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是我们普通人随时可能有的问题。每到假期的时候,别人都换换快快地到处去玩,你却只能独坐家中,为什么呢?因为晕车呀,坐车晕,坐船晕,坐飞机也不能幸免,这是什么...
2025-07-03
我们通常会庆幸,但你感觉孤单寂寞难过的时候,身边还有一位朋友可以倾诉,可以让你任意倾吐苦水。但是,新的科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可能你会在倾诉的时候得到心灵上的缓解和舒适,但是长此以往将会造成你和闺蜜的抑郁倾向!到底怎么回事,你还是快来看看吧。
近日,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女性朋友之间苦水倒得过多的话,对于解决问题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甚至会导致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的产生。
美国密苏里州大学的研究人员用“共同反刍”形容过分沉迷和讨论同一个问题的行为。心理学家表示,这种行为在女性特别是年轻女孩当中非常普遍,她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为什么他不打电话来?”“我该和他分手吗?”之类的情感问题。而短信、电邮等现代沟通手段更是大大方便和强化了女性朋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但是这种讨论却常常给他们惹来抑郁的后果。
原因:不健康情绪可“传染”
专家警告说,“共同反刍”行为带有潜在的传染性,导致不健康的情绪在女性朋友之间互相传染。专家指出,“共同反刍”与“分享”在本质上截然不同,后者能够促进正面的情绪和健康的友谊。女性原本就比男性容易抑郁和焦虑,而“共同反刍”会将女性困在负面的思维模式中无法自拔。不过,专家也指出,“共同反刍”也可能会加深友谊,而这种亲密友谊对于人加强自信也有好处。
专家表示,男性朋友之间这种感性的对话发生得比较少,而且也不会加重他们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专家说:“当女孩们互诉心中烦恼时,她们可能会因为得到支持和肯定而感觉好些。但由于她们不是在就事论事,因此她们可能会聊得越多心情越糟。”
专家指出,进入青春期的少女更容易有“共同反刍”的行为,也更容易抑郁或者焦虑。她说:“青春期少女面临很多压力源,其中很多模棱两可,例如开始与异性约会,担心自己是否受别人欢迎等。”据报道,目前,有关“共同反刍”的研究仅停留在其在短期内造成的负面效应。但是专家指出,心理学上有一种“情绪传染”或者“传染性焦虑”的现象,有时候可能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措施:
应专注于解决问题 专家表示,要走出“共同反刍”带来的负面作用,其中一个关键是要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沉溺在问题本身。
心理学副教授表示:“其中的界线很微妙。我们希望鼓励女孩子交朋友、寻求朋友的支持,但是我们也希望她们能够学会更正面的技巧,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还有专家建议,女性在遭遇烦恼时,应该试图把焦点从问题本身转移到好的经验和解决方法上面去。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45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甩掉心理包裹才能不晕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晕车,是我们普通人随时可能有的问题。每到假期的时候,别人都换换快快地到处去玩,你却只能独坐家中,为什么呢?因为晕车呀,坐车晕,坐船晕,坐飞机也不能幸免,这是什么...
2025-07-03
生气是一个人必然会有的反应之一,但对于生气许多人都只会知道带来的更多是反效果,或者不好的效果,许多人都会说生气作出的决定并非是明智的决定,不过最近有研究发现事实...
2025-07-03
还记得我们之前我们提供过的一个准专业心理年龄测试吗?很多读者朋友反映测试出来的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害怕自己未老先衰。回眸那些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你或许就...
2025-07-03
每天都将大量时间花在上网浏览信息,但心里还是不踏实,总觉得漏掉了信息;成功人士被成功所累,患上抑郁症,不能自拔;对商品病态的占有欲,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常会不假...
2025-07-03
两个月前,Psytopic推荐过一本《拯救乳房》的书籍。由于题材和毕淑敏身份的特殊性,《拯救乳房》成为了国内首部心理治疗小说。小说中,作者将乳房这一女性象征所带...
2025-07-03
跟踪了很久的客户支吾着对你说:对不起,我刚买了房子,保险嘛,暂时不考虑了。满腔热烈的期望顿时化为冰冷的失望……主管真是很烦,整天喋喋不休的就是业绩、业绩,他除了...
2025-07-03
心理健康往往与人的身体健康有着重大的关联,一些身体的疼痛开始以为是疾病但检查半天才发觉原来是心理影响身体的健康,因此注重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让自己每天保持好的心理...
2025-07-03
俗话说“吃亏是福”,成年人往往会宽容大度地牺牲个人某方面的利益以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人际关系的协调。对宝宝来说,也经常会面临“吃亏”的情形,如被小伙伴打了,食物...
2025-07-03
美国研究人员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与人们普遍持有的观点相反,经历创伤后选择沉默疗伤的人,并不比选择讲述自己感受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相反,沉默疗伤效果可能...
2025-07-03
研究发现,如果患者真的相信药物会发生作用,那么即便在使用假药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跟使用真药一样的效果。这一研究从生理学角度进一步印证了医学上的安慰剂效应,即心理...
2025-07-0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