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健康正文

缺乏这种常见的营养素,可能会增加你的抑郁风险

2025-07-25 心理健康
【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降低、态度悲观、对事物缺乏兴趣,有自我贬低和自责的情绪,难以集中注意力,食欲下降,睡眠形态改变等。据报道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降低、态度悲观、对事物缺乏兴趣,有自我贬低和自责的情绪,难以集中注意力,食欲下降,睡眠形态改变等。

据报道,全球患有抑郁症的人至少超过3.5亿,伴随着它的高复发率和致残率,抑郁症给社会及家庭带来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在不断攀升,已经成为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事件常见报端,这些报道提高了人们对抑郁症的重视程度,也促使人们对抑郁症展开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以往的研究一般认为抑郁症的发病常与遗传因素、个性特质、内分泌变化、外部环境变化和躯体疾病等有关,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抑郁症与维生素D关系密切: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增加个体的抑郁风险。

维生素D与抑郁症存在相关关系

在《 the Journal of Post-Acute and Long-Term Care Medicine》期刊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季节性情感障碍症之间存在重要关联。维生素D缺乏是SAD的关键病因,它在SA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另外,流行病学数据也表明抑郁症患者常伴随体内维生素D水平偏低。在SchneiDer的研究中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平均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而在针对老年人的研究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Hoogendijk等对65-92岁的1282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患有抑郁症的老年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较其他老年人低14%。

根据一项新发表的历经四年的随访研究显示,缺乏维生素D可使老年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75%。这是一项在爱尔兰开展的老龄化纵向研究,拥有3965个样本量,参加此项研究的工作人员称:“这是在爱尔兰进行的关于老年人患抑郁症风险和维生素D状况的最具代表性、最全面的研究。”

所以,这个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以为抑郁症的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维生素D如何影响抑郁情绪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主要是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包括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和西酞普兰等,它是通过阻断神经细胞重新摄取5-HT,以提高突触间隙中5-HT浓度来改善抑郁情绪的。那我们就会思考,维生素D是通过什么机制来调节抑郁情绪的呢?

1、维生素D与单胺类神经递质

经典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认为抑郁症发生主要与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缺乏有关。有证据表明,维生素D3可抑制血脑屏障外组织色氨酸羟化酶1基因的转录,这一机制可解释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5-HT的合成水平异常,从而影响情绪调节。

2、维生素D与氧化损伤

临床试验证明,抑郁症病人血清过氧化物及氧化标记物的含量高于正常人。血清过氧化物含量高会导致主管情绪和记忆的海马组织发生氧化损伤,出现情绪改变和记忆下降。维生素D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减少海马组织的损伤,所以能改善抑郁情绪。

3、维生素D与免疫反应

应激所致体内免疫系统激活,细胞因子释放紊乱、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等认为与抑郁症发生相关。而维生素D具有一定的神经免疫调节,因此可能与抑郁症存在关系。

4、维生素D与神经营养假说

多数研究发现,抑郁的发生、发展与下丘脑有密切关系,而维生素D的受体在下丘脑中大量存在,维生素D不足会抑制部分激素分泌,导致抑郁的发生;而且25羟维生素D3对神经生长因子、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酯酶等神经递质的合成均有促进作用,这些递质的缺乏也是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

维生素D或可作为抑郁症患者的辅助用药

虽然维生素D和抑郁症间有确切关联的结论尚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考虑到已有的研究结果及维生素D对身心健康的益处,对抑郁症患者进行维生素D缺乏检测并及时补充可能是一种简便、成本-效益比较高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另外,老年人体内维生素D缺乏比较常见,在Hoogendi的调查中发现58%老年人的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所以,适当地为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是必要的。

老年人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患上抑郁症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增加社会负担,也会降低其生活质量,减少生活中的愉悦感。补充维生素D,或许可以为老年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帮助。

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

维生素D是一类脂溶性固醇类衍生物,主要由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两种,两者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相似。人体获得维生素D的途径主要有:一是从食物中摄取;二是晒太阳;三是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D。

从食物中摄取:动物性食物中主要含有维生素D3,比如说深海鱼类、动物肝脏、鹌鹑蛋、鱼肝油、瘦肉等,这些食物的维生素D含量较高;植物性食物中主要包括维生素D2,比如说燕麦、糯米、黑米、蘑菇等,维生素D含量虽有但较低。

晒太阳:维生素D有“阳光维生素”之称,人体能够通过阳光照射将体内贮存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同时,太阳光照射还可使皮肤贮存维生素D3备用,不会使维生素D过量。

对于晒太阳,澳洲有个研究建议,在未涂抹防晒品的情况下,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日照较强的时段,每周3-4次将脸部、手臂及手掌日晒10-15分钟,即可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D:这是对于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症患者而言的,可以选用片剂、胶囊或针剂。但维生素D补充过量会有中毒反应,所以必须根据医嘱用药。同时还需监测血清25-D水平,另外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烦躁、肌张力减低等表现要警惕维生素D中毒的发生。

抑郁症研究的前方还有漫漫长路,我们只能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科学总是充满着神秘的未知性,可我们从未放弃。

我们希望能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在这过程中,请允许假设,允许尝试,允许失败。

最后,愿我们终能帮助患者走出抑郁情绪的阴影,希望他们能怀着美好期待,拥抱每一天的朝阳。

参考文献:

[1]薛莹,江沛,李焕德,等.维生素D与神经精神疾病[J].中南药学,2014,12:837-840.

[2]马慧君,王谨敏.维生素D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016-2018.

[3]王雪梅,吴彦,毛旭东,等.维生素D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进展[J],2012,33:13-16.

[4]Robert Briggs, Kevin McCarroll, Kevin McCarroll, et al.Vitamin D Deficiency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Likelihood of Incident Depression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12,2018.DOI:https://doi.org/10.1016/j.jamda.2018.10.006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635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一时冲动带走15条生命!怒从心头起时要怎样紧急“灭火“?

下一篇:返回列表

Copyright © 2024 心理百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0519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