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心理养生关键需具备四要素!

2025-07-10 心理健康
【摘要】: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身。据调查显示,81%的人注重食疗养生,其余的青睐运动健身等养生方式,几乎没有人提到心理养生。又到年底,你收否感到身心疲惫,你是否知道我们的心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身。据调查显示,81%的人注重食疗养生,其余的青睐运动健身等养生方式,几乎没有人提到心理养生。又到年底,你收否感到身心疲惫,你是否知道我们的心灵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缺乏营养。青睐养生的你,是否重视过心灵的保养呢?

  心理养生是21世纪的健康主题

心理养生是指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心理养生应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

  心理养生必备四要素

  善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总之,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宽容: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乐观: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心健康。

中年养生戒“六心”----俗话说岁月不饶人,转眼已到中年,到中年后,身体处于生理动荡时期,也是多事之秋。如何才能让我们安全地渡过这一时期呢?试一试养生戒“六心”吧,也许会给你带来不小的收获噢!&<&<&<&<详细阅读

淡泊:心理养生的免疫

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清末张之洞的养生名联说:“无求便是安心法”;当代著名作家冰心也认为“人到无求品自高”。这说明,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

心理养生“八戒”

一戒疑。疑心病者,总以为别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都得提防,因此坐立不安,经常失眠。

二戒妒。妒忌别人的成就,不考虑怎样奋起猛追,却希望别人栽跟头。

三戒卑。觉得自己处处不及旁人,在人前仿佛矮三分。不喜欢和人共事,愈来愈孤僻脾,越来越古怪。

四戒傲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他却自鸣得意。生活空虚,无所寄托,缺少乐趣。

五戒躁。容易发脾气,脸红脖子粗或吵或闹,甚至骂人、打人、毁坏物件,然后心理上得到一种莫名其妙的满足。

六戒愁。整天生活在忧虑之中,愁容满面,心事重重。

七戒慎。时时提心吊胆,怕说错活,怕做错事,怕得罪人。

八戒悲。一生当中,一些不幸的事常常浮现在眼前,不觉悲从中来。

39健康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50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心理探秘:人的本性真的难移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