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总会遇到挫折和沟坎。各种各样的烦恼和不快乐,就象躲在暗处的刺客,趁你不注意的时候跳出来朝你砍上几刀。或是单位里被领导训话,或是朋友间起了误会,或是中了...
2025-07-25
灾后心理干预——
3月21日,是第九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管理睡眠”。据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专家调查发现,在地震灾区,目前仍有部分群众存在睡眠障碍。专家认为,科学管理睡眠,意味着除用心理干预手段介入睡眠障碍外,更需要人们通过对睡眠的科学认识来自我调节。
自然疗法很实用
3月15日上午,温暖的阳光洒满都江堰幸福人家板房区。
周健在阳光中醒来,已经8点多了。一夜无梦,最近一段时间,周健常能这样一觉睡到天亮。
其实,两个月前,周健还在被睡眠障碍困扰着。地震中,他的家被毁,自己手臂受伤,震后,他时常感到焦虑,以致“一闭眼就老想事,睡不着。”
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专家到安置点进行心理疏导,判断周健是由于入睡前思绪繁杂、情绪焦虑、肌肉紧张,因而入睡的潜伏期延长。并开出一张治疗方子:多做户外运动,多参加集体活动,放松心情。
周健将信将疑开始试着参加安置点的活动。清晨,参加早操,傍晚,和大家一道打打篮球。一两周下来,周健发现,晚上的日子不再那么难熬。
自我调节与民众互助,正是华西医院心理志愿者队伍针对灾区群众睡眠障碍问题而提出的“自然疗法”。
地震后一个月,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灾后社区心理康复组负责人孙学礼曾带队到灾区安置点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当时在一个300多人的安置点里做的调查表明,其中200多人存在睡眠障碍。
对此现象,孙学礼认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发生后,几乎每个人都会出现诸如抑郁、焦虑、自责、内疚、愤怒等心理反应,相继会出现入睡困难、噩梦不断等睡眠问题。“大多数人在灾难后数月之内会自己缓解,其中60%的人可能会在一年内自愈。大约有30%—40%的人群进入慢性恢复状态,依然存在睡眠障碍。”
在许多安置点,华西医院心理志愿者队伍发起了“成员互助”的心理危机干预。除了让志愿者组织灾区群众跳集体舞,参与集体文体活动,更提倡从生活入手,让受灾群众互相了解、互相温暖,通过和睦的邻里关系与群体生活,让对方感觉到以往的生活在慢慢回来。
前不久,华西医院心理志愿者队伍在对灾区安置点群众进行追踪回访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自助,患睡眠障碍的群众逐渐减少,从过去的七成降低到两三成。
说出你的情绪来
睡不着,睡不好。不知从何时起,睡眠问题开始悄悄抓挠着冯祥飞的神经。
冯祥飞是北川某局的机关干部。白天,他有大量繁杂的工作需要完成:搜集北川各乡镇资料,汇总后再进行统计和总结。晚上,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集体宿舍,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脑子里总想着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完,一直想、反复想接下来要做的事。”往往是到半夜一两点才迷迷糊糊睡去,凌晨四五点就醒了。好几次,梦见在地震中去世的父亲,冯祥飞还从梦中惊醒。
去年底,北川县对干部分批进行了异地疗养培训。当来自台湾的心理学博士蔡仲淮对干部们进行心理援助测试时,问道“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绝大多数人都说“自己最想好好睡一觉”。
绵阳市三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心理学博士黄国平也曾遇到这样的状况。去年底,黄国平带队在北川、平武等地为灾区干部进行心理咨询,灾区干部们问得最多的也是睡眠问题。“为什么总做噩梦?”“为什么总梦到我老婆孩子?”
黄国平认为,灾区干部这一特殊的群体,不少人自身家庭蒙受巨大损失,但强忍悲痛,坚守岗位,他们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睡眠障碍”因此成为灾区干部精神焦虑的一个主要体现。
“把压力和情绪说出来,再好好睡上一觉。”黄国平告诉干部们,切记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一同分担悲痛。
科学认识睡得更好
心理专家的干预与介入尽管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专家们认为,只有个人对睡眠有了科学的认识后,才能“睡得更好”。
“不要放大偶尔的失眠,但也不能忽略失眠的症状。”孙学礼称,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焦虑症及高血压等多类疾病的“窗口”,但因为睡眠与人们的生活贴得太近,人们往往不太在意。尤其在经历过较大精神痛苦后,许多人习惯将这些痛苦掩藏心底。当人的负荷越来越重时,心理承受能力会变弱,就像电脑用的时间长了会变慢一样。这时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睡眠。睡眠像人体的“重启键”,帮助人们恢复精力。很多的心理困扰,在充足的睡眠之后都会有好转。
孙学礼提醒,早睡早起、作息规律,是拥有良好睡眠质量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前一晚睡得不好,第二天应该继续日常工作,增加体育锻炼等活动,这样更有助于晚间沉睡,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另外,和家人多待在一起,减少一个人的回忆时间,或参与社区活动,转移注意力。平时可以多用洗澡、听音乐、深呼吸、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自己。注意不能靠大量喝酒、过度激烈运动等方式来让身体更疲惫,这样导致的沉睡状况,会让次日的精神更加萎靡,从而导致连锁失眠状况。
精彩推荐 权威调查:5%毕业生想过自杀 强档测试:你最迷恋哪种女人? 心理学家为你解析十大梦中“鬼” 最实用:从睡相看能看出人的潜意识 揭谎!娱乐圈大牌明星都是说谎精 职场攻略:怎样从小动作看穿上司心思 他不行是你错?男人下半身压力源于女人 暴强!如今的大学生为减压去裸奔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635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6小招 做个心灵SPA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挫折和沟坎。各种各样的烦恼和不快乐,就象躲在暗处的刺客,趁你不注意的时候跳出来朝你砍上几刀。或是单位里被领导训话,或是朋友间起了误会,或是中了...
2025-07-25
科学研究发现,部分童年曾患多动症的人到了成年,其仍存在特征性的注意力缺陷,并伴随一定的行为问题。有专家报道,该比例可高达50%~65%。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025-07-25
某名人想不开抑郁了,某明星想不开自杀了……生活中“想不开”似乎处处都有。小小的心结打不开,后果真有那么严重吗?其实,许多常见的心理疾病,如焦虑障碍、社交恐惧、考...
2025-07-25
格式塔疗法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专家弗雷里克·S·珀尔斯博士创立的。根据珀尔斯的最简明的解释,格式塔疗法是自己对自己疾病的觉察、体会和醒悟,是一种修心养性的自我治疗方...
2025-07-25
面对工作、生活的压力,您是否也有情绪低落、感觉抑郁的时候?那么,如何才能把这恼人的情绪“扫地出门”?除了心理治疗、服用药物等方法外,日常膳食也能帮上大忙!健康如...
2025-07-25
其实我们生活在一个比较多元的世界当中,这个世界虽然有美好,但是也有很多恐惧的事情会发生,建议大家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一定要做好自我的心理调节,毕竟美好大于恐...
2025-07-25
月初,我们平台发布了《除了抑郁症,还有什么病要去精神科?》一文,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方便转发的患者科普,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合理就医。文章获得了1.6万点...
2025-07-25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降低、态度悲观、对事物缺乏兴趣,有自我贬低和自责的情绪,难以集中注意力,食欲下降,睡眠形态改变等。据报道...
2025-07-25
昨天,重庆公交车坠江原因在网上公布,网友们一片哗然,因为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一起由一时冲动引发的人祸,事发前乘客因为坐过站而不满,与司机发生激烈争执互殴,...
2025-07-25
有些天生胆小的人经常会感觉到心理恐惧,经常有这样的心理是不太可能干成大事的,必须想办法把恐惧的心理克服才行,这些心理经常感到恐惧的人最想知道的肯定是心理恐惧怎么...
2025-07-25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