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代人越来越倾向于把每日所感所想整理成文字,发表于微博中。日子久了,就变成了微博成瘾一族。无论多小的事件,都要发一发。其结果就是易被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甚...
2025-07-14
导语:工作多则感到负荷重、压力大。我们经常有人感叹“吃饭很累呀”!在饭桌上,要照顾好客人,要活跃气氛,一坐几个小时,这绝不是休闲,应酬多也是会增加压力的。当精神高度紧张,处于高压之下的心理与身体状态不佳时,血压易升高,血管易痉挛,斑块破裂堵塞血管,出现心肌梗死。
5月22日,郑州某报一名28岁的男记者在家中猝死,引发网友强烈关注。而近段多发猝死事件出现,人们在惋惜同情的同时,也在反思我们的健康到底怎么了?在这个大家都一路狂奔向前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来看待猝死现象,下面是心理专家的说法。
名词解释:猝死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猝死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最多见的是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据资料显示,大约80%左右的猝死都是跟心脏直接相关的。有些猝死发生前有一些诱发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强或轻度外伤等,有的则无明显诱因,甚至发生于睡眠、休息之时。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猝死出现了年轻化的倾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心理专家指出,现在,人们应该从这些年轻的生命的消逝事件中引起警觉,总结和关注他们悲剧背后的现象,以便于防止更多的类似悲剧重演。专家特别提醒年轻人,关注同龄人的悲剧,关注自己的健康,同时为下一代的健康负责,管理好自己,不将带病的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发病年龄不断前移
专家认为,与我国13亿人口总数相对比,20多岁、30岁上下猝死的病患并不多,正是因为少,且其中许多又是公众人物,像2009年浙江卫视的女主播在上海猝死,今年3月上海25岁女硕士猝死,所以备受关注。
倒回去二十年,如遇50岁患者猝死,人们会十分震惊:“这么年轻怎么就得这病!”而此前德国有人写了一本书,惊讶于《年轻人为什么心肌梗死》,那是指40岁以上的“年轻人”。可现在,40岁左右猝死的也大有人在,像侯耀文、王均瑶、高秀敏,都是英年早逝。而今天,更加年轻化,发病年龄在很大程度上被前移!
心理压力诱发猝死
抽烟、喝酒、消夜,这是许多朋友都有的生活习惯。这看似自由、开放、享受,可是,从健康角度讲,却不是理想的生活方式,没有规律。长期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可以诱发“文明病”,比如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罹患各种疾病。
总结一下许多人的生活:按身体需要,原本应该是8小时工作制,现实却是不到8小时的休息,不一定是在工作,但身体没有得到休息。身心怎能不失衡?
有数据显示,戒烟可以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下降,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芬兰。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芬兰吸烟的人口众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居全球之首;但是,经过二三十年的控烟,芬兰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下降,分析认为,这种结果有一半以上的功劳要归于戒烟。饮食失衡也是不容忽视的,专家指出,以前认为这是富贵病,现在不尽然,“三高”病人大大增多。
“三多一少”易猝死
专家介绍,心脑血管病患者多出自“三多一少”人群。所谓“三多一少”指工作多、应酬多、烟酒多、运动少。
工作多则感到负荷重、压力大。君不见经常有人感叹“吃饭很累呀”!在饭桌上,要照顾好客人,要活跃气氛,一坐几个小时,这绝不是休闲,应酬多也是会增加压力的。当精神高度紧张,处于高压之下的心理与身体状态不佳时,血压易升高,血管易痉挛,斑块破裂堵塞血管,出现心肌梗死。长期久坐不动,顾不上喝水,血黏度升高,代谢紊乱,血脂代谢不正常,大起大落的情绪,又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以前认为女性有雌激素保护,心血管病发病率低于男性,但现在女性和男性在工作上、生活方式上都越来越接近,有的甚至吸烟、吸二手烟,也不运动,未绝经的也发生冠心病。
专家提醒大家,虽然现在社会高速发展,压力大、节奏快,但并不代表心脑血管疾病是应付出的必然代价,大家加强自律,多学习健康知识,多倡导并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逃出这个“魔咒”。
最受欢迎心理热文内衣看她性情水果测性格80后剩女独白一周减压表明星抑郁行为“00后”疯狂激吻看儿童性心理 乳房大小决定女人性格? 解读哭泣的N种健康隐秘 女人在床上最在乎事情排行榜 新知:常与鲜花为伴能减压 80后夫妻相处定律大曝光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53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小心!微博成瘾会导致心理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导语:现代人越来越倾向于把每日所感所想整理成文字,发表于微博中。日子久了,就变成了微博成瘾一族。无论多小的事件,都要发一发。其结果就是易被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甚...
2025-07-14
传说中的“限量限购”如同一柄悬在北京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大家宁可信其有,北京的车市变得像菜市场一样火爆。在创出机动车销售9.5万辆的纪录后,北京市缓解交通拥...
2025-07-14
导语:气象条件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气象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情绪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一些国家在发布天气预报的同时,还发布未来天气里...
2025-07-14
导读:女人天生心思细腻,对什么事都极其敏感,又喜欢比较,结果总发现自己的生活不尽如人意,但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心理正在偷走你的幸福啊。1、不善于发现阳光面生活中有很...
2025-07-14
导语:每次小长假过后,很多上班族都多少有点“不在状态”,怎么才能尽快重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呢?英国《每日电讯报》登出了一篇心理学家的文章,介绍了以下几个日常生活中...
2025-07-14
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只认识身体的疾病,对于心理疾病大多比较忽略。好好的人能吃能喝,说谁有病都不乐意。然而根据实际调查,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
2025-07-14
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体现于心理缺陷、变态心理及心理疾病。心理缺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基本符合标准的,即谓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尚有为数不少的心理缺陷...
2025-07-14
导读:有些幼儿损坏东西,并未意识到行动的后果,而是对活动的过程感兴趣,觉着好玩。例如把图书中色彩鲜艳的画面撕下来折叠玩具;到田里揪下菜花、豆角、嫩瓜;用刀、笔在...
2025-07-14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对于老年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灵健康、身体无病就是健康,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确立,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
2025-07-14
现在人们常谈所谓“世纪末的心态”,而厌倦正是这种“世纪末的心态”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为什么到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给人提供的发展机会是那样的多,一个人可以有所作为的...
2025-07-1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