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嫉妒俗称为“红眼病、吃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等等。...
2025-07-18
有位年逾八旬的父亲,他有五个儿女,孙辈一大群,却一个人孤苦伶仃的住在一个黑洞洞的老房子里,晚景显得异常凄凉。他四处对乡邻诉说儿女的不孝,可是没有几个人同情他,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父亲是个封建大家长,孩子们从小到大,事事都要听他的,顺从他。稍有不从,父亲不是打就是骂,孩子们从小就很怕他。如今,儿女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大都当了爷爷奶奶,依然在父亲面前动辄就被骂和被打,所以,儿女一个个只好逃之夭夭,再也不肯回到这个家里。父亲就四处告状,要求儿女回来照顾他,儿女们宁肯顶着不孝的罪名,只肯付赡养费,却没有一个愿意回家。
这个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弄得如此糟糕,以至于他到了八十岁的高龄,还不肯改变对待亲人的态度,依然用一种会赶走孩子的方式去与孩子建立方式,即,“你们必须回来,你们必须听我的!”,可是他也悲哀的发现,他老了,他想通过打骂的方式控制和孩子的关系,他无能为力了。
名词解释:侵略式依恋,是指一种带有控制性的亲情依恋关系,把依恋对象视作被控制的对象,要求他们听从、顺从,如果反抗则会遭到父母的打骂。
亲密关系的几种依恋原型
每个人都需要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而亲密关系的建立,起源于童年期我们与亲密照顾者建立的依恋模式。在精神分析的依恋关系理论中,有以下几种依恋原型:
1.过度依恋的关系模式
表现为对客体的分离焦虑。较轻的分离焦虑我们会在恐惧症尤其是学校恐惧症中见到,也可以在各类因过度依恋导致的各种婚姻问题,而严重的分离焦虑会导致依赖性人格障碍。
2.过度适应的关系模式
表现为不需要一个好客体。在多子女家庭中,我们常常会在老大身上看到这种类型的依恋模式,主要表现为过度的独立,报喜不报忧,很少有情感色彩,对亲人间的分离表现得过度理智化;也可以从被寄养在别人家的孩子身上看到这种过度适应的情形,从小就特别懂事,像个小大人,不会撒娇,吃苦耐劳,表现不出这个年龄段孩子应有的一些情绪特征。
3.侵略式依恋的模式
表现为施虐与受虐关系。在这种依恋关系中,对方会感到被控制,被威胁,有一种急于逃避和远离这种关系的强烈欲望,就像前文中提到的这个父亲,儿女都不堪忍受和父亲在一起,急急逃离开这个家,宁肯承担不孝的罪名,也不愿意再踏入这个家门。这种依恋模式是所有依恋关系模式中最痛苦的一种,关系双方受尽折磨而又无力挣脱。
4.角色倒错的依恋模式
即在依恋关系中,孩子被迫过早承担父母的角色。这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常常是因为父母因为各种困难,如酗酒,精神疾病不能照料孩子,而使得孩子在童年期缺乏一个可以建立依恋关系的客体,反而是被迫充当起被父母依赖的客体。这种角色倒错的依恋关系,使得当事人在长大成人后,可能会过度理智化,也可能成为抑郁症的诱因。
侵略式依恋:不是“希特勒”就是“祥林嫂”
侵略式依恋关系,是一种早期客体关系的原型。在这种依恋关系中,个体会有两种表现方式:
?一种是把依恋对象视作被控制的对象,常常以威胁恐吓等方式对待对方,说一不二,专横霸道,挑剔苛刻,企图让儿女都听他的,就像一个家庭的“希特勒”。
?另外一种表现就是像一个受苦受难、被虐待的对象,感受到可怜,悲苦,并不断放大这种感受,让对方心生内疚而被牢牢控制。
就像上文这个父亲,他其实是很希望儿女爱他孝顺他,但是他与儿女建立关系的方式却是侵略式的。他不允许儿女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和见解,一定要什么都得听他的,即使他的想法和决定是多么的不合乎常理,多么的可笑,儿女必须小时候一样完完全全的服从父亲的安排和决定;同时,当孩子一个个不堪忍受他的对待而离开他时,他的感受是很悲伤的,因为养大几个孩子吃尽苦头,正是年龄老迈最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却落得个孤家寡人,所以他的感受是很悲苦的,就像一个被虐待遗弃的老人,生活的很凄惨。可是当有的儿子回来照顾他时,他又重新变成那个唯我独尊的霸道老子,甚至动手打儿子和孙子,于是逼迫的孩子一个个只得离他远远的。
他非常希望与孩子建立一个温馨和谐的关系,可是他的做法却又像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赶出家门,这种矛盾的态度,正是这个父亲内在客体关系的冲突,即他与人建立关系的方式是矛盾的,这取决于他早年与亲密照顾者之间建立的依恋关系是失败的。
侵略式依恋关系的成型,是因为个体在生命的早年,缺乏一个可以建立温暖关系的好客体,这个好客体常常是母亲。在心理咨询中,主要是帮助个案在内在客体世界中重获一个可以依恋的客体。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师扮演一个始终稳定、温暖、敏锐,积极关注的客体,内化到个案的内在世界中,这样,个案才能在现实世界中,在他的亲密关系中,有能力建立和谐的依恋关系。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572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研究表明嫉妒伤身还会使视力下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嫉妒俗称为“红眼病、吃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等等。...
2025-07-18
老人是现在非常受关注的一大群体,因为现在许多年轻人都长期在外工作,因此许多人老人都面临着无人赡养的问题,“空巢老人”都是可悲的。老人上了年纪心理活动就不一样了,...
2025-07-18
我们很容易将“无聊”或“心不在焉”贬损得一无是处。从表面上看,人若处在这种心理状态,就好似死水一潭,心灵也仿佛槁木死灰般麻木。这就是为什么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J...
2025-07-18
最近老听朋友说他妈好无聊,每天都在唠唠叨叨数落他,还不如她上班的那会,各自出门上班,回家各自管好自己就行。原以为老妈退休了,每天回家都能吃到妈妈做的饭,幸福的日...
2025-07-18
案例介绍:小娟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父母也经常对她冷嘲热讽。心情低落的她,无意中发现吃东西能让心情好起来,于是便养成了一遇到心情不好,便大吃特吃的习...
2025-07-18
工作时,满面笑容地答疑解惑,下班后却不想回朋友的电话;聚会时,意气风发地呼朋引伴,回到家却连一句话都不想说……压力缠身、分身乏术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不知不觉陷入...
2025-07-18
2010年6月,姚某某、邢某某之子姚某(6岁)独自在其一家租住地社区的河道小码头玩耍时落水。姚某某得知有小孩落水,没有立即下水救援,当他回家没有找到儿子后,方才...
2025-07-18
阻碍自我的幸福事实上快乐和幸福并不是天生的,但是的确不少女性天生拥有快乐的能力,就像不少人天生比其他人更适宜球类运动,但是,经过正确的训练和实践,你也可以拥有掌...
2025-07-18
1.享受一次SPA及精油按摩。按摩是最能释放压力的方式,而精油按摩能在放松的同时,呵护肌肤,调理身心。选择SPA时,要留意环境是否安全、卫生、干净,如果不想舟车...
2025-07-18
人体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它的每个部分是紧密联系整体。当身体的某个部分出现病症时,其它部分也会有所反应。日常中,没有意识到这些疾病的征兆;在夜晚,梦就会诉说潜意识所...
2025-07-1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