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母亲爱孩子,这是人的天性。可为什么有的新妈妈看到孩子反而觉得讨厌?这种“怪情绪”从何而来?是产后抑郁症?是缺少爱心?新妈妈们困惑不已,周围的人疑窦重重。...
2025-07-31
今年是个天灾频现的年份,刚刚经历了青海玉树地震心理余痛的中国人,又迎来了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的挑衅,目前已造成1440多人死亡,600余人下落不明。另据报道陇南暴雨连续,再发泥石流易造成万人被困;西汉高速公路则因特大暴雨发生的泥石流灾害,导致上千辆车和2000多人滞留。灾区恐惧、焦虑、暴躁等心理障碍肆虐,心理工作者已经赶赴灾区。
而在心理工作者奔赴现场干预受灾群众的同时,大众面对这些灾难信息如何更好地保持做好心理自护呢?笔者就此咨询了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门诊的专家。
避免负性情绪投射
最近,在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就出现这样一位来访者,这个35岁的女子忐忑不安地来到心理门诊,因为她总是担心自己靠山而居的房间会不会被泥石流冲垮,进而日日寝食难安。心理医生通过和她的交谈发现,该女子抑郁倾向明显,遇到开心的事情会内疚,遇到伤心的事情则陷入消极的情绪中久久不能自拔,而且外界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她的心理响应,并且她总是会选择负面情绪。
心理医生说:过于敏感的个性特征让该女子容易受到心理暗示,抑郁质的心理倾向让她在面对应激事件是出现负性的情绪投射。像这种不能科学的、健康地控制情绪的人在生活中很常见。情绪的控制与调整是自我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调节机能,也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首要标志。而健康的情绪控制的标准是:首先就要接受自己的情绪,同时也不否定自己。过多的负性情绪会严重伤害本人,导致生活困扰、人际关系冲突和各种心理障碍,甚至一些躯体症状,如心血管疾病、不孕不育等等。
专家建议:天灾面前,避免负性情绪投射要做到“放出去,走出来”。
所谓“放出去”就是把自己内心的焦虑、恐惧、悲痛、愤怒等痛苦的体验发泄出来,学会向身边人倾诉,即使对方也许对此并无兴趣,但是当事人要把这种“减负方式”作为一种充满成就感的事情。不要过长时间、过于深入接触灾难新闻,不要一个人观看灾难影片,拒绝把“天灾”事件毫无逻辑的和自己关联,相反,积极向灾区捐助的义举却可以把自我成就感和抗击天灾相连。
所谓“走出来”就是多接触外界社会,多进行户外运动,进而减少负性情绪投射的机会。以体育运动而言,它不仅能改变人的心理状态,消除忧郁、胆怯、没有自信心等等,而且还能可以明显改善因性格缺陷所带来的负性情绪,增多良性体验,扩大个人的社会心理支持。游泳、慢跑、球类运动和其他集体性运动都是专家推荐的。
“蛋壳心理”要不得
“蛋壳心理”多发于青少年和中青年女性,突出的表现是心理脆弱、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较差。有这种心理的人相对来说生活条件较好,经历的挫折较少,所以一旦有应激事件发生时,这他们的应对能力也比较弱,往往茫然无措或者不能调试好自己的心理平衡,进而引发心理障碍或影响生活和学习。比如在接触到这些“天灾”信息后,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心理承受力明显下降,情绪低迷等现象,这时候家人应善于发现和指导,多陪伴、倾听和鼓励。
如果孩子出现“蛋壳心理”,家长不妨依此为契机,讲述灾区人民英勇顽强抗击天灾的顽强精神和度过短暂的悲伤而化为动力的决心,增强孩子抗挫折的能力。面对有“蛋壳心理”的孩子,家长也应该反省是否是自己“错误”的爱而把孩子变得脆弱不堪,是不是总是习惯于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而让孩子失去学会坚强的机会?家长要学会向有“蛋壳心理”的孩子说“不”,让孩子接受拒绝,懂得世界的“不完美”,懂得成功来自于不懈的努力,养成有韧性的性格。
“天灾”或多或少会在大众心里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暗示甚至心理恐慌,人们尽量减少过度接触负面信息,而应多关注灾区重建,重视和亲人、朋友的相处,体会人间亲情。
39健康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696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解读新妈妈的产后“怪情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导读]母亲爱孩子,这是人的天性。可为什么有的新妈妈看到孩子反而觉得讨厌?这种“怪情绪”从何而来?是产后抑郁症?是缺少爱心?新妈妈们困惑不已,周围的人疑窦重重。...
2025-07-31
人生是没有可能永远都一帆风顺,总会有高低起伏的过程,也会出现令人紧张、感到压力的时刻,尤其那些事业成功人士。误会、争执和况争都可能增加心理负担。只有适时减压,才...
2025-07-31
自卑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或许是因为某一件极其微小的事情都有可能使一个人的情绪低落,对自己失去原有的自信,对生活充满自卑。自卑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
2025-07-31
怎样克服社交恐惧症?第一招。在家中摆放几张空椅子,一张代表"我",其它的代表你所害怕交往的人如父母亲、同事、某异性等,想象一个你们交往的情景,你一会儿坐在"我"...
2025-07-31
古人称呼吸为“息”,一呼一吸,就是一息。呼气叫出息,吸气叫入息。历来的不能那一门派的所谓气功,都重视呼吸的调节。所谓数息法,就是通过计数自己的呼吸,来达到心理放...
2025-07-31
我们有时会形容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其实以自我为中心也是一种心理疾病。下面为你介绍自我中心的表现,以及克服自我中心心理的方法。自我中心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1、少...
2025-07-31
人的情绪是社会的产物,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碰到这样那样对自己有恐惧的事情,那么怎样消除克服心理恐惧紧张的情绪呢?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不同,对事物看法也就不同...
2025-07-31
一个完整健康的性反应和性行为,总是由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和性幻想所引发的性唤起,通过性中枢而作用于性器官完成。兴奋——持续兴奋(平台期)——高度兴奋(高潮期)...
2025-07-31
现代男女生活中如何保持心理平衡,这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美国心理卫生学会提出了心理平衡的10条要诀,值得我们借鉴。一、对自己不苛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抱负,有些人...
2025-07-31
心理专家称,孩子的“情绪病”,以中小学生居多。因为担心开学后学习紧张、压力大,再加上大量未完成的假期作业,容易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统称为“开学恐惧症”,是短时...
2025-07-3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