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到底有多伤身?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和美国“关爱网”等多家媒体近日综合相关研究发现,生气不仅会伤及心肝肺等人体重要组织器官,而且会增加癌症和猝死几率,缩短...
2025-07-22
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实
忧郁症病人首要之务就是要有“病识感”,咨商经验丰富的长庚大学行为科学所助理教授杨启正观察,很多病人会否认、逃避、伪装、拒绝,不愿正视自己生病,但往往“愈挣扎,陷得愈深”。
“有病一定要先治病,”具有临床心理师资格的杨启正叮咛,不论是生理或心理疾病,先把症状控制好,一旦稳定之后再加上其他的辅助治疗方式。如果放任不管,或者自以为靠意志力就会好,只会使病情愈来愈严重,就像滚雪球,弄到难以收拾,就大事不妙了!
停止问“为什么是我”
无时无刻想着“我为什么会生病?”只会让人更绝望、更不甘心。不必再问“为什么是我”,你可能忽视问题已经很久,现在,你就是累了,病了,你的身体已经在对你发出求救讯号,到了需要停下来好好照顾它的时候了。
忧郁症不是羞耻的秘密
忧郁症病人常常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生病,因为担心被外界扭曲、贴标签。但忧郁症其实是因为大脑功能不稳定,就像是得了“感冒”或“肠胃炎”,一旦身体的状况不好就发作了。
“不必把这些负面看法照单全收,更不必随着毫无根据的批评起舞,”宝安咨商中心心理师李苇蓉指出,病人应体认自己的“精神抵抗力”很差,的确就是生病了,需要靠专业医疗提供协助。如果当成秘密守住不说,独自默默承受,反而更煎熬,因为你需要周围更多的支持和协助。
不用放大镜自我检查
李苇蓉指出,忧郁症病人习惯拿着“放大镜”自我检查,甚至动辄自认是失败者,“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把所有的责任统统揽在身上。
反省是好事,但结果要变成助力,而不是阻力。 “停止自责,也不要事事求完美,有时候,的确是别人的错,”李苇蓉举例,譬如大环境不佳造成投资损失、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不够、老板很“机车”??,并不是你不够好、偷懒,或不够努力,你已经尽了力,对自己可以交代了。
饶了自己
忧郁症病人常会杞人忧天,对于未发生的事惶惶不安,而且老是想到最坏的结果。
练习在每次心情沮丧的时候,先赶紧问自己:“到底是谁的事?”生活中其实只要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必插手别人的问题,例如婚姻幸不幸福、老板加不加薪,至于天灾人害这些老天爷的事,更是超过能力范围,无从预测掌控,就把结果交给老天吧!
改变“视盲”
忧郁会影响行为,而行为又会反过来滋养忧郁的情绪,“我们在心里迷了路,”一名曾罹患忧郁症的医学院女学生以文字描述情绪转折,经常莫名其妙地哭泣、无力感、绝望和挫折感,而且,这种负面想法会渐渐扩散,包括对整个人生、社会,都产生莫大疑问。
这名女学生根据自身经验提醒,千万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也不要把全部的焦点放在自己的疾病,要多参与社交、建立人际网络资源。好的人际互动不但可以转移注意力,好朋友对你善意的协助,更能让你看到人生的光明面,对未来怀抱希望。
关掉负面思考模式
忧郁症出现的“自动化负面循环思考模式”,往往把患者导入错误方向,愈是急切地想复原,愈发现自己无能为力。当心情起了大雾,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坐下来耐心等候”,政大心理系教授许文耀提醒,如果拼命搅拌,只会让情绪变得更混浊,它自动会沉淀,等到雾散了,清澈的那一面自然就会浮现。
可以用理性抽离的方法把自己剖开,感觉像是在看待别人的问题,以一个旁观者的立场观察它、记录它、揣摩它,知道这一切终究会过去,也就不觉得有那么可怕了。
保持规律作息
忧郁是深夜里的“黑狗”,不但掠夺你的快乐,还会影响身体,使你思绪紊乱,饮食、睡眠以及生活秩序变得毫无章法。就像你得了感冒,医生会叮嘱你要多休息、保持营养均衡。
“睡得好”、“吃得好”、“按时服药”是忧郁症病人最需要遵守的三大原则,每天睡前服一颗抗忧郁药或助眠药物,这没什么好难为情,并不丢脸,可以让免疫、循环系统维持正常运作,身体机能恢复得快,病才好得快。
善用身体气压计
预测天气的好坏需要靠气压计,身体各部位和情绪压力有紧密的连结,并且会传达讯息,你也可以利用“身体的气压计”来侦测自己的状况。
做法是,找一个你认为对压力及困难反应相当敏感的身体部位,譬如肩颈、胸部或腹部,每天特别观照它,留意它的变化,是否收缩、紧绷或不舒服,一旦发现状况不佳,可用冥想、深呼吸、按摩、泡澡或其他放松训练,帮助减轻解除压力。
不做“耗竭的漏斗”
瑞典籍心理学家亚斯伯教授曾提出一个“耗竭漏斗”的理论:情绪持续走下坡的人,通常也是那些最认真负责的工作者,他们会过滤生活中看似可有可无、滋养身心的活动,就像一个往下漂流的漏斗,不断流失可以储备能量的休闲娱乐,让生活圈变得愈来愈小。但更多的负担与压力导致心力耗损的情况更严重,当漏斗愈来愈狭窄,一个人就愈有可能崩溃或耗竭。
此时此刻,绝对不宜从事更繁重的工作,也不做复杂的思考和决定。你需要的是度假、参加讲座、到社福机构做志工、看喜剧电影、拜访好友,或者从事你过去一向喜爱的消遣嗜好。但切记,你的“活动”不包括喝酒或服用任何未经医生许可、会引起亢奋的药物。
本文出自天下杂志出版《别让身体比你老》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611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生气到底有多伤身?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和美国“关爱网”等多家媒体近日综合相关研究发现,生气不仅会伤及心肝肺等人体重要组织器官,而且会增加癌症和猝死几率,缩短...
2025-07-22
1.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绝对需要得到其他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扬。艾利斯不反对人需要别人的称赞与喜爱,而且认为能够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与称赞是一件好事。...
2025-07-22
有人说,人的内心深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多项心理学实验证实,每个人一生都难免被7种消极心理左右,从而损害自己的心理健康,破坏人际关系,甚至走上人生的弯路。那...
2025-07-22
芝加哥焦虑治疗师DaveCarbonell博士指出,学习如何应对焦虑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研究发现,调整呼吸和写日记等复合方法有助于克服焦虑。下面,就来看一下还有哪...
2025-07-22
夏季,你想拥有窈窕的身材吗?那么,好好管理好你的情绪吧。否则,你身上的肉也会一如这夏季的情绪,起伏不定呢!何出此言?因为情绪会影响肥胖程度,比如生气——这对爱苗...
2025-07-22
与人们通过多吃蔬菜水果维护身体健康一样,保持心理健康同样有章可循。每天只要做5件小事,就能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这5件小事分别是:1.与他人联络感情。与家人、...
2025-07-22
1、把快乐具体化想象你的将来,至少在情绪上对未来的事做好准备。如果你把这一窍门用到明确的目标上,就会找到快乐。2、空一点时间空出时间加强掌握自己的时间,优化...
2025-07-22
每个人都会说谎,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没说过谎,那么其实他就是在撒谎。不论结果好坏,说谎是人类的天性之一,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知道如果一定要孤独地捍卫真理,那么就很...
2025-07-22
在特定的场合,一说话就脸红、口吃;一人呆在电梯里,有压迫感、窒息感等;爬到高楼的顶层,两腿发软,打哆嗦……这些症状提示“你有点儿恐惧”。一般程度的恐惧是人人皆有...
2025-07-22
繁忙的生活中,你是否感觉到疲累感如影随形的感觉?就像便秘和水肿有损健康、美貌的道理一样,不赶快排解心中累积的愤怒及郁闷,可是会让你战斗力下降、整个人蒙上一层阴影...
2025-07-2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