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说自己从没迟到过,恐怕每个人都有迟到的经历。俄罗斯《真理报》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24%的人上班经常迟到,13%的人偶尔迟到。如果偶尔因急事耽搁了,迟到...
2025-08-01
小月月的背景我们并不清楚,至少能够看出高中的时候小月月还是一个正常的女孩,只是体型偏胖,在行文中对于之前只有提到反复的感情受挫,不过这很有可能是小月月所有问题的根源,我们就已她的心理疾病是由于反复的情感受挫作为一个假设的出发点来进行分析就好。
一、早期心理分析
心理演化分析:
基本事实是,必须基于对于小月月从高中到现在的一些合理推理,才能够说明一个正常人,如何能够成为现在状态下的一个心理患者,这些推理基于假设的居多。
小月月在恋爱关系中可能并不是很理想的对象,最直接的是由于外部体征的原因,导致男性的不认同。在外貌体征之下,在以往的感情中小月月还体现出以下的一些问题,都成为现在问题的根源,并一步一步发展成为现在的癫狂形象。
抑郁初显:
首先,在感情中男性对他的冷漠造成了她最初的抑郁,这种冷漠表现为对她关怀的漠视和性的冷漠两方面,最初,这种冷漠只是导致了抑郁,可能并没有被她自己和被家人注意到。一般而言这种抑郁会导致两个正常结果,一种结果导致女性对男性关注和性关注的丧失,在情感问题中想办法构建自己的强势地位,通过强势手段开展报复和对抗的方法;另外一种是反向的,导致女孩对于感情中男方在情感和性方面的关怀更加的渴求。
很明显小月月是后者,这种心理机制和抑郁共同作用,是最初的动机。这两种动机让小月月最初对于感情产生了“无助、无望的情绪”,最初的这种情绪产生了“缺乐症”,在这个阶段,小月月几乎丧失了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生活,变得对很多事情缺乏兴趣,这让她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支柱。
狂躁的开始:
在这个情况下,我猜想小月月竟然又有了另一段感情,这段感情对她而言犹如救命稻草,她对这段感情投入了非常高的期待,也就是说,在性和情感的方面,她对那个男生有非常高的期待。同时,很重要的,在抑郁之后,自己进入了一种非常亢奋和高昂的情绪状态。
很显然这个男生后来也对她冷淡了,兴许还有对她身体的冷嘲热讽,面对这种状态可能有了她的第一次狂躁,在亢奋的状态下,她很自然的用一次可怕的发火,用不计后果的行为吓到了他的男朋友,她那时的男朋友显然对这个状态做了反应。这非常可怕,小月月长时间的抑郁,长时间的成就感缺乏,找到了出口,“狂躁”成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双相障碍开始:
当然没有人能够被她的狂躁一直吓到,逃离是最直接的方法,小W也是一样。小月月不可避免的会再次进入抑郁症,这种打击一直存在,她一直用狂躁和极强的自尊感在进行自我的捍卫,这种捍卫是很自我毁灭的,因为抑郁中她已经认定自己无法完成任何事情,因此以自我毁灭要挟是她最可能采取的方法。这里自我毁灭很重要,很多时候成为双相障碍的变换线索。
小月月大概是从这个时候进入心理障碍期的,她变得越来越狂躁,越来越抑郁,是一种明显的反应性的障碍,当然我并不知道是否有内源的因此存在。可能有一段时间,小月月不可避免的走入了焦虑的状态,变得完全没有希望,没有任何快乐。
小月月的母亲:
这时必须提到她,我相信很多事情和她有关,小月月的母亲首先是一个被抛弃的女性,在她的身上同时拥有严重的抑郁和非常强的自尊心。
从LZ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小月月的母亲对她的放任,很明显她已经放弃了小月月,希望把这个包袱通过婚姻转嫁给他人,她听到小月月的发作有那么大的反应,显然这不是第一次了,她也很有预谋的把小月月介绍给她的朋友的儿子,这都是有预谋的,显然她已经烦透了这个女儿。
这是很基本的动机,由于她烦,她把女儿当作包袱,很自然的她会以很敷衍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女儿,这是小月月能够走出焦虑变成重度抑郁的重要因素。
我想她分享过自己的经历和心绪给母亲,但是她妈妈很显然对于这种被抛弃的经历和抑郁是不想去讨论和开导的,她可能简单的回应“谁说我女儿不好,那是他们没眼光”,诸如此类的鼓励的话,并自己热心的给女儿找到一个归宿把女儿甩掉。
可以想象一个单亲家庭的女儿对于母亲的依赖和信任,母亲的肯定和帮助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鼓励,也成为她走出焦虑症的重要方法,这个方法就是重度的狂躁。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08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总爱迟到 小心是心理患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谁敢说自己从没迟到过,恐怕每个人都有迟到的经历。俄罗斯《真理报》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24%的人上班经常迟到,13%的人偶尔迟到。如果偶尔因急事耽搁了,迟到...
2025-08-01
中年女性,将面临着退休等实际问题,生活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这些矛盾长期使她们处于不稳定之中,也往往承受着超过男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主要表现...
2025-08-01
“王总”事件最近很闹腾。原本是报道了读者爆料的一起试图强奸事件,结果演变成多名女性站出来指证“王总”性骚扰和性侵犯。尽管最后,萧山警方通过深入调查和定性分析,认...
2025-08-01
能够保持对网络等新事物的兴趣本来是件好事,但如果沉迷其中的话,必然会危害身心健康。哈尔滨市的田女士今年63岁,自从去年冬天开始迷上了上网“偷菜”,整天坐在电脑前...
2025-08-01
“你这是心理病,得去医院看看”,大多数中国人听了这话,都会淡漠地撇撇嘴,就算是心里明镜,但是对于这种躯体生理疾病之外的“心病”,摊在光天化日之下更让人“情何以堪...
2025-08-01
不少女性会有这样的体验,在性生活中面对丈夫充满温情的爱抚,自己却是“不解风情”或“没有感觉”。据专家介绍,“在招募的志愿者中,不少人是听别人说她的这种情况可能是...
2025-08-01
时下,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也是一个雷人的年代。从这几年网络上出现的一种典型人物来看,最早开始的是木子美,但她还相对是有想法而理性的,但是后来出现的搔首弄姿却自认无...
2025-08-01
中老年男性多产生一种与更年期病症不完全相同的综合症。其主要特症是,在性格和心理上发生突破,且感到焦躁不安,郁郁寡欢,而自己又矢口否认何病。这种病症称为“灰色”心...
2025-08-01
单身谨防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性心理障碍初期表现为离开网络就情绪低落,晚期严重者会发生自残行为。随着电脑的普及,网民越来越多,随之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也引起人们的...
2025-08-01
但凡媒体里出现“偷窃内衣者”的报道,人们往往称其人物主角为“流氓”、“变态”、“神经病”等,其憎恶程度可见一斑。他们,在无可选择的状态下背负着“心理变态”、“道...
2025-08-0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