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育孩子过程中所倡导的“自由”的实际意义近代诸多教育理念都大力倡导在学前培育孩子过程中的“自由”,因为他们发现了孩子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因缺失“自由”而导致了心理...
2025-07-04
1 恐惧情绪的处理
2 恐惧的防御分析
3 恐惧的动力分析
恐惧症个案治疗时间的长短和效果,是视其恐惧的性质、程度以及个体的基础情况(如人格素质、领悟力、经济力等)而不同。一个较完整的疗程包括三个阶段:直面——恐惧症状、与症状相关的对应模式;解析——恐惧的深层原由;再直面,即容纳——恐惧所指的实相。
考虑是否将恐惧作为症候处理?
1,恐惧情绪的处理
我们知道,作为引发紧张的情绪,恐惧症一般具有较固定的恐惧对象,而焦虑症却没有。所以,一个人的恐惧达到恐惧症之程度,必然有其粘附着的恐惧之物,随时诱发他恐惧。过激的恐惧情绪本身,会妨碍人正常地思维。所以面对恐惧症患者,初期是要考虑对恐惧情绪的处理。
目标任务:直面症状,改善对症状的排斥态度。
所有手段性的认知行为疗法,对缓解症状是有效的,包括抗焦虑xing药物。如:
•在重度恐惧下,可用阿普唑仑等抗焦虑药物作为辅助治疗,以控制过度紧张的情绪。恐惧情绪程度的判断,可籍现实功能的影响度、睡眠情况、症状自评量表的测试为依据。
•在受恐惧情绪控制期间,可通过躯体疗法——如自体疗法、音乐或舞蹈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呼吸放松疗法等,以达到情绪的释放。
•在冥想放松的背景下,通过想象去触及和直面——恐惧场景。这类似意象疗法或想象训练技术。正因为,创伤的想象是可怕失控的想象,所以通过想象训练以达到:提高对可怕失控感的承受力;重复习得的积极想象可改变既往不稳定的失控感,激发内在的积极资源。
•在恐惧感得以缓解的情况下,通过对话到达澄清、认识以下内容——
对症状常用的反应模式是什么?所起到的效果怎样?
对应恐惧的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之后的情绪怎样?
对症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如埋怨、自责、克制或控制、消除或消灭、或是其它什么?
澄清恐惧对象的现实性和想象性。即,恐惧对象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存在?是过去的实在,还是目前想象的实在?
一切对恐惧对象的澄清和认识,是为了能走近恐惧的深层心理,以解析恐惧之本质的前期工作。或者说,一切有形的技术路线,都是以认识无意识为目的,让无意识最大程度成为意识为最终目的。
注:在此所针对的恐惧为神经症性的,而非重大创伤所致的恐惧。后者是那些在重大应急下,导致神经防御系统(位于低级脑部组织的惊恐系统)的部分损害,其治疗只适合提供躯体照顾和情感支持的“稳定化治疗”,而不适合上面所讲的那些治疗。
对恐惧的精神动力学分析:
恐惧症跟焦虑症一样,其行为背后是害怕的东西。
抑郁症和强迫症一样,其行为背后是憎恶的东西。
这一重要的心理动机区别,可以帮助我们对不同神经症的精神动力进行准确深入的解析。
2,恐惧症的防御分析
•所有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都关心理病症出现的内外部条件的初级条件,即,最原始的心理或外部创伤事件。但,恐惧症的形成并不只是取决于初始条件反应,而也由于继发条件反应所形成。继发条件反应,指对初始条件反应所报持的种种态度与行为。
•分析的任务:认识“继发条件反应”是什么,有哪些?觉知“继发条件反应”防御了什么?
继发条件反应,是问题形成的次因。犹如某些犯罪“案子”的形成,有其主谋也有其同谋一样。
举例:一例社交恐惧症,女,18岁,主要表现为见陌生人时,害怕自己的表情抽搐(可视为表情恐惧)。经过了解和分析,清楚了她表情恐惧的原始心理事实是:刚上初一时在班级作自我介绍,口误把自己的性别说成“男”而引得哄堂大笑,回家后照镜子,发现自己表情僵硬,嘴巴有抽动,难看极了。这一事件和事件在她内心造成的羞怯和耻感,是女孩有人际恐惧的主因,即病症的初级条件;而女孩自那以后所表现的反复照镜子-害怕照镜子、经常逃避上学、完全回避集体活动,不与人交流,尤其是让她报持这些反应的内心想法或叫主观意念——如“自己的确不会说话”“自己的表情的确难看”“我不想别人知道我有人际交往障碍”“无法想象我再受到哄笑会怎样”等自我否定思维,这些是女孩形成人际恐惧症的继发条件反应,即病症的次因。
象征说,原始的心理创伤事实,是女孩患人际恐惧的主谋,女孩后来害怕再受伤的防范观念和行为,是女孩固着人际恐惧的同谋。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45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培育孩子倡导的自由的意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在培育孩子过程中所倡导的“自由”的实际意义近代诸多教育理念都大力倡导在学前培育孩子过程中的“自由”,因为他们发现了孩子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因缺失“自由”而导致了心理...
2025-07-04
养心,首先要不断学习。当你在学习的时候,心境是单纯的,神态是认真好奇的。单纯的心境和好奇的神态,不是如同心无杂念的孩童吗?它会引导你的身心接近年轻人。读书是女人...
2025-07-04
“进度计划”近几年已经成为日常用语了,但是如此流行的原因是因为工作,总是在不断计划、跟进、检查,但所有这些工作中的计划进度都是依赖于公司的制度和利益。对于成为父...
2025-07-04
“星期天抑郁症”既是心理疾病也是社会病。最重要的是无法解决星期天“想要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这一心理冲突,夫妻长期两地生活是抑郁症产生的直接原因。如出国人员、外地...
2025-07-04
“老婆还是别人的好”,这话的确俗,但是很多男人都在内心念叨了上百遍。据说出于动物本能,每个男人都有着多妻的欲望,只是大多数人顶多过过眼瘾和嘴瘾。只有少部分人付诸...
2025-07-04
我们总会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曾经做梦,可能是美梦,也可能是噩梦,其实梦是反应人的潜在意识,因此如果你频频做噩梦那么可能是你的潜意识要告诉你一些事,下面为大家揭开四个...
2025-07-04
6个月的晨晨吃奶的时候总是喜欢偏向一侧,一换位置就哭着不吃了。1岁的淇淇在阳光下总是咪着眼睛,不敢看东西。2岁的天天下楼梯的时候总是找不准楼梯的位置,为此没少...
2025-07-04
冬天,宝宝的小手很容易受到伤害,如:患冻疮什么的。面对冻得发红的手指,有的妈妈会本能地揉搓局部,或用热水冲洗冻红的小手。其实这样做,很容易不仅会使孩子的皮肤组织...
2025-07-04
说到长寿秘诀,人们总是谈论诸如饮食节制和定期锻炼等良好生活习惯。但美国一项调查总结出一些长寿人士的性格共性,发现性格外向也能助人长寿。性格外向善社交这一研究由来...
2025-07-04
“完美主义是一种流行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句话呢?诚然,加快的社会节奏让人更加精益求精,但过度的完美主义却会弄巧成拙,让人焦虑沮丧而又难登成功之巅。一方面,瞬...
2025-07-0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