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患上焦虑症的人明显增加。有的表现为躯体化症状,去医院检查却确诊不出患了什么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案例一]到哪儿都手不离...
2025-07-30
现在的孩子怎么从小就如此自私?难道自私是与生俱来的?相信许多年轻的父母都这样抱怨过。那孩子的自私和无礼从何而来?
来自生活中的榜样
镜头1:
明明妈发现,明明不知怎么变得自私起来。小朋友找他借玩具,他摆摆小手说:“不借,借给你,我就没玩了。”他手里拿着好吃的东西,爸爸妈妈开口向他要,他也藏得紧紧地:“不给不给,给了我就没了。”这样的情况遇得多了,明明妈生气地说:“明明,你怎么可以这样自私?”
明明听了妈妈的话,委屈地掉下了眼泪:“上次你不就没把家里的酱油借给邻居阿姨吗?你说,‘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自己就没了’。”这下明明妈愕然了。原来是自己这个不经意的小举动,让明明变得自私了。
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而父母便是涂抹这张白纸的画笔,做好孩子的生活榜样,对每一个父母来说,都非常重要。
当父母努力以身作则,出门坐公车时主动让位,邻居有困难时热心帮助。一段时间后,你一定会发现,孩子也开始为他人着想。
来自父母的溺爱
镜头2:
认识小路夫妻的人都说小路夫妻非常豪爽。虽然家里条件一般,可别人有困难,他们还是会热情帮忙。正因如此,他们觉得欠孩子太多。每一次家里买好吃的,从来舍不得自己吃,全留给孩子。
一次,家里做了孩子最喜欢吃的糖醋排骨,由于做得多两口子也没禁忌,当他们刚要伸筷子夹时,那碗排骨就被宝贝儿子拿到了自己面前:“这是我的,你们不能吃。”看到儿子竟如此自私,小路夫妻很难过。
“爸爸妈妈不爱吃”这句话,很多父母都跟孩子说过。其实,正是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造成了孩子的自私。父母不要溺爱孩子,应取消孩子的特权,让他知道,好东西是要拿出来分享的,而不是自己独占的,当孩子来跟你分享时,更不要拒绝他的请求。
来自无条件的满足
镜头3:
一次逛街,看到一个正哭闹逼着父母买玩具的孩子。孩子在哭,两个大人在吵,孩子的父亲说:“不能买了,这玩具家里有好多个了。”孩子的母亲说:“又不是买不起,你看孩子哭得多可怜。”
宝宝已经有很多玩具,可还天天闹着要买新的,见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还忍不住地伸手去抢。父母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多选择向孩子妥协,一来,孩子在外面哭闹,不买觉得丢面子;二来,父母觉得生活条件好了,不愿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岂不知,正是这样的想法,让孩子的欲望成了个无底洞,永远填不满。
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要学会拒绝,而不是永无止境地满足。所以当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时,不要马上满足他,而是适当地拖一下时间,给他设置一些小障碍。渐渐地,他会明白,不是所有的要求都会得到大人的满足,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当他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时,伸手去抢玩具的自私行为便会减少。
这样引导宝宝和小伙伴分享玩具
2、3岁的宝宝都舍不得把自己的玩具给人玩,还想要别人的玩具。2岁的希希就是这样。
一天,她抱着一个玩具熊和妈妈在小区公园玩,突然一个小朋友手中的布娃娃引起了她的注意。于是,她二话不说上去就抢,那小女孩哪里会依她,出手狠狠地一推。希希被推倒在地,哭得像个泪人,妈妈帮希希拭去眼泪,说:“希希,如果那个小朋友也来抢你的玩具熊,你会一声不吭地给吗?”希希听了摇摇头道:“这是我的,我不给她。”
妈妈摸摸希希的头,柔声道:“对啊,那小朋友肯定也跟你一样。不过,如果你实在想玩,还是有办法的。”希希好奇地问:“什么办法?”妈妈清了清嗓子道:“你看,可不可以用你的玩具熊跟小朋友的布娃娃交换着玩?”
妈妈拉着希希,让希希对那个小朋友说:“小朋友,我用我的玩具熊换你的布娃娃玩一会。好吗?”那小朋友想了想点头同意。互换玩具后,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
正确的引导对孩子很重要。当你看到孩子“自私”时,不要强制纠正,父母先自己做好榜样吧!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685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躯体无端疼痛或因患上焦虑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因为工作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患上焦虑症的人明显增加。有的表现为躯体化症状,去医院检查却确诊不出患了什么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案例一]到哪儿都手不离...
2025-07-30
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有以下表现:(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交往。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
2025-07-30
“我的宝宝总是抓住我的头发才能睡得着。”“可不是,我的宝宝睡觉时总要吮吸着自己的胳膊才行,怎么改也改不过来。”很多年轻的父母在一起交流的时候都发现,自己的宝宝有...
2025-07-30
你是否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总是感觉疲惫不堪?你是否睡眠很差,常常失眠,一走进办公室就哈欠连天、困意连绵?你在晚上加班后,次日起身,疲倦的感觉还是得不到缓解?那么你...
2025-07-30
有这样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心理医生曾治疗过一名患有很严重口吃的成年人,这位患者说自己从懂事起就一直结巴,但仅有一次他没有结巴。那是在他12岁的时候,有一次他乘公共...
2025-07-30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夸夸其谈,尤其喜欢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身家、背景、“靠山”之类的事情,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然而这样的人给人的印象却...
2025-07-30
我72岁,患有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狭窄,曾于2007年10月行PCI,术后一直坚持药物治疗。近2个月我每天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次,每次100毫克;硝苯地平缓释片20...
2025-07-30
抑郁,千万别以为这是离我们很遥远的词,也许你的身边,就有好些人有轻微的抑郁倾向。抑郁而自杀,更不要以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层出不穷的自杀事件,其实有很多就是源于抑...
2025-07-30
如果,你出生在一个二三线的小城市,曾经努力地学习,并在父母的期许下如愿地考入理想的高校,不管是继续刻苦还是得过且过,当四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结束,当你踌躇满志要...
2025-07-30
疼痛是发生频率最高,波及全身各部位最为广泛的一种不适及痛苦的感觉。引起疼痛的原因极为复杂,各种理化因素刺激可致疼痛发生,众多疾病可有疼痛伴随,不良的精神心理因素...
2025-07-3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