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美国在线”报道,美国心理学会发言人、发展心理学专家戴安娜·芬利博士提出:成年人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可以把10年当作一...
2025-08-02
经常处于空虚的状态容易使人否定自身价值、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女性尤其容易出现空虚的心理,这对女性心理健康十分不利。下面,爱美网的小编为你介绍摆脱空虚寂寞心理的5个方法,助你重新踏上生活的奇妙旅程。
什么是空虚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寂寞孤单,闲散寂寞,事与愿违的消极心态。即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当人们长期生活在空虚状态中,不满足本性遭到长期打压,就会产生抑郁病,忧郁症,孤独症等病态。
空虚的产生
心理空虚是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造成的。因为不思追求,失去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就不会有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愉。因为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就会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乏虚无,就会感到寂寞难忍。于是,为了摆脱这种心理上的饥饿,就有可能因寻求刺激而去抽烟、喝酒、赌博、甚至闹事,以此来排遣时间。个别的还会走上偷盗、奸淫等犯罪的道路。
空虚通常发生在这样两种情景之中: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无需为生活烦恼和忙碌,习惯并满足于享受,看不到也不愿看到人生的真实意义,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另一种是心比天高,对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不屑追求,而自己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达到而难以追求,结果是无所追求,心灵虚无空荡,精神无从着落。
空虚和慵懒
空虚与慵懒不同。慵懒是心理上的懒散,是惰性使然,慵懒虽然是诱发空虚的条件,是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的温床,但慵懒未必一定导致空虚,因为慵懒的人心理上也可能很“充实”——喜欢懒散生活、满足懒散现状,尽管这种“充实”是消极的,对常人来讲是难以理解的,但慵懒的人并不会感到心理空虚。当然,慵懒的人如果逐渐感到无聊、寂寞、万事不称心并向往通过消极的新鲜刺激来排遣此种心情,以消磨时光,则就会演变成空虚的人。
摆脱空虚的5个措施
1、调整需求目标
空虚心态往往是在两种情况下出现的。一是胸无大志。二是目标不切实际,使自己因难以实现目标而失去动力。因此,摆脱空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活目标,从而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
友情提醒:战胜心灵空虚、寂寞最好的方法是成熟一点,接受它,面对现实。但若然你真的是到了寂寞难耐的地步,不知如何是好,但又不太习惯与别人诉说,不妨考虑一下文章中的这些妙招。
2、求得社会支持
当一个人失意或徘徊时,特别需要有人给以力量和支持,予以同情和理解。只有获得社会支持,才不会感到空虚和寂寞。
3、博览群书
读书是填补空虚的良方。读书能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使人从寂寞与空虚中解脱出来。读书越多,知识越丰富,生活也就越充实。
4、忘我地工作
劳动是摆脱空虚极好的措施。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会忘却空虚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
5、目标转移
当某一种目标受到阻碍难以实现时,不妨进行目标转移,比如从学习或工作以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绘画、书法、打球等),使心情平静下来。当一个人有了新的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解脱出来,迎接丰富多彩的新生活。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20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心理处方解困不同心理年龄里程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近日,据“美国在线”报道,美国心理学会发言人、发展心理学专家戴安娜·芬利博士提出:成年人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可以把10年当作一...
2025-08-02
现代男人最烦心的十大心理问题是什么?下面一一揭晓! 贪恋女色因为是本性,所以ED如何地恶化也挡不住他们前仆后继地好色。所以循环也恶化,ED更加严重。于是恶补,...
2025-08-02
美国研究人员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与人们普遍持有的观点相反,经历创伤后选择沉默疗伤的人,并不比选择讲述自己感受的人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相反,沉默疗伤效果可能...
2025-08-02
在激烈竞争中的职场,“工作狂”的人数不断增加。无论不眠不休的工作是算好事还是坏事,至少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工作狂可能削弱集体凝聚力,也有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
2025-08-02
排队对于我们,是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考验人们文明素质的测试场,更是检验心理能力的一个标尺。有些人会用一些牢骚话来释放不满,会以对他人的敌意来对抗外界对自己的“...
2025-08-02
北京回龙观医院杨甫德副院长指出,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些有效的心理减压方法,不但能减少不良事件对人心理的伤害,而且还能在不良事件发生时帮助人们更冷静、有效地处理好不...
2025-08-02
近年来,有关幼儿园老师的负面消息不断,12月14日又有媒体爆料,兴化板桥幼儿园一名幼儿老师,用电熨斗惩罚上课讲话的学生,先后有7名幼儿脸部被熨斗烫伤,还对家长谎...
2025-08-02
关于乘车恐惧的病因,至今尚不太清楚。但诸多看法认为,乘车恐惧与患者过去的某一特定经历有关,对这一特定经历的条件反射可能是诱发乘车心理恐惧的病理机制。条件反射学说...
2025-08-02
女性的柔弱或许是天性使然,虽然胆大心细的女中豪杰大有人在,但是总体来说,胆小柔弱的女性占据着女性群体的绝大比例。据研究,大多数女性对下列9种事物最可能会存在恐惧...
2025-08-02
性变态的病因尚不明确,它们包括生物遗传方面、心理学方面、环境和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性变态患者对于正常的性活动通常没有要求,甚至心怀恐惧,他们的变态性行为常具有...
2025-08-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