嫉妒和妄想,但无智力障碍。
③大多数病人伴有失眠、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症状,并伴有内分泌功能尤其是性腺功能减退或衰老等。
④本病在情感性精神病中约占1/3,而且女性多见。女性发病率约等于男性的2—3倍。
心理异常表现:
更年期忧郁症一般起病缓慢,病情逐渐发展,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焦虑忧郁和紧张不安,没有明显的思维障碍和运动性抑制。病人情绪低落、忧郁、焦虑不安、恐惧紧张,例如担心自己家人将会遇到不幸,等待着大祸临头而惶惶不可终日,或搓手顿足,坐卧不安,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担忧,反复地回想以往不愉快的事情,进而责备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对不起周围的亲人等等。
病人在焦虑忧郁的情绪背景上可以出现自责自罪观念:悔恨自己成了废物,进而可产生自杀企图与行为;还会出现撕衣服、揪头发、咬手指头、勒脖子,甚至触电门等举动。病人消极悲观,对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忧,对治疗失去信心。由于对自己身体的点滴不适都过分地加以注意,可进而产生疑病观念,认为自己得了“怪病”或“不治之症”等,因而痛苦万分,时刻纠缠着周围的亲人或医务人员,诉说自己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乞求拯救。病人还可产生非真实感,并为此而深感苦恼,认为自己与周围的人中间“隔着一层膜”或认为别人“蒙上了一层纱”。严重病人可能会千方百计地采取隐蔽的自杀方式,需要特别加以注意。
女性更年期的生理活动,表现为月经紊乱及绝经等变化。卵巢内分泌的停止必然会影响到与其关系密切的垂体前叶、肾上腺、甲状腺等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并进而影响到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活动。使神经系统的功能不稳定,对外界的适应能力降低并导致交感神经应激性增加,这是女性更年期忧郁症发病的生理基础。由于大多数人都能比较顺利地度过更年期,因此,这只是更年期精神病的一个致病因素。
男性虽然没有女性的月经的明显标志,但是在50岁左右,睾丸逐渐萎缩因睾固酮浓度不足,亦会出现忧郁症状,性功能也出现由盛到衰的变化过程,出现以性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症状。初期因工作或社会压力,会感到沮丧,失眠,精神无法集中,变得敏感、易怒;还会有想哭及某种程度的自我厌恶,有时甚至也会出现自杀的念头。
【典型案例】
张女士原本活泼开朗,最近觉得情绪特别低落、多愁善感,烦躁不安。一次和女儿为一件小事发生争执后,伤心地认为自己是家里最没用的人,还在半夜坐起来哭泣,白天则一个人坐在客厅自言自语。陈妈妈儿子陪她到精神科检查,医师诊断为“更年期忧郁症”。
发病原因分析:
①遗传因素:有人对96对双生子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发现异卵双生的同病率为6%,而单卵双生的同病率高达60。9%,说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②内分泌功能减退:更年期是一个人由中年向老年的过渡时期,身体的代谢和各器官功能正发生着相应的改变,特别是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在逐渐地衰老和退化,其中以性腺功能的减退最为明显。例如妇女卵巢的功能从不稳定到停止。
③心理—社会因素:这是更年期忧郁症的重要发病原因:因为,一个人到了更年期这个年龄阶段,身体开始出现衰老的迹象,精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而且即将面临着退休,失去原已习惯了的工作环境;同时由于内分泌功能的衰退,身体产生不适感,健康情况受到影响,为自己的健康而担忧,势必都会在精神上造成紧张和压力。由于这一阶段,子女一般都已长大成人,面临着工作、解决婚姻等问题,作父母的必然特别关心,并常为此而担扰,也会在精神上造成紧张和压力。这些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于因更年期而受到削弱的特殊生理基础之上,如神经系统机能比较脆弱和不稳定,对外界不良因素影响的敏感性增加,适应能力下降等,就容易激发更年期忧郁症。Barchas和他的同事在心境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时认为:心理社会的压力持续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脑部功能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心境障碍的产生上可能扮演部分角色。据北京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科41例病人的调查统计表明,其中80%病人有各种不同的心理—社会因素。如家里老人或子女有病,亲人死亡,与同事或邻居相处不和等。有的学者也提到由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带来的精神因素,如生活的危机、事业的失败、安全受威胁、家庭的分裂等,都是造成精神紧张而发病的重要因素。
此外,也有人认为此病的发生与病人人格和认知特点有关。Beck认为心理社会的压力来源只会促使那些具有负向认知心向的人产生严重的抑郁反应。所谓负向认知心向是指针对自我、世界和未来的各种负向观点所组成的心态。据1976年对上述41名病人的统计表明,其中44%的病人性格特点表现为老实、胆小、不开朗、爱生闷气、心胸狭窄、多疑敏感、犹豫不决等。
治疗方法:
更年期是每个人生命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它的出现属于自然生理现象,任何人都无法抗拒。同样的,这些症状是生理现象改变以后的一种自然反应,不是什么大病,经过半年到两年左右的时间,身体内部就会建立新的平衡,恢复正常的生理状况。只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更年期出现的生理变化,注意安排好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做到体力与脑力负担适度,业余时间培养一点自己的兴趣,就能顺利地度过生命历程中的这一转折期。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221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变态心理学及其内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异常与正常的对照中更加清楚地揭示人的心理本质,即揭示心理现象对于大脑的依赖关系,以及对于客观现实的依赖关系。变态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
2025-06-05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试验中这位“化学家”...
2025-06-05
坐向效应是指由方向所产生的心理效应。美国有一个评论型电视节目制作人,请教一位心理学家,怎样才能把节目办得更叫座。据他介绍,节目中找来的评论者,都是一时之选。可惜...
2025-06-05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保留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或老同学,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
2025-06-05
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大师马斯洛在1940年代提出的需求层级理论中,他将研究焦点放在心理健康的个体上,特别是那些所谓“自我实现”的人身上,尝试归纳出那些对生命感到满意...
2025-06-05
六度分隔(SixDegreesofSeparation)理论。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1933-1984)想要描绘一个连结...
2025-06-05
心境障碍的两个关键性状态是躁狂和抑郁,前者的特征是主要以情绪高涨、容易激怒、夸大等为主。与所处的境遇不相称,表现为强烈的、不切实际的兴奋感和陶醉感、自我评价过高...
2025-06-05
西欧心理学家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是生理构造和人类最为接近的猩猩。在给大猩猩放映了恐怖的画面之后,猩猩的呼吸和心跳的频率,以及血压都有了明显的升高。生...
2025-06-05
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儿童心理学在儿童教育、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儿童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中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
2025-06-05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心理这种反映形式是在动物出现以后才开始产生的,它与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相...
2025-06-0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