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再能干也独木难支:没有中层管理者的协助,再好的领导也会有劲没处使;没有志愿者的热心参与,再聪明的脑袋也想不出伟大的科研成果……...
2025-07-06
从上万年前起,人类就开始了群居生活。而在人口爆炸的今天,周围却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开始为孤独所累:地铁上的摩肩接踵、商场里的熙熙攘攘、灯红酒绿和歌舞升平……都让我们生发出前所未有的孤独感。近年,美国心理学家的调查为现代都市人的孤独感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在400名受访者中,100%的人自称有过孤独感。新浪网曾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近70%的人表示“孤独是生活的常态。”
不同于古人认为孤独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孤独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双重打击。美国的最新研究甚至显示,孤独伤身,等同于每天酗酒或抽15根烟。
美国人一年孤独48天
“曾经,孤独被看作是一种高贵的忧伤。”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督导王国荣说,只有“圣人”才配与孤独齐名。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一种游子的孤独;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一种行将迟暮的孤独;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种无人分担重负的孤独;辛弃疾的“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一种缺少知音的孤独。而现在,就像张楚在歌中唱的那样,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周小姐独自一人在离家2000公里以外的北京打拼,对她来说,别人期盼的长假节日,对她来说却是一种煎熬。“看着别人一大家高高兴兴的出游,实在不愿意去当个异类。很多时候,只能把自己关在家里,睡到大中午,然后睁眼在床上躺着。”年近50岁的严先生在某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每天迎来送往,有时饭局多得“打架”,一晚上要赶三四个场。“有天凌晨1点多,坐车穿过安静的长安街回家,突然觉得特别孤独。身边的人,不是有求于我,就是我有求于他们。大家见面笑脸相迎,回头形同陌路。”
欧洲一项针对1200位成年人所做的调查显示,约有1/3的人常感到孤单。在最新一期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芝加哥大学历时30年追踪5214名美国人后发现,人们一年平均有48天会感到孤单。调查表明,如果身边有一个携带“孤独病毒”的朋友,你因此陷入孤独的可能性比常人大52%!不仅如此,这种传染还具有多米诺效应,甚至会连累到朋友的朋友。
危害等同吸烟酗酒
贪吃、酗酒都是损害健康的不良习惯,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孤独也是健康劲敌。据英国《每日邮报》7月28日报道,美国一项涉及30万人的研究表明,社会孤独感的危害等同于酗酒或每天吸烟15支,甚至比不运动所带来的危险还要严重。主导该研究的美国杨百翰大学朱利安·霍尔特博士表示,健康专家一般认为,吸烟、酗酒和锻炼等生活方式会影响健康,这其中还应该加一个“社会关系”因素。“社会孤独感伤害的不仅仅是老年人,任何年龄的人都有份。很多人都生活得像鱼一样,意识不到水的存在。”
研究表明,孤独的人血压比社交活跃的人高出30毫米汞柱,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高3倍,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达到正常人的2倍;孤独的人容易染上不良嗜好,因为它会削弱人的意志力和决心,容易放弃运动,倾向于摄取更多脂肪和糖分、烟酒;孤独的人睡眠不好,衰老得快;孤独感会增加人体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分泌,从而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增加患癌风险。“孤独的人,体内往往缺少‘热情物质’,比如让人活力四射的多巴胺和让人稳如泰山的血清素。这些神经递质的长期缺乏,很可能最终诱发抑郁症和隐性精神分裂。”王国荣说。
酒终人散最孤独
“孤独感不光是一种心境,也代表着一种封闭的心理状态。”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身心科主任季建林说。情商管理专家、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张怡筠说:“即使有伴的人,也会感到孤独。”哈佛公共政策专家罗伯特·普特曼的调查显示,电话、网络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但事实上,人们的圈子越来越小、生活更加私人化、交往水平也在下降。《美国社会学评论》的数据显示,平均每个美国人可以倾吐心声的知己,从1985年的3人下降到2004年的2人。之所以人们感到孤独,就是因为“点头之交越来越多,莫逆之交越来越少。”上海心理咨询协会会长王裕如说,“你可能不缺吃饭喝酒的朋友,但在你生病时,能给你送一碗热汤的又有几人?”
有两类人最容易孤独,一类是位高权重的领导,一类是看着孩子单飞的空巢父母。王国荣说:“领导的孤独感来自于总认为自己不被理解,一片苦心煞费。其实,真正伟大的领导者,只会追求自己认定的目标,不会理会旁人所想,他们并不孤独。”而孩子外出上学、上班,会让空巢父母的爱心“无处安放”,导致孤独感油然而生。
有两种场景最容易激发人们的孤独感。一是酒终人散,二是重归故里。季建林说,“散场的冷清和聚会时的热闹会形成鲜明对比,让人觉得一下子失去陪伴,最易产生无依无靠的孤独感。”而重归故里的人,最容易感慨时光飞逝,家中的老朋友和亲人越来越少,“故乡”最终成为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名词。
“对抗孤独最好的办法,就是交几个没有利益纠葛的朋友。”王欲如说,帮你排遣寂寞的人不一定能给你多少实际好处,但是你跟他交往不用担心谁付出得多。其次,学会利用独处的时光,变孤独为思考。长则思考自己的成就和未来,短则想想自己的一天过得怎样,都好过于沉浸在孤独中不能自拔。最后,有条件的人可以养养宠物。下班后看着爱宠天真无辜的眼神,可以缓解孤独和寂寞感,遛狗等活动,也有助于扩大你的社交圈。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47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六策略让人愿意伸出援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随着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再能干也独木难支:没有中层管理者的协助,再好的领导也会有劲没处使;没有志愿者的热心参与,再聪明的脑袋也想不出伟大的科研成果……...
2025-07-06
对于女性来说,有一双大眼睛是幸福的,由于至少增添了几分迷人的魅力。她们较具有艺术感受力,音乐节奏感发达。性格活泼,心情外露,不会隐瞒心事。她们恋爱也较开放,很少...
2025-07-06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长辈们总是耳提面命地提醒我们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尽管如此,大多数人的站相都是千姿百态的。而通过人们在无意间的站姿,我们也可以一窥其中的心...
2025-07-06
从病理学的角度看,许多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在潜伏期症状并不明显。特别在白天人们的大脑活动频繁、脑细胞十分兴奋的情况下,更是难以觉察到体内潜在性病变的异常刺激信号。...
2025-07-06
据《早报》报道科学家经过研究和统计,认为一周中星期一成年男性承受的心理压力最大,最容易犯心脏病,从而更需要他人的关心。科学家对3320名男性进行跟踪调查后发现:...
2025-07-06
孕妈妈的这些情绪反应都是妊娠期间的心理不适引起的,在妊娠早、中、晚期,很多孕妈妈都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变化,了解孕妈妈的心理,有助于孕妈妈顺利地度过孕期。研究表明,...
2025-07-06
你是否常常闷闷不乐?出去散散步吧!据日本最新一期《国际运动医学杂志》报道,研究人员发现,每周坚持步行两次,每次20分钟,就能显著改善情绪,让人更加积极乐观。研究...
2025-07-06
1.倾诉倾诉可取得内心感情与外界刺激的平衡,去灾免病。当遇到不幸、烦恼和不顺心的事之后,切勿忧郁压抑,把心事深埋心底,而应将这些烦恼向你信赖。头脑冷静、善解人意...
2025-07-06
看到《梅兰芳》中反串的女角媚眼如丝、颠倒众生,再到身边满眼的女子英姿飒爽、不让须眉,有人感叹:“中性美时代”来临了。在这种老古板口中“男不男女不女”的趋势后面,...
2025-07-06
心理学家把人未老先衰的心理行为表现,称之为“心理老化症”,其表现有十种:一、竞争意识退化对事业没有创新思路,常感到空虚乏味,尤其是脑力劳动者,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2025-07-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