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古代名人的抑怒之道

2025-06-29 心理健康
【摘要】:西门豹“佩韦以缓气”。《韩非子》载,春秋时魏国邺令西门豹性情暴躁,易怒,为自控,“佩韦以缓气”。“韦”是指熟牛皮,其质地柔软。西门豹效其特性以自戒,每当脾气发作

西门豹“佩韦以缓气”。《韩非子》载,春秋时魏国邺令西门豹性情暴躁,易怒,为自控,“佩韦以缓气”。“韦”是指熟牛皮,其质地柔软。西门豹效其特性以自戒,每当脾气发作,即用手抚摸熟牛皮良久,以消除怒气。

王述“面壁以避怒”。《世说新语》载,蓝天候王述性至躁,一次吃蛋时筷子未夹住,便暴跳如雷,把蛋甩于地,用脚踩得粉碎。但与他人相处却颇有修养。一日,有人指着王述鼻子大吵大骂,王述立刻面对墙壁,一声不吭,听之任之。那人吵得不好意思,悻悻而去。王述好久未闻骂声,方转身探问家人:“那人走了?”家人答:“走了好久了。”他才坐下来继续做事。

陆游“赏花以破怒”。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坎坷,却活到耄耋之年。他平时爱种花、赏花。每当心有愁怒,就去赏花,“放翁年来百事情,惟见梅花愁欲破。”

郑板桥“面竹以忘怒”。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每当怒气来时,便铺好宣纸,提笔画竹,以抑怒气。晚年因得罪豪绅而被罢官后,画竹更成为他自娱自乐、排怒解愁的养生之道。

李渔“著书以释怒”。清代戏曲理论家、作家李渔曾说:“予无他癖,唯有著书。忧籍以消,怒籍以释,牢骚不平之气籍以铲除。喜怒哀乐,皆成文章。”

林则徐“悬联以警怒”。林则徐禁烟时,常常发怒,遂在书房挂“警怒”二字以自制,并于厅堂悬一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上联自我警示应宽宏大量,下联自我告诫要无畏无私。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413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辞职之后 才终于发现“我是谁”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