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男轻女的地区,假若一个女人不能生儿子,那么对她自己和对女儿们而言都可能会是一场噩梦。有太多这样的故事:女人生了女儿,再生一个还是女儿,于是就一直生,直到生了...
2025-08-03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习生活压力加大,几乎每个人都曾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候感到过“恐慌”。所谓“恐慌”可理解为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负性情绪,包括悲伤、忧郁、焦虑、恐惧、担心、愤怒、怨恨等。在人际关系不良、恋爱受挫、亲人亡故、事业受阻等各种挫败以后,每个人都可能产生负性情绪反应,这些恶劣情绪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对人体的心身健康极为有害,久而久之会导致各种心身疾病或心理疾病。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度过这些“恐慌”呢?
消除生活中的“恐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疏泄释放法:把不平的、委屈的、义愤的事情,坦诚地说出来,以求得亲朋好友的劝慰和帮助,这样可以使不快减轻,以至烟消雾散。此外,也可以在能理解、体谅自己的人面前,痛哭一场或大叫一顿,将内心的悲哀与愤怒倾泻出来。总之,不要把恶劣情绪憋在心底。
理喻法:即用理智战胜情绪上的困扰。在评价自己时,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要正视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不要拉得太大,调整一下自己的目标,就能从困境中得到解脱。
意识控制法:即以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意志抵御负性情绪的产生。如在面临不幸时,不逃避,不埋怨,锻炼耐受性,要树立信心,以面对现实,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看待问题,坚信前景是美好的。
精神转移法:负性情绪可以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个强烈的兴奋灶,此时可以用新的刺激在大脑皮层建立另一个兴奋灶,以削弱或抑制原有的兴奋灶。如在心境不佳时,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听些愉快的音乐,释放紧张的情绪,使身心舒畅、精神焕发。
精神升华法:这是把负性情绪转变为有自我价值的行动中来,积极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即产生化悲痛为力量、化愤怒为动力的行动。
改变认知法:改变错误的认知方法,不要把问题看得太复杂,太悲观。遇到困难挫折时,学会两分法看问题或换位思考问题,也要学会上下左右看问题,以减少自己的固执思维。此外,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向他人学习处理各种应激事件的方法,克服自我的暗示性或他人的感染性,增强对困难和挫折的应对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bfgh.cn/xljk/473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909175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女人内心的痛苦来源何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在重男轻女的地区,假若一个女人不能生儿子,那么对她自己和对女儿们而言都可能会是一场噩梦。有太多这样的故事:女人生了女儿,再生一个还是女儿,于是就一直生,直到生了...
2025-08-03
当我们初入社交圈子时,有时会犯一个常见的错误,那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为了赢得他人的认可,全心全意地为对方做事以期彼此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这是很多人的想法,然而事...
2025-08-03
很多职场工作者对于职业倦怠症往往故意视而不见。事实上,不找出真正原因,往往会让自己愈来愈不快乐,严重的话也许会陷入难以自拔的忧郁症中,职业倦怠(burnout)...
2025-08-03
黑暗总是让人感觉到不安,所以黑夜成了许多人害怕的对象,处于黑暗的环境他们就会感觉到无比的恐慌,这部分人往往是黑夜恐惧症患者那么,究竟什么是黑夜恐惧症,黑夜恐惧症...
2025-08-03
音乐《神秘园》据说第一张专辑的伤感能杀死人,让人像迷失在神秘的丛林里,黑暗得看不到天,找不到出口,沉溺在这样的黑暗中,像一个人孤独地坐在路边大树的阴影下,静静看...
2025-08-03
做成功的父母,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和分享孩子的看法和心理感受,帮助他们处理负面的情绪,譬如愤怒、悲哀及恐惧。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和爱的桥...
2025-08-03
常常夺命追魂call引得恋人烦不胜烦?可就是一边想着“我知道这样不好”,一边心理还是好像得了强迫症似地没法改?都说要把坏苗头扼杀在摇篮里,对“恋爱强迫症”同样如...
2025-08-03
就目前而言,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心理行业,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进行心理咨询或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专家建议,当你出现下列情况时,不妨主动向心理咨询师求助:1....
2025-08-03
早春来临,因年初生活和工作压力加大,人们的精神压力空前增大,神经过于紧张,以至于产生了许多不健康心态,因而看心理医生的病人明显增加,以中、青年人为主。其中20%...
2025-08-03
心理学操作性反应的原则为基础,对于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行观察后,心理学家提出这样一种改进方式,以纠正惰性生活方式,并由这种惰性生活方式的结束而带来整个人生的良性改变...
2025-08-03
最新文章