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人还是对已,都不要把心理失常(病态心理)和心理正常(常态心理),绝对地截然分开。认为二者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里所谓的常态与病态...
2025-07-06
当你不顺心或遇到挫折时,悲伤、愤怒、抑郁、忧愁等损害健康的恶性情绪便会纷至沓来。如何尽快尽早地积极化解?心理学家向您推荐如下措施,您不妨一试。
一、多做跑步、转圈、疾走、游泳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是化解不良情绪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二、晒太阳。著名精神病专家缪勒指出,阳光可改善抑郁病人的病情。
三、吃香蕉。德国营养心理学家帕德尔教授发现,香蕉含有一种能帮助人脑产生五羟色氨的物质,它可减少不良激素的分泌,使人安静、快活。
四、大声哭喊。找个僻静的所在,尽情地大声哭喊。日本心理专家研究发现,这种哭喊可使压抑心理得到尽情宣泄,同时,由不良情绪产生的毒素,也可“哭喊”出来。
五、睡好觉。睡眠有助于克服恶劣情绪,稳心定神。一觉醒来,心情就会好多了。
六、听音乐。音乐可使大脑产生一种镇静安神的物质,但要注意选择“对路”的音乐。
七、赏花草。花草的颜色和气味,有调解人情绪的作用。
八、观山水。青山绿水,莺歌燕舞,会将你置于美好的情境中,心情便会被“快活化”。
九、打木偶。将木偶贴上让自己不顺心者的名字或事件名称,然后拼命击打。过后,人不再憋闷,心情自然就会好起来。
十、洗淋浴。在浴池中淋浴,能产生一种安神的活性分子,不快时,不妨洗洗淋浴,过后定会一身轻松。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469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如何区分心理失常与心理正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人还是对已,都不要把心理失常(病态心理)和心理正常(常态心理),绝对地截然分开。认为二者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里所谓的常态与病态...
2025-07-06
都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在各个领域都容易成功呢,是勤勤恳恳的“老黄牛”,还是性格随和的“和事佬”?日前,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德尼...
2025-07-06
天气炎热,加上学校放假后,孩子闹腾,可能让你对生活的厌倦加剧。夏天难道不是应该快乐和放松吗?如果你在夏天感到抑郁,那你又知道为什么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
2025-07-06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青少年看电视时间过长,成年后更易患抑郁症。美国匹茨堡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4142名青少年进行了长达7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
2025-07-06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岁时测得的智商定为100%,那么其中50%在3岁前发生,由此可见,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抓住3岁前这一关键期...
2025-07-06
专家发现,用心理暗示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到超市买东西,回到家一清点,发现有一些是可有可无的,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何会买这些小...
2025-07-06
21世纪是一个速吃社会,尤其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新一代的年轻男女在思维与观念上都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太度,但是往往这样过于开放的态度反而引起不太好的后果。门诊案例...
2025-07-06
心理压力不只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还会导致女人老的快.我们都认为压力会让人变老,但是这种“老”往往指的是“看起来没以前那么精神、活泼”,只停留在外表的层面上。但是...
2025-07-06
青少年在荷尔蒙分泌旺盛的青春期躁动的表现,除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外,也不乏与父母、学校、朋友的矛盾与冲突。而这些矛盾冲突的导火索就是青春期最常见的几类...
2025-07-06
星期天等节假日到来时,你会感到孤独烦躁、心神不宁吗?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星期天抑郁症”。“星期天抑郁症”既是心理疾病也是社会疾病。最重要的是无法解决星期天“想...
2025-07-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