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曾演过一个叫《我想有个家》的小品,主角头一次在镜头面前征婚,紧张得不得了,虽然不停地想放松,然而一开口自我介绍就露馅了---“我叫不紧张”。可见人在紧张时...
2025-07-31
心理专家称,孩子的“情绪病”,以中小学生居多。因为担心开学后学习紧张、压力大,再加上大量未完成的假期作业,容易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统称为“开学恐惧症”,是短时的心理问题。
孩子缺乏必要的开学心理准备易致焦虑
面对开学,往日舒服的懒觉、精彩的电视节目、无拘无束的玩耍和娱乐等,都将被英语单词、作文题目、数理化公式取代。假期中,孩子在身心各个方面都处于相对放松和随意状态,而即将进入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生活,难免让孩子们对开学产生抵触。
开学后,孩子们需立即转入紧张的学习状态,有的孩子会欢天喜地去学校,因为感觉到学校有吸引力,有好朋友,可学习新知识;而有的孩子会出现一些害怕心理,如情绪不好、烦躁、发脾气,甚至会有些头晕、头痛等生理不适现象,有的儿童表现为尿床、吸吮手指等。这是很自然的心理反应。
环境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适应问题的孩子有这几类:比较自我,在学校人缘不太好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对自己各方面要求苛刻的学生;即将进入陌生环境的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低,适应环境困难。
【对症处理】 专家认为,学生如果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就容易导致焦虑、恐惧情绪。这主要是因为,假期无忧无虑的生活,与开学后紧张的学习将形成鲜明的反差,从而造成对开学存在心理阴影。
对此,家长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激励、引导孩子,谈谈学校、同伴和新学期,多说欣赏和鼓励的话,从正面的角度给孩子以信心,让孩子感到上学的幸福感,期待着开学。
对症处理循序渐进开导孩子的不良情绪
如何面对孩子的开学情绪?专家建议:寻找原因,对症处理,循序渐进,不要强压。
表现一:学习压力大的学生,特别要求自己完美,特别在意自己在学校的表现,特别在乎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即使是小事仍会自我要求严格,一旦达不到目标,造成心理压力大,而导致情绪问题。
表现二:面对比较自我的学生,家长应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群居性。现在多为独生子女,这使得孩子的包容性较差,不太会跟别的孩子相处,因此,父母除了抓孩子成绩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和同学相处,如何包容和自我保护,这样不会使孩子感到孤独。
表现三:即将面临陌生环境的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挫折,可能是同学的孤立,可能是老师的严格,也可能是家长想像不到的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逃避,也许是孩子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选择。
【对症处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有分寸,可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阶梯性的要求,把目标分解,逐步完成,进而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乐群性,不要给孩子过大的精神压力,基于兴趣的学习,可以使孩子健康地成长、成才。
孩子要躲的时候,家长应该做的是想办法让孩子学会面对,或帮助孩子克服他想要逃避的困难,情绪宜疏不宜堵,有时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确需要家长用心良苦。
积极自我心理暗示能战胜困难和恐惧
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他的思想、行为与自己的意愿相符合。暗示可以极大地诱发人的潜能。
暗示有很多种方法,从作用上讲,有积极暗示与消极暗示之分。例如孩子上床睡觉前,妈妈叮嘱说:“睡前喝多了水,当心尿床。”果然被说中了。这属于消极的言语暗示。
自我暗示对人的心理作用很大,有时甚至会创造奇迹。例如参加高考的学生,如果持续保持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通过努力一定可以达到目标,这种积极的心态会克服高考带来的焦虑。
我们的一生中,会面临很多突发而困苦的应激事件,此时,注意不要受到消极的环境暗示、言语暗示和他人的行为暗示,而应适当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方法,使自己产生勇气,产生自信,争取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症处理】采用动作也可进行自我积极暗示,如考试紧张时,做个祈祷或别的动作,使自己达到一种特别的心理流畅状态;也可将自己的心理痛苦向他人适度倾诉,之后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可以用优势比较法,去想像那些比自己受挫更大、困难更多、处境更差的人,将自己的失控情绪逐步转化为平心静气。经常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和恐惧,快乐学习、生活。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69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克服紧张,就要大胆说紧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赵本山曾演过一个叫《我想有个家》的小品,主角头一次在镜头面前征婚,紧张得不得了,虽然不停地想放松,然而一开口自我介绍就露馅了---“我叫不紧张”。可见人在紧张时...
2025-07-31
概况:周女,27岁,未婚,湘籍,中专,无业。从初一开始,经常感觉紧张、恐惧、头晕、肌肉紧绷、颤抖(患者原话)。要求自己走路的姿势要潇洒大方,感觉自己不是在走路,...
2025-07-31
考试焦虑症是颇令学生、家长和教师头疼的心理问题,孩子明明是背得滚瓜烂熟的概念,一上考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脑子里似乎一片空白。适度的焦虑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反应更...
2025-07-31
恐惧症的发生,会使人心理受到恐惧情绪的折磨,而且还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还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以下为你整理治疗恐惧症的自我调节方法。1、...
2025-07-31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在很多强迫症患者看来好像是不可能的,由于强迫症患者独特的神经质,使得很多心理治疗者对强迫症的治疗感到非常头疼。而如果把强迫症的自我治疗运用到患者...
2025-07-31
而关于食物促进心理健康的例子,也不独独是杂粮或是维生素B族。据了解,2001年“9·11”事件之后,美国的巧克力销售上升了30%。因为恐怖的阴影难以从心头拂去,...
2025-07-31
睡眠障碍是遍及全球的普遍问题,有关资料显示,全球约10%的人有慢性失眠(入睡和保持睡眠困难),很少有良好的睡眠。中国是最高发的国家之一,有一项在北京、上海、广州...
2025-07-31
日本东北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数杯绿茶有助于缓解老年人抑郁症。7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喝4杯绿茶,出现抑郁症状的几率可减少44%。日本研究人员说,绿茶中含有对大脑...
2025-07-31
春节里子孙相聚,其乐融融;节后众人散去,冷冷清清。对于一些长年独居的“空巢老人”来说,春节前后从企盼到喜悦再到孤寂,心理落差之大一时难以适应,很容易在节后出现情...
2025-07-31
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等。有研究表明,持续1周失眠会变得急躁、恐惧、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时可出现定向障碍或共济失调,并可能出现幻觉、妄...
2025-07-3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