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管生活中还是工作,身体经常不断地承受压力,也就是忍受慢性压力的摧残,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张弛有度,你的身体会进入一种长期的强健身体、恢复疲劳的良性循环。...
2025-07-14
面对不公待遇,坦然接受或克制愤怒均可做出最优财务决策
现在,让你和一个陌生人一起参加一个心理学实验。研究人员给陌生人20美元,并对他说:“你们俩分掉这些钱,你给自己留多少钱都可以,剩下的给对方,但对方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如果对方不接受,你们俩就一分钱都得不到,这个游戏就结束了。”
美国斯坦福大学健康心理学家凯莉·麦冈尼嘉博士介绍,这是一个经典的博弈测试。设想陌生人提出他拿12美元,给你8美元,你接受吗?如果他提出按15:5分配呢?甚至19:1呢?
从理性上说,拿到钱总比一分钱都拿不到强,因此人们无论分到多少钱都应该接受。但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会被明显的分配不公惹恼。如果认为对方太抠门,人们就会拒绝接受,这样大家都一无所得了,相当于给对方的自私予以惩罚——这在经济上是说不通的,却让人感到很爽。
神经科学家观察到博弈测试中人脑的活动情况:当人们遭遇不公待遇时,大脑的反应就像是被人打了一拳,负责疼痛、厌恶和愤怒的区域被激活。大脑的反应越强烈,人们就越倾向于拒绝接受。经济学家称,情绪可让人失去理性,从而影响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这种博弈就是典型的例子。与经济上的获益相比,人们宁愿要报复的快意。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有一类人在这种博弈中比一般人理性得多,他们在超过一半的情况下会接受5美元以下的分配,而一般人只在25%的情况下能够接受这种明显不公的分配。这类人不会被不公平的痛苦所左右,做出财务上不明智的抉择,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会赚到比较多的钱。这类头脑冷静、善于计算的决策者是何许人也?他们既不是股票经纪,也不是投资银行家,也不是会计师——他们,是经常进行冥想的人。
根据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定期进行冥想超过半年以上的人在博弈测试中跟普通人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他们的大脑对待分配不公有着不同的方式,负责疼痛、厌恶和愤怒的区域被激活的程度比较低。这是他们更容易接受不公待遇的原因之一。
有些没有冥想习惯,但高度理性的人在博弈中也比较容易接受不公待遇。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大脑背外侧的额叶前部皮层活性上升,而这个区域跟自我克制有关。这提示他们的大脑发生了思想斗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以后才能做出符合自己经济利益的选择。
相比之下,冥想者的大脑激活了与同情心、怜悯心有关的区域,提示他们试图去理解不公待遇制造者的心态。
两类人的反应模式异曲同工,都做出了理性决策,都比那些容易被愤怒支配的人赚到更多的钱。理性者用意志力压下愤怒,单纯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冥想者则拓宽了视野,考虑到将自己与对方的得益同时实现最大化。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534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六种不良心理情绪给你健康减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导语:不管生活中还是工作,身体经常不断地承受压力,也就是忍受慢性压力的摧残,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张弛有度,你的身体会进入一种长期的强健身体、恢复疲劳的良性循环。...
2025-07-14
导语: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经常不断地为各种小事与玩伴吵架、翻脸、哭闹不休。只是,孩子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速食化的,任何事都快来快去,即便是吵架了,不出半小时。...
2025-07-14
导语:原来离婚也会相互传染,是你的心理在作怪吗?美国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如果你最好的朋友离婚了,那么你的离婚几率会增加七成以上;你认识的人中离婚个例越多,你离婚的...
2025-07-14
导语:当你疗愈自己,你身边每一件代表内在冲突的事将烟消云散。你可以发自深层的慈悲说出你的真理来疗愈自己的心理问题。例如,你也许认为某人不尊重你的感觉,但是当你从...
2025-07-14
网瘾青少年犯罪背后的人格障碍日前有韩国科学家指出,患有网瘾的年轻人,66.1%的人患有严重人格障碍,而且调查显示,网瘾越大,越有可能患人格障碍。其中,男性更容易...
2025-07-14
导读:大家都会一致认为人逢喜事精神爽,于是保持一个好的心情是很重要的,但是也许很少人知道心情太好也是一种病,只不过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了,我们应该怎么去调节自己...
2025-07-14
很多人认为,心理情绪不稳、爱着急发怒是自己天生脾气不好,说不定这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提醒:你缺铁了!女孩子的身体非常容易缺乏铁元素,一是因为我们每个月的生理期会让...
2025-07-14
导语:当下时代,“小三”、“外遇”、“婚外情”等词汇挑战着我们的视觉和精神极限,当事人无疑成为风口浪尖的受害者。据调查,婚外情的受害者也日渐成为精神疾病高发的人...
2025-07-14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爱荷华州有个女人,即使是命在旦夕之时,也丝毫不表现出绝望或是一丝的焦急。无论是蜘蛛、巨蛇,还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鬼屋”、恐怖片,她什么都...
2025-07-14
压力太大、精神紧张似乎成了流行,很多人天天喊着“累死了”、“伤不起”。想减压,却不知道从哪开始。其实,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在家换一身宽松、软和的旧衣服,似乎不知...
2025-07-1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