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社会心理让男人流泪

2025-07-05 心理健康
【摘要】:心理学认为,人的应激反应主要有两种外在表现形式,一是“对象攻击”,二是“逃离现场”。在婚姻冲突骤然升级的情境下,愤而辱骂动手的无疑是“对象攻击”的应激行为,而哭

心理学认为,人的应激反应主要有两种外在表现形式,一是“对象攻击”,二是“逃离现场”。在婚姻冲突骤然升级的情境下,愤而辱骂动手的无疑是“对象攻击”的应激行为,而哭泣、生闷气等则是“逃离现场”的典型表征。

从传统的夫妻冲突应激反应的性别差异看,女性往往倾向于心理学意义上的“逃离现场”,而男子则更多地采取“对象攻击”行为。

而现在,这一传统的性别差异似乎正在发生改变,现代丈夫们正把“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古训置于脑后,在夫妻争吵时摒弃攻击性行为而放任自己泪如雨下。这种改变当然有其社会心理原因。

因为现代男子职业角色负荷重,身心压力更大,而传统又要求男人要扮演刚强、全能和成功的社会形象,他们因此不得不费力地包装自己,时时抑制自己的喜怒哀乐,掩饰自己的人性弱点,在社会舞台套上一副假面具。在平常的家庭生活中,丈夫也不能像妻子那样可以无所顾忌地撒娇、诉说或絮叨。压力总需宣泄,于是,夫妻冲突成为宣泄口,平日的压抑、委屈和怨尤就容易倾泻而出,以致情不自禁地哽咽饮泣。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46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女人所不能接受的5个事实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