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斯顿,病了”———这是你能感觉到的,你确定你能下结论,但这仅仅是一种“侥幸猜中”。但是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提供了准确的电生理学证据,证明以上结论有...
2025-07-19
今年26岁的张先生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工作经历却颇为复杂,4年间竟然转换了七八个工作,最短的一次只在单位工作了一个月就辞职了。张先生对现在的工作仍不满意,觉得枯燥无味,没有前途,又想到跳槽。但多次跳槽使张先生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自己能力差,加之父母对其的唠叨,内心很是纠结、矛盾,几乎每晚失眠,感觉人都要崩溃了。
与张先生情况类似的还有李小姐,今年27岁,工作5年来也是接连跳槽,几个月换一次工作对她来说早就习以为常,至今也已经换了六七次工作。以至于她的一些好朋友给她打电话常常要先问一句——“你还在上回说的那个公司上班吗?”最让朋友们目瞪口呆的还是最近的一次,她来了个上午上岗,下午辞职,这一举动把朋友们都镇住了,过去大家还都帮她找理由,认为她屡屡跳槽是由于工资待遇低或者是因为工作环境差,要么就是公司的发展前景不好、公司人际关系复杂、老板太过苛刻……但是她跳槽的次数实在太过了,现在朋友们在谈论她时,已经不再帮她找理由,而是认为原因都出在李小姐自己身上,甚至有几个关系亲密的姐妹干脆直接劝说她“不要把钱看得那么重”、“别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要老觉得是领导不好,换位思考一下,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到位呢?”这么一来,李小 姐自己也开始焦躁不安,产生了自卑心理——难道真的是我好高骛远,或者能力不够吗?
当今就业市场、人才市场不断开放,政府政策和保障机制的不断完善与健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跳槽,以寻求自我价值的就业机会。春节过后的三、四月是跳槽高峰期,他们当中很多人一直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苦恼,或者对现在工作不满意,导致自卑、情绪低落,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的心理状态陷入了误区,从而引发了诸多心理问题。
张先生和李小姐的案例就是频繁跳槽导致心理问题的一个代表,他们因频繁跳槽,到目前为止也未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种种困乏不安情绪和负性情绪的叠加之下,焦虑感不断升级,导致不能根据客观现实和自身实际认同自我,进而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出现了抑郁情绪。
跳槽意味着离开选择新的工作,融入一个新环境需要我们付出的更多,从工作内容、人际关系到企业文化都需要重新适应,既然如此,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频繁跳槽呢?
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而人的社会属性又决定人经常在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人的能动性就取决于在进行比较后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影响着人的工作动机。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还要关心相对量。因此,他要通过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报 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直接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许多研究表明,与更幸福的人比较会降低自己的主观幸福感,与不幸的人比较会提高自己的主观幸福感。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免将现在的生活状态与其他同学、员工或者同行业、同职位的人做比较,即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如果别人的状态优于自己,就会产生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为了找到职业幸福感,就会想到别的企业或单位去寻求幸福。
而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个体的非智力因素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他个体的影响,“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和行为的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正确认识社会需求,没有公正、客观地评价自身的素质、特长及其他条件,在跳槽问题上,轻率从事,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当发现跳槽后新的工作并不适合自己,或者还不如原来,为了挽回因跳槽带来的“损失”,就会再次选择跳槽。
其实跳槽没有好坏之分,民间一直都有“人挪活,树挪死”的说法,任何人都有选择职业的自由,适时跳槽对人们职业发展能够提供良机。但是,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经过客观的分析,无目标、无规划的频繁乱跳是非常不可取的。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57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科学家解密“第六感”真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埃文斯顿,病了”———这是你能感觉到的,你确定你能下结论,但这仅仅是一种“侥幸猜中”。但是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提供了准确的电生理学证据,证明以上结论有...
2025-07-19
所谓虚荣心就是扭曲了的自尊心。虚荣心男女都有,但总的说来,女性的虚荣心比男性强。因此,虚荣心带给女性的痛苦比男性大得多。这一类型的人表面上表现为强烈的虚荣,其深...
2025-07-19
害怕心理。人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
2025-07-19
法国统计局12日发表一份报告显示,2010年法国本土人们平均每天花费3小时看电视,而使用电脑的平均时间只有45分钟,人们越来越喜欢一个人看电视。数据显示,人们看...
2025-07-19
一、练瑜伽:更自信。一项研究发现,每周3次,每次1小时的瑜伽可以提高体内神经传递物质的水平,缓解焦虑,使人自信。每天在家中练习10分钟即可。瑜伽新手应学会正...
2025-07-19
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引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症状的基因,双向性情感障碍也被称为躁郁症。波恩大学和曼海姆心理健康中心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NCAN基因是导致双相情感...
2025-07-19
很多人以为,冥想要在禅修中心由专门的老师指导才能进行。其实不然,冥想很简单,坐在汽车、火车、咖啡店、办公室里,你都可以冥想;走路、冲凉时你也可以冥想,你要做的只...
2025-07-19
如何让朋友感觉到你的真诚呢?生活中,朋友陪伴我们走过了太多的路,但是我们如何将自己的友谊处理得当,如何让自己的朋友觉得自己才是最真诚的朋友呢?人际交往心理专家称...
2025-07-19
典型案例:26岁的曹瑶瑶原本是一名积极活跃的白领,在原单位工作得心应手,备受领导好评和同事喜欢。2010年10月,瑶瑶跳槽到了一家离父母家最近的公司。由于工作性...
2025-07-19
男人害怕衰老后的5件事无法性爱。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精神病学教授肯恩罗宾斯表示,当性欲开始下降,性生活不如从前的时候,男性更担心由此带来的尴尬或羞辱。对策:检查胆固...
2025-07-19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